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兰芳与昆曲

红线盗盒 音乐: 梅兰芳 - 京剧大典—旦角篇之二



梅兰芳 言慧珠 游园惊梦

(一)

昆曲,本是南曲之一派,源出江苏昆山,故名之曰昆曲,明初已有此剧种。清初,京都戏曲舞台,乃昆曲之天下。京腔兴起后,冠居昆曲之上。而后魏长生将秦腔带来北京,又压倒京腔。及至乾隆55年(1790年),京剧的前身徽班进京,新声叠起,都中舞台便以徽班为首了。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目三庆。”这就是说,安庆微班在高朗亭的率领下来到北京,融合原在北京的京腔和秦腔,才用“三庆”作为他的班名的。

三庆班擅演冠袍大戏,其坐帐、会阵、摆宴与身段、手势、台步以及服装、化妆、道具等,无不取自昆曲。后来徽班逐渐发展成为京剧,故京剧与昆曲素有很深的渊源。

“三庆”入京后,继之而来的有“四喜”、“春台”、“和春”等著名徽班。于是四大徽班各以其所长,分庭抗礼。其中四喜班演唱的昆曲,名噪京师。同光年间,其班主梅巧玲乃梅兰芳之祖父,更是擅演京昆戏曲的能手,名在“同光十三绝”之列。其幼子梅竹芬乃梅兰芳之父。也是著名的京昆戏曲演员。后来,梅兰芳提倡并中兴了昆曲,可见具有家传因素。 

(二)

清末民初,昆曲日趋衰落,演员纷纷改唱京剧。舞台常演的昆曲,只有很少的几出武戏。

民国二年(1913年),梅兰芳大师首次赴沪演出载誉归后,基于昆曲是一种歌舞并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古典戏曲,它的表演方法、歌曲音乐、身段、表情、舞蹈等,都是丰富多采的,可供京剧采用。于是他在1914年1月拜陈德霖老夫子为师,既学京剧,也学昆曲,名列陈门六大弟子之首,成为陈老夫子最得意的门生。


陈德霖与四大弟子

陈德霖先生享有“青衣泰斗”的美称,曾向“同光十三绝”之一的朱莲芬前辈学过《游园》、《惊梦》、《金山寺》、《断桥》等昆曲,对昆曲的造诣很深。他最喜爱梅兰芳,教给梅兰芳的戏也最多。

梅兰芳在向陈先生学习的同时,也向乔蕙兰、李寿山等昆曲名家学习。他的《断桥》便是陈德霖、乔蕙兰、李寿山三位所教。有的教他身段,有的教他唱腔。   

1933年梅兰芳移居上海,又向南昆名家丁兰荪学习身段,并和俞振飞研究昆曲的唱腔。  

俞振飞先生系昆曲耆宿俞粟庐老先生的公子,家学渊源深厚,冠南昆之首。他精通音律,吐字收声都很讲究。尤其对旧入声字的唱念,研究得很透彻,梅兰芳向他学了“橄榄腔”的唱法并运用到京剧中来,丰富了自已的声腔艺术。


俞振飞

昆曲本有南昆、北昆之别,梅兰芳融合南、北昆于一炉,形成昆曲的“南北合”。这种南北合的昆曲,被后人继承了下来,成为梅派特征之一。

梅兰芳首次正式主演昆曲是1915年4月4日。他在北京吉祥园演出《金山寺》(不带《断桥》),梅先生饰白娘子,路三宝饰小青,程继仙饰许仙(路三宝曾教过梅兰芳《贵妃醉酒》,而程继仙是俞振飞的老师)。梅兰芳在路三宝、程继仙的合作下、首演昆曲成功,增强了他学习和演出昆曲的信心。

