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玉倩的唱念艺术
userphoto

2022.05.28 辽宁

关注

高玉倩(1927—2018)

  1964年,文化部举办全国现代戏调演,中国京剧院参加调演的剧目是《红灯记》。高玉倩被选中扮演其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李奶奶。她以精湛的表演,高亢浑厚的唱腔,响亮清晰的念白,成功地塑造出李奶奶这一感人的艺术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京剧电影《红灯记》

钱浩梁 饰 李玉和
高玉倩 饰 李奶奶
刘长瑜 饰 李铁梅

  当时,对于高玉倩来说,扮演李奶奶困难是很多的。首先,年龄差距相当大。剧中人李奶奶已六十多岁,而当年高玉倩只有三十七岁。再者高玉倩本工青衣、花旦,一直是用小嗓来唱戏的,而剧中的李奶奶属老旦行当,需要用大嗓。有人担心,高玉倩改变唱法,会对小嗓有影响。面临着可能毁掉自己小嗓的危险,经过认真思考以后,高玉倩还是欣然接受了扮演李奶奶的任务,因为她喜欢这个角色,渴望京剧通过演出现代戏得到改革。

  高玉倩幼年贫苦,从她懂事起就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解放前,她尝到了旧戏曲演员的辛酸;解放后,她又深深体会到党对于文艺工作者的关怀和培养。这些促使她下决心要演好李奶奶这个角色。于是,她调动了自己全部的艺术积累,开始了运用传统京剧形式来表现现代题材的新的学习和探索。

《贺后骂殿》 高玉倩 饰 贺后

  高玉倩进过京剧科班,又参加过焦菊隐创办的“北平艺术馆”,演过京剧和话剧。她曾经向王瑶卿的学生华慧麟学习“王派”的念白艺术,向于连泉学习“筱派”的眼神表演。她也很喜欢川剧细腻传神的表演艺术以及豫剧粗犷质朴的风格。高玉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行们的帮助,成功地塑造了李奶奶这一艺术形象。她那声情并茂的表演,曾经拨动着广大观众的心弦,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现代京剧《红灯记》
李少春 饰 李玉和
高玉倩 饰 李奶奶
刘长瑜 饰 李铁梅

  如果说高玉倩在四十年代的演出,仅是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自身的良好条件而获得观众的好评的话,那么这次她通过学习、思考、苦练、积累,则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创造角色、塑造人物了。《红灯记》的演出,使她在表演和唱念艺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京剧电影《红灯记》
高玉倩 饰 李奶奶、刘长瑜 饰 李铁梅

  在京剧《红灯记》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中,李奶奶有两段〔二黄〕唱腔和一大段念白,高玉倩的唱和念都相当精彩。

【音频】高玉倩《红灯记》选段

  “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这段〔二黄〕,表现了李奶奶用十七年前的往事教导李铁梅,鼓励她勇敢地挑起革命重担。高玉倩唱得恰到好处,不瘟不火。例如,“十七年风雨狂怕谈以往”一句中的“年”字,用了一个高腔,突出了十七年时间的久远和李奶奶一家灾难的深重。“怕谈以往”的“以”字后面用了一个委婉的拖腔,表现出李奶奶既害怕回忆痛苦的往事而现在又不得不说的矛盾心理。第三句“几次要谈我口难张”的“难”字后面有一个停顿,抒发出李奶奶几次要诉说往事,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的为难心情。接下去,“看起来你爹爹此去难回返”一段,唱得平稳、沉着,说明了李奶奶对今后斗争的艰巨和残酷有所预料。最后一句“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的“胆”字唱得浑厚有力,“钢”字的拖腔响亮雄壮,饱含着老一辈革命者对革命接班人的殷切期望。

【音频】高玉倩《红灯记》选段(念白)

  下面是念白部分。京剧念白分为京白和韵白两种。这两种念白虽然在读音、咬字、归韵等方面不同——一个是以北京方言为标准,一个是以“中州韵”为标准,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这两种念白都不同于日常的生活语言,而是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然而,用这两种念白表现现代生活还不是十分吻合。

  高玉倩的这段念白,是以话剧念白为基础,并且结合京剧念白的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声调以及京剧念白和唱腔的衔接技巧,念得感情真挚、动人心魄。

现代京剧《红灯记》
高玉倩 饰 李奶奶杜近芳 饰 李铁梅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段念白的特点。

  第一,吐字清晰,声声入耳。

  剧中的人名、地名、数字、年月日、专有名词等,如“汉口的江岸机务段”、“检修工人”、“陈志兴”、“张玉和”、“民国十二年二月”、“京汉铁路”、“郑州”、“总工会”等,高玉倩都念得十分清楚。特别是念白中音量小、调门低的地方,如“一会儿,忽听得有人敲门”、“我心里着急,催着他快说”等,她格外注意吐字的清晰,使得后排观众听起来也能字字真切、声声入耳。

