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纶巾羽扇:浅析《娄山关》
userphoto

2022.05.06 辽宁

关注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手迹

忆秦娥·娄山关》出自伟人毛泽东之手,他的诗词堪称当代诗词的天花板。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作词,京剧大师张君秋作曲的《娄山关》被行内誉为双绝。

张君秋先生谱曲的《娄山关》诞生于半个世纪前。那是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作品,特殊的人物,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毛主席诗词谱曲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搞好了是领导的功劳,集体的荣誉,跟作者个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搞砸了你就得负全责,也许会从此抬不起头来。上级领导交给你的任务你不能推辞,不接受就是对党不忠,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大不敬,后果不堪设想。可想而知张君秋冒着多大的风险,顶着多大的压力才完成了谱曲任务。

张君秋先生

设计唱腔是张君秋先生的强项。张派的经典剧目《西厢记》《状元媒》《望江亭》《秦香莲》《诗文会》《珍妃》《刘兰芝》《怜香伴》等,哪齣戏不是张先生亲自操刀?自己设计唱腔自己唱那叫一个舒服。相信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有几个演员有这个能力?不客气的讲,设计唱腔比写唱词更难,尤其为毛主席词诗谱曲难上加难。因为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不仅仅是因为你善于创新腔更重要的是上级领导"信任"你。言外之意:头拱地也得完成任务。只许干好不许干孬!可想而知张君秋先生当时的思想压力有多么大?精神一紧张就不来电了,什么创作激情、灵感全没了。吃嘛嘛香的张君秋先生食不甘味,饭量也减了。一向倒下就睡张先生终于尝到失眠的“滋味"。正常的二次创作时上不合适的唱词可与编剧协商改动,但改动毛主席诗词你想都不用想,这是一道无解的题。只有动筋想办法削足适履”一条路可走。上级给张君秋先生配备了一个助手,他的工作是为张先生记谱,这也算是对他莫大的照顾了。

谱曲工作曾一度停滞不前,只因此项工作非比寻常。往常的创作方法与思路无法适应为《娄山关》谱曲工作的需要。此时张先生心神不定,大脑一片空白,无有一点创作的灵感,何来超常发挥?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总算开了窍。他让助手找来一堆资料,包括党史和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六年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苦读数日受益匪浅。终于从创作源泉里找到灵感,然后进入最佳创作状态,《娄山关》横空出世。

张君秋演唱《娄山关》

199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

70年代录音

《娄山关》不仅是张派的也是整个京剧界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全世界华人京剧爱好者的荣耀。

张先生前半生曾为张派的代表作设计过的大小唱腔足有两百段之多。唯独在《娄山关》的谱曲上投入的精力最大,耗费的心血最多,化费的时间最长。可以说张君秋先生把积累了几十年的精华全部倾注在天籁之音《娄山关》的谱曲上了。在谱曲的过程中张先生脑海里多次出现自己站在舞台中央唱着《娄山关》的形象。可惜愿望还是落空了,最后还是给她人做了嫁衣裳”。

一九七八年张君秋先生重返舞台,念念不忘的《娄山关》随着他的复出登上了大雅之堂。无数次的演出活动中他都会来上一曲《娄山关》。他不仅自己唱,还会率领弟子们同唱此曲,台下观众听着气势恢宏的《娄山关》心驰神往如痴如醉,禁不住小声哼唱起来。久而久之《娄山关》就成了张先生的一张烫金的名信片。

关于《娄山关》的板式颇具争议。有人认为:导板起接回龙转慢板、散板结束。有的人则认为:导板头,回龙,慢板,原板,散板。还有人识为:导板,原板,散板。另外也有人认为:散板,慢板,散板。

其实《娄山关》算不上严格意义的京剧唱段,但仍保持着浓郁的京剧的韵味,难能可贵。仅有四十六字的长短句难以承载这么多的板式。一辆乘坐5人的小轿车你非要让它拉上50人,难不成把轿车当成公交大巴车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张君秋先生谱曲之初曾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好一阵子。经过认真分析思考,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唱着舒服,听着美妙悦耳为主旨,结果张先生脑洞大开,剑走偏锋,不拘一格,大胆创新的《娄山关》新鲜出炉。

浅析《娄山关》的三大艺术特点。

张君秋先生在传统戏的发声方法的基础上,不露痕迹地融入了少许花腔女高音的元素,起到刚柔相济的作用,与诗的意境保持相对平衡。《娄山关》的基调是:深沉悲壮而不失坚毅豪迈,苍凉与气势恢宏并存。调门不易过高,高了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一、高低音的运用形成鲜明的强烈的对比,这在京剧唱腔里还是首次出现。首句的“西风烈”与第二句的“长空雁叫”的对接就用上高低对比的手法,给人耳目一新错落有致的感觉。同样的手法,花样翻新二次运用,别致新颖。“残阳”的“阳”5“如血”的“血”在低音5上,高低8度差,而且中间没有过门或垫头一气呵成,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震撼。犹如鹞子钻天扶摇直上,然后一个俯冲平稳落地。前有“西风烈长空雁叫”,后有“残阳如血”遥相呼应,此举绝对前无古人……换一个角度去认识与思考,不难发现张君秋先生通过“阳”字的最强音,达到情绪上的渲泄,如释重负。另外可以理解为张先生对谱曲很满意,情不自禁发出胜利的欢呼,虽然表达的方式很隐蔽也很含蓄。

二、“霜晨月”的行腔长达5拍,这么长的拖腔在中国京剧史上绝无仅有,乃至世界音乐史上也是独一份儿。张君秋先生的用意何在呢?亮点又在哪里呢?他通过20个四分之一拍把张氏点唱法发挥到极致,可以称其为蜻蜓点水”的典范。在一遍又一遍聆听过程中慢慢咂摸出蜻蜒点水的若即若离,似断似续,若隐若现,尽显张派艺术魅力。张先生的创造力和演唱驾驭能力无人能及。

三、《娄山关》区区四十六字,先后四次出现连体字(音):“霜晨”、“声碎”、“喇叭”、“漫道”(所谓的连体字(音)即四分之一拍下两字并连),慢板的容量很大,出现连体字实属罕见,绝对又是一个创新的例子。联体字(音)不仅可以起到制造气氛的调节作用,同时可以打破二黄慢板的四平八稳,掀起几波涟漪,给观众一种全新的听觉享受。它的另一个作用是为板眼服务的,与垫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曲谱有很多,基本分两大类。一是标有四分之二的,二是标有四分之四的。两种不同的节拍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节奏,节奏的快慢会对韵味产生直接的影响。究竟哪一种曲谱是张君秋先生原创呢?在此向各位先生请教。

张君秋从艺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率徒演唱《娄山关》

(1993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张君秋京剧唱腔的创新(上)
张派《忆秦娥·娄山关》唱腔赏析
京剧大师张君秋,92年献唱《娄山关》
京剧 张君秋 娄山关
张君秋 京剧《忆秦娥·娄山关》
张君秋老先生唱京剧《娄山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