梅兰芳学会的昆曲有好几十出,因元人合演或戏冷等原因,上演过的只有十之六七。根据现有资料,梅兰芳在1917年以前演过的有10出,它们是:《雷峰塔》(其中的《金山寺》和《断桥》,梅饰白 娘子)、《孽海记》(其中的《思凡》,梅饰尼色空)、《牡丹亭》(在《闹学》中,梅饰春香)、《风筝误》(在《惊丑》、《前亲》、《逼婚》和《后亲》中,梅饰俊小姐)、《西厢记》(在《佳期》和《拷红》中,梅饰红娘)。他后来陆续上演的有17出。它们是:《玉簪记》(在《琴挑》、《问病》和《偷诗》中,梅饰陈妙常)、《金雀记》(在《觅花》、《庵会》、《乔醋》和《醉园》中,梅饰井文鸾)、《狮吼记》(在《梳妆》、《跪池》和《三怕》中,梅饰柳氏)、《南柯梦》(在《瑶台》中,梅饰金枝公主)、《渔家乐》(在《藏舟》中,梅饰邬飞霞)、《长生殿》(在《鹊桥》和《密誓》中,梅饰杨玉环)、《牡丹亭》(在《游园》和《惊梦》中,梅饰杜丽娘)、《铁冠图》(在《刺虎》中,梅饰费贞娥)。此外,还有两出属于昆曲范畴用笛子伴奏的吹腔戏:《昭君出塞》(梅饰王昭君)和《奇双会》(梅饰李桂枝)。

其中,《游园》、《惊梦》和《断桥》以及《奇双会》,梅兰芳一直延演到晚年。而《断桥》和《游园》、《惊梦》,还拍摄成彩色电影传世。


《白蛇传·断桥》 梅兰芳 俞振飞 梅葆玖

昆曲经梅兰芳的提倡得重现于舞台而中兴了起来。京剧演员又纷纷学习昆曲,以能演昆曲为荣。 

(三)

梅兰芳受昆曲歌舞并重的启发,除了在青衣戏中不抱着肚子呆唱,增添了不少眼神、手势等的表情和身段外,还在他编演的近30个新剧目中,有12个增加了“舞”的内容,使他的京剧表演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些增添“舞”的剧目是:1915年编演的《嫦娥奔月》(梅饰嫦娥,有花镰舞和袖舞)、1915年初夏至1916年秋间编演的《黛玉葬花》(梅饰林黛玉,有花锄舞)和《千金一笑》(梅饰睛雯,有扑萤舞)、1917年编演的《天女散花》(梅饰天女,有绸带舞)、1918年编演的《麻姑献寿》(梅饰麻姑,有杯盘舞、袖舞)和《红线盗盒》(梅饰红线女,有单剑舞);1920年元宵节演的《上元夫人》(梅饰上元夫人,有袖舞、拂尘舞)、1922年编演的<霸王别姬》(梅饰虞姬,有双剑舞)、1923年编演的《西施》(梅饰西施,有佾舞)、《洛神》(梅饰洛神,有云帚舞)和《廉锦枫》(梅饰廉锦枫,有刺针舞)、1925年夏至1926年冬编演的《太真外传》(梅饰杨玉环,有云裳舞和翠盘舞)。其中虽有舞名相同者,然舞姿各异,每次舞来,都赢得观众不断的掌声,百看不厌。


木兰从军 梅兰芳

梅兰芳还把昆曲曲子直接安排在他编演的剧目里,形成京剧、昆曲的混合剧。他1917年编演的《木兰从军》里,就安排剧中人花木兰在《投军》一场唱了北曲[新水令]、[折桂令]和[尾声]等曲子;在同年编演的《天女散花》,末场散花时,安排剧中人天女唱了[赏花时]和[风吹荷叶煞]两支曲子;在1918年编演的《麻姑献寿》里,安排剧中人麻姑在敬酒时,唱了南曲[山花子]、[红绣娃]和[尾声]等曲子;在1920年农历元宵节首演的《上元夫人》里,安排剧中人上元夫人唱了南曲[画眉序]和北曲[八仙会蓬海]、[沉醉东公]及南曲[尾声]等曲子;在1933年编演的《抗金兵》,也安排剧中人梁红玉在擂鼓助战时,唱了[粉蝶儿]、[石榴花]、[上小楼]等曲子。

这些载歌载舞的戏剧演出,使观众耳目一新,赞叹不已。

(四)

梅大师演昆曲和演京剧一样,都是在继承前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有的修改了唱词,有的改写了说白,有的纠正了剧情,有的变更了身段,有的破除了迷信,有的变更了调度……总之,存其精华,弃其糟粕,演来紧凑、合理、美观、大方,把戏曲的表演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今举《断桥》、《奇双会》两剧中之五例。