  第二,情真意切,轻重得当。

  念白同演唱一样,要有变化、不呆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强弱虚实要安排得当,富有音乐感,否则,念出来就是“一道汤”,使听者索然无味。高玉倩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情绪,对这段念白进行了精心设计。她把“说家史”的大段念白的前半部分按内容分成几个小段,找出重点句和每一句的重点词,用不同的声调来表现。从“提起话长啊”到“陈志兴”这一小段,语气深沉、缓慢,表现出李奶奶向李铁梅边回忆边诉说往事的情景。接着,“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闹革命”一小段,语气激昂慷慨,体现出李奶奶对党、对工人阶级的爱和对敌人的恨。从“就在那天的晚上”到“在灯底下缝补衣裳”这几句,重新慢下来。接下来从“一会儿”到“走进一个人来”,这一段渐渐急促,逐步达到高潮。整个前半段层次分明、起伏跌宕。后半部分念白中,有许多是李奶奶模拟十七年前李玉和的话,因此,高玉倩在表演的时候,语调、力度和李奶奶说的话又有所区别。特别是其中一句“师娘啊!师娘!从此以后,我就是您的亲儿子,这孩子就是您的亲孙女”,高玉倩声泪俱下,念得十分真切感人,使人听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现代京剧《红灯记》
高玉倩 饰 李奶奶刘长瑜 饰 李铁梅

  第三,比较好地运用了京剧念白和唱腔的衔接技巧。

  京剧的唱和念,其发音方法、共鸣位置、音区高低有一定的区别。这就形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一般说来,唱完了念,唱念之间的过渡比较容易解决;念完了唱,过渡就比较困难。有的演员念完道白以后起唱,往往找不准调门和共鸣位置。这种现象在京剧界叫作“横嗓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玉倩在起唱之前的最后一句念白的最后一个字,如“挺起来!听奶奶说”的“说”字,把音区提高,使它和唱腔的调门接近,为起唱做好铺垫,起到了京剧起唱前的“叫板”作用。

现代京剧《红灯记》
高玉倩 饰 李奶奶刘长瑜 饰 李铁梅

  《红灯记》演出的成功,使一些不太了解高玉倩情况的听众还以为她是专演老旦的呢。其实,她从前是唱青衣、花旦的。

《凤凰二乔》 高玉倩 饰 乔靓、张云溪 饰 孙策

  高玉倩,1927年生于北京,原名叫高晨,曾经上过两年小学。八岁考上山东省立剧院低级部,向孙怡云、郭继湘、关丽卿等学习青衣、花旦戏。两年以后,她演出了《王宝钏》《二进宫》《武家坡》等戏,曾经在济南和徐荣奎、张元魁被合称为“三小杰”。十一岁那年,高玉倩由济南回到北京,考上中华戏校“永”字班,向诸茹香、吴富琴、萧连芳、李凌枫、张善亭等老师学习青衣、花旦戏。中华戏校解散以后,她开始登台演戏。1942年,经徐兰沅介绍,高玉倩拜苏盛琴为师,学习梅派。1944年,又经徐兰沅推荐,去上海排演京剧《红楼梦》,扮演贾宝玉。后来,她在上海和黄桂秋、周信芳、姜妙香等同台演出。1947年,高玉倩正式拜梅兰芳为师,学习梅派表演艺术。以后,她参加了李少春组织的“起社”,经常往来于张家口和北京等地演出。解放前夕,高玉倩参加了焦菊隐创办的“北平艺术馆”,演出过《桃花扇》《陈圆圆》等戏。

《评雪辨踪》 高玉倩 饰  刘翠屏、江世玉 饰 吕蒙正

  解放以后,高玉倩参加了中国京剧院,曾经和叶盛兰演出《奇双会》《吕布与貂蝉》等戏,和叶盛章演出《秋江》,和李少春演出《云罗山》《打渔杀家》《二堂舍子》等戏。这一时期,高玉倩刻苦练功,勤奋学习,她的表演和唱念艺术提高较快。

  1952年,高玉倩和袁世海同台演出京剧《牛皋招亲》。

【音频】高玉倩《牛皋招亲》选段

  这是一出传统喜剧。剧中描写南宋时期,金兵围困藕塘关,岳飞派牛皋率兵救援。牛皋退敌立功后,藕塘关守将金节见他武艺超群、豪放爽朗,就把自己妻子的妹妹戚赛玉嫁给了他。高玉倩在剧中扮演戚赛玉。这个人物属于京剧中的花旦行当。第七场戚赛玉上场唱了四句〔西皮慢板〕,接着有一段叙述身世的京白。

