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剧大管事——谈前世,问来生

文/韩旭  来源:北京纪事(2014年3月第3期)

  大管事——提起这三个字,您的第一印象也许是一个精明老成的人,衣着长袍马褂,站在大宅门前头——错了、错了,那是大管家,可不是今儿要说的大管事。大管事一词其实来自梨园行,是个饶有威望的行当,只不过淡出人们的视野超过半个世纪,曾经的大管事渐渐逝去,大管事这三个字的应有之义也很少有人知晓了。

  我们打开网页,在搜索引擎里打上“京剧大管事”几个字,竟然一点介绍的资料都没有。我们只能在几个京剧名角的履历里发现些许的雪泥鸿爪,比如:“李文敏1938年出生于京剧世家,其父李春林是梅兰芳的大管事,德高望重,是京剧界有名的李八爷。”“金少山的戏由大管事李春林为他说戏监排,临期一经登台场,以其魁硕修伟的身躯,宽额丰颐的扮相,叱咤风云的气势, 声若洪钟的唱念,将西楚霸王的风采再现于舞台,轰动了上海滩。”这也许就是您用简便的方式能够找到关于大管事的资料了,几乎等于没有。不过不要紧,笔者此次采访到了李春林的孙子李正森老师,就请他来说说梨园大管事的前世和来生。

  大管事,究竟管什么事?

  李正森老师回忆,上世纪50年代,梅兰芳京剧团的牌子就挂在他家的门口,大管事这份工作有点类似现在的团长。不过这中间仍有很多区别,头一样您得知道,过去的京剧演出团和现在不同,完全走的市场化经营,演员的戏饭都在票房里,所以像梅剧团这样的京剧团,固定演员也只有二十多人。若要到某地演出,剩下的演员都是大管事派人在当地临时邀请,我们常说搭班唱戏,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固定演员和临时演员搭班唱戏,会引来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得限时排戏。无论从身份上来说,还是从节省开支的角度,一个剧团的头牌演员、像梅兰芳先生这个级别的人物,是不可能提前好几天来某地的剧场,等着进行彩排、响排,最后再演出。彩排、响排的任务就落在了大管事的身上,所以才有前文的“金少山的戏由大管事李春林为他说戏监排……”您可别小瞧这个监排的工作,它要求在仅有的几天时间里,大家得相互沟通好,把戏演纯熟。待到演出时,和没参加彩排的梅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作为梅先生彩排的替身,李春林不光要深谙梅派艺术到炉火纯青之境,了解梅先生在台上举手投足的习惯,而且同台其他演员的戏份他也要烂熟于心。这样他才能在白驹过隙般的时间里把一出戏排好,把不曾常年合作的演员整合到一起。

  除了负责演员调配,负责演出监排,服装道具也是大管事的分内工作。在那个年代,除了梅先生有自己的演出服装外,一般的演员是没有自己的服装的。通常来说,只带一个小靴包,因为每个人脚不一样大,包里装着自己演出的靴子,然后是贴身衣物。大件儿的演出服就得去北京石头胡同三义永戏装社去租。通常去某地演出前,大管事会把需要的服装道具写在单子上。这时您会感觉大管事的脑子就像现在电脑的资料库一样,特别好使。当然不好使也不行啊, 一旦到了某地的演出现场, 忽然发现少带了某件服装、某样道具,再想补充是万没可能,那时可没有现在的快递公司。所以大管事脑子必须得清楚,心细如发,每出戏用什么服装、什么道具,乃至头上戴的、手里拿的、屁股底下坐的,台子上摆的,桌子什么颜色、什么花纹,都要因戏而异。

  在清末民国时期,京剧有点类似现在流行歌曲的意思,普及率和受欢迎的程度很高。像梅先生这个水准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放到现在就得算天王巨星的级别了。所以当时全国的某个剧场,想要请梅先生来这里开一场“演唱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根本就找不着梅兰芳先生。

  李正森回忆,他曾和吴素秋等老一辈艺术家到天津某剧场演出,剧场的刘经理对他说:“那会儿,你们家我可去过好几回,想请梅先生来,找不着他啊,就得找李八爷。”

  所以您看出来了,大管事在这点上有点类似现在明星的经纪人,负责联系业务、业务洽谈,最后再说好戏份钱,相当于现在的出场费。

  既然说到了钱,还得提一句,大管事比现在的经纪人要厉害得多,因为经纪人只管明星一个人的钱,大管事全团的资金都得管理。比如刚才说的收入分配问题,演一出《霸王别姬》,虞姬该给多少钱,霸王给多少钱,韩信给多少钱,都由大管事来定。