梅兰芳 断桥  

《断桥》是《雷锋塔》(即《白蛇传》)中的一折,紧接《金山寺》(即《水斗》),很多演员将《水斗》和《断桥》连演。演的是许仙上金山烧香为法海所留,白娘子率水族去金山素夫,水斗战败而走。至断桥,才得与许仙相遇,同往姐丈家暂住。观众对拆散这对恩爱夫妻

的法海,有极大的反感。在《断桥》中,法海只有两句唱,而且说白也很少。他的上场,不过是点明他放许仙下山的情由而已。梅大师认为法海的上场是多余的,经与俞振飞研究,取消了这位不受欢迎的角色,把法海原唱的两句曲词,请许姬传先生修改成符合许仙口吻的语句,并相应改写了许仙的说白,说明他下山的经过。法海不上场,观众的心情也就平静了。

《断桥》老的演法,有许仙扣小青肩膀的轻浮做法。要知道,在这出戏里,小青很恨许仙,曾拔剑杀他,幸得白娘子的护救,才免于难,许仙躲小青还来不及,何敢去惹小青,作此轻浮举动?这与戏理不合。尽管这做法能逗乐观众,梅大师还是毅然把它取消了。

又如,老的演法,白娘子站在台中央。小青在上场门靠外,许仙在下场门一而,三人位置始终不变,舞台调度显得呆板。梅兰芳和俞振飞研究后,在白娘子唱[金络索]时,三人在台上灵活走动,三人的位置作了巧妙的变动,舞台形象美观而活泼了。


梅兰芳 奇双会

《奇双会》有《哭监》、《写状》和《三拉》三场戏(今人有只演《写状》一场的)。《哭监》老的演洼,在李奇未上场前,有狱神呼唤鴞神传声的交待过场。李奇唱一句,鴞神依样复唱一句,并挥动手执的风旗,表示将声音传到后堂李桂枝耳中。梅兰芳为破除迷信,取消了狱神、鴞神上场,李奇的哭诉改由李桂枝自己直接听到。

又,当李奇哭诉时,老的演法是将李奇捆绑在用三张椅子拼成的“押床”上,头朝里,脚朝外,观众看到的是一双大脚,形象实在难看,而且演员躺着唱也很吃力。梅兰芳借鉴《审头》里汤勤背审雪艳,在台角放一椅子,上立吊杆,吊着李奇的手让他站着唱。这样一改,既美化了舞台,演员唱来也不那么费劲了。

诸如此类,不胜列举。以上五例,足可证明梅大师不仅是京剧革新家,也是昆曲革新家。

(五)  

众所周知,梅兰芳是将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的第一人,但这里所说的“中国戏曲”,有些人认为是专指的京剧。殊不知梅大师带往国外的不仅有京剧,而且还有昆曲。

1919年,梅大师首次访问日本国,带去的剧目中,就有昆曲《琴挑》、《思凡》(姚玉芙演)和京昆合剧《天女散花》。1930年访问美国时,他演出了《刺虎》、《闹学)和《天女散花》,并应美国拉蒙电影公司之请,拍摄了昆曲《刺虎》里费贞娥向虎将军敬酒的一场戏。1935年首次访问前苏联时,也上演了昆曲《刺虎》。


梅兰芳 刺虎

梅大师把中国的京、昆戏曲传播到境外,使国外人士对我国戏曲有了认识与了解。特别是他1935年访苏期间。得与很多国际著名戏剧家会晤,梅大师和他们研讨了戏剧表演艺术并为他们所肯定和赞赏。他的表演艺术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简称为“梅兰芳体系”。于是中国的梅兰芳体系、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鼎立而三,为世界所公认。

综上所述,清末民初已衰落失传的昆曲,经梅兰芳大师的提倡和带头上演,得以中兴起来。梅大师又把昆曲歌舞并重的表演艺术运用到京剧并对昆曲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他也是将我国昆曲传播到境外的第一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昆两门抱”能否成为从艺学戏常态
历史上京剧和昆曲的关系
“京昆”与京剧中的昆曲遗留(孙红侠)
【满庭芳·戏苑】梅兰芳谈昆曲
绝版赏析·梨园往事(1-100)
【琴人逸事】 戏曲名家与古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