  京剧花旦的唱念,要求具备“俏、亮、脆、甜”的特点。前面的四句唱腔,高玉倩唱得俏而不媚,有板有眼。特别是第一句“自幼儿遭不幸双亲丧命”的“命”字后有一个拖腔,她中间留了个气口,把这段婉转的拖腔分成两部分,突出了戚赛玉的不幸。在念白中,“戚赛玉”三个字念得响亮清脆,最后一句,“真真忧闷人也”,忽然提高了声调,表达出戚赛玉空有一身武艺却不能临阵迎敌的烦闷心情。

【音频】高玉倩《锁麟囊》选段

  高玉倩兴趣广泛,勤于思考。京剧旦行的“梅、尚、程、荀”各派,她都喜欢。除了京剧,她还喜爱昆剧、豫剧、川剧等剧种;除了戏曲,她对电影、话剧、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也很感兴趣。当她看到别人的表演或唱腔有特色,她就要登门求教,努力学到手。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做一个有心人”。

《人面桃花》 高玉倩 饰 杜宜春

  1955年,中国京剧院请欧阳予倩帮助排练《人面桃花》。这出戏,无论是唱腔还是表演,都突破了京剧的一些传统程式,效果较好。高玉倩在这出戏中扮演农家女子杜宜春。戏的内容是描写杜宜春和秀才崔护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在第四场“离魂”的开头,有一段〔二黄摇板〕。唱词是这样的:

  自别后一年间消息难问,

  既重来却为何一面缘倾。

  我这里对桃花自惭形影,

  要相逢除非是梦里追寻。

  这段唱腔表达的是杜宜春对秀才崔护的思念之情。杜宜春和崔护偶然相遇后,便一往情深,昼夜思念不止。高玉倩唱得细腻缠绵、委婉含蓄。例如,第三句结尾的“影”字拖腔曲折婉转,描绘了一个未出嫁少女心中的羞涩。第四句“梦里追寻”的“寻”字,唱得平稳缓慢,表现出杜宜春因为见不到自己意中人而产生的一腔愁绪。

  《人面桃花》第一场“初遇”中,杜宜春有一段长达七分多钟的〔西皮〕唱腔。欧阳予倩在导演这场戏的时候,曾经告诉高玉倩,不可把杜宜春“怀春”的感情唱成“思春”。高玉倩比较好地把握住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分寸,表演得准确、自然。

  杜宜春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家中只有父亲一人。有一天,她来到花园,看到园中绿草如茵、桃花似锦的美景。这满园的春色牵动了少女心中的情丝,使她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愁。诚然,杜宜春这种怀春之情与官宦人家小姐那种流连光景、排遣闲情的心情是有所区别的。

【音频】高玉倩《人面桃花》选段

  这段唱的唱词是这样的:

  蜂喧蝶舞团成阵,

  迷漫的香雾真醉人。

  云霞灿烂烘幽径,

  村居寂寞送与春。

  拣取花枝慢端详,

  欲折未折自思量。

  看它笑向东风放,

  好似处子试新妆。

  呖呖莺声鸣嘹亮,

  翩翩蝴蝶舞成双。

  人人皆祝花无恙,

  我今折取别有一番心肠。

  案头相伴长供养,

  免得它坠泥溷无下场。

  高玉倩在唱第二句“迷漫的香雾真醉人”时,把“雾”字拖长,用低腔唱出“醉”字,在最后的“人”字上安了个气口,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一口气唱出。这样处理,比较恰当地突出了杜宜春眼前的美景和心中怀春的感情。接下来,“欲折未折自思量”一句,其中两个“折”字唱得轻柔低回,表现出杜宜春用桃花和自己相比,面对盛开的桃花,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内心充满一种“花开花落几时休”的惆怅感情。最后一句“免得它坠泥溷无下场”的“场”字拖腔,强弱对比鲜明,刻画了杜宜春虽有无限伤感却又难于启齿的矛盾心理状态。

京剧电影《平原作战》
高玉倩 饰 张大娘、李维康 饰 小英

【音频】高玉倩《平原作战》选段

【音频】京剧广播剧《深情》选段
耿其昌、高玉倩,1984年录音)

  几十年来,高玉倩演出了《二进宫》《王宝钏》《花园赠金》《人面桃花》《红灯记》《平原作战》等戏,还参加演播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戏曲广播剧——京剧《深情》。现在,她已经很少登台演出。但是,高玉倩塑造的一系列艺术形象以及她那悦耳优美的唱腔和念白,仍然为广大观众、听众所喜爱。

  (摘自 《戏曲群星》(四) 广播出版社 1987年12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高玉倩老师演的太好了,奶奶真是棒棒的
“红灯记李奶奶”扮演者高玉倩逝世,临走前叮嘱儿子不要惊动别人!
高玉倩 京剧《红灯记》30年后再度唱响 经典无比的“李奶奶”
【转载】现代京剧《红灯记》演员人选内幕(下)
“痛说革命家史”的“李奶奶”走了
一枝独秀之三十七:京剧电影《红灯记》之李奶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