  来了业务,谈妥了价钱,调派好了人力,准备好了道具,然后就是登台演出了。您别觉得这时大管事就可以和观众一起踏踏实实看戏了。在演戏的时候,大管事又摇身一变成了舞台监督。梅先生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李春林就坐在上场门台口的位置。只有梅剧团的李八爷,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看戏。眼看这一场行将结束,李春林会让站在身后的小管事看看下一场的演员准备好没有。李八爷每回都会把每场戏的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

  一位老鼓师曾经告诉李正森,当年他在梅剧团工作,还是20岁的年纪,年少无知,在后台乱转悠,一屁股坐在了衣帽箱上。屁股还没坐稳就觉后脖颈子一凉,回头一看,原来是李八爷用烟袋点了他一下。李八爷说:“这是你坐的地方吗,爷们儿?”老鼓师说自打那以后,他再没往衣帽箱上坐过一回。

  大管事不光演出时负责舞台监督,有时还要亲自上阵。李正森说,有那么几出戏,梅先生每次演出必点李八爷同台。例如,梅先生演《生死恨》,一定要让李春林来演瞿士锡;梅先生演《凤还巢》,一定要让李春林来演洪功……

  最后一条不得不说,演员演出的安全大管事也得负责。那时,北京有四大管事,都是人脉极广的人物,三教九流都买大管事的面子,一出戏才好唱下去。而对于团里的头牌演员,大管事更是保护有加。李正森儿时曾听爷爷说过,梅兰芳先生每回演出坐汽车,李春林都会警觉地坐在副驾的位置。但上车的时候,梅先生是从前门上车转到后座来,李八爷则是从后门上车转到前门副驾上来。您瞅瞅,是不是感觉大管事又有点像贴身保镖了呢?

  大管事,离开了能否再回来?

  记者:“要成为一名大管事是不是很难?”

  李正森:“很多人把大管事错认为是管家,其实不对,管家是管家事,大管事是管剧团的事,是剧团的领导。要成为一名大管事,条件非常苛刻。我曾经见过爷爷用梅先生的汽车拿回来成麻袋、成麻袋的钱。他拿回来和我两个姑姑一起把戏份钱分好,剩下的钱再给梅先生送过去。所以要成为一个大管事,你得有一颗公正的心,不爱财。人缘也要好,那会儿的京剧团都有出来进去的,唯独梅剧团,没辞过哪个演员,也没有哪个演员不愿意呆了要走人。”

  要成为一位大管事,得有卓越的领导能力、超强的业务素质,以及有口皆碑的人品。当然,如果您说自己上述素质样样具备,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剧团的大管事,因为现在早已没有大管事这个行当了。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国家京剧院成立,地方各级京剧院照搬它的模式。演员、乐队、舞美和剧场人员等都固定下来,不用大管事再去找了;服装道具由国家投入资金购买,都是现成的,不用大管事再去租了;剧团从私营变公有,不用大管事再来经营了。大管事存在的意义渐渐失却,像夏夜风雨里的花瓣一样,顺着历史的河流,十分自然地离开了京剧的舞台。

  不做大管事后,李春林去了中国戏曲研究所。梅先生有演出他照样陪同,并且参与了梅先生舞台艺术电影的拍摄工作。拍摄电影的导演是吴祖光先生。李正森在上世纪90年代,曾陪时任北京戏校校长的孙毓敏到吴先生家做客。吴祖光客气地问李正森是哪位。李正森说他是李春林的孙子。吴祖光听了很激动,直接站了起来说:“李八爷可帮过我的大忙,当年要没他现场做督导,梅兰芳的电影我就拍不成!”

  “文革”时期,梅兰芳的秘书曾冒着风险来到李春林家,通过李八爷口述的形式,一出一出,从头场到末场,服装加扮相,将梅派艺术的精华详细记在纸上。这记录成了之后“梅八出”最初的脚本。

  大管事为京剧艺术做出如此多的贡献,我不禁要问李正森老师,大管事还会再回来吗?

  李老师说:“那就要看咱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了,如果以后京剧恢复了“'个人组班’或者'民营公助’形式,私人戏班想在市场里生存,肯定还需要大管事这样的人才。也许那时,大管事还会回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京剧的主要演员、导演及其他
【忆往】1945年的“九·一八” 爱国影剧人欢庆胜利
学习姜妙香先生的重要意义
“依旧弘扬京剧”,梅派大青衣史依弘
董圆圆
当年的京剧四大名旦为何都来博山演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