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芳——探寻尹桂芳1959年至1965年的艺术人生

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百余年前,一位人民艺术家诞生于浙江新昌小龙潭村。她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尹派”以及福建芳华越剧院共同的创始人尹桂芳。尹桂芳的一生不但是一部芳华史,也是一部尹派史,更是生动鲜活的越剧史——生于浙江,兴于上海,兼容并包,荟萃精英。尹桂芳在1946年创办的芳华越剧团吸引了大批仰慕其艺品、人品的优秀人才,他们或将一生献给尹派艺术,或中途离去,但无论时间长短,尹桂芳及其尹派艺术都深深镌刻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

1959年,尹桂芳率领芳华全团63人南下福建,由此开启了一场越剧和尹派在福建的“拓荒”。初到福建的尹桂芳和芳华遭遇了“寒冬”——1959年大年初一演出的越剧《信陵君》竟然只有十几位观众,这与在上海演出时的火爆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福建是一个多方言的地区,由此诞生了大量极具特色地方剧种。纵观福建戏曲分布,我们可以看到各剧种大致以方言为分布界限的形态,而越剧作为一个非以福建方言演出的剧种,在入闽初期遭到当地观众的冷遇也是可想而知的。

当年芳华越剧团来闽媒体报道

01 尹桂芳,李金凤 - 盘妻索妻 音乐: 中唱群星

1959年夏季,尹桂芳带领芳华演员参加了福州市文艺界前线慰问演出团,开启了为期近2个月的巡演。此次巡演的观众人群主要为福建海防前线官兵。巡演大戏为此前荣膺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三项大奖的《屈原》和在上海票房表现上佳的《秦楼月》,小戏和折子戏则是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思祝”“回忆”“楼台会”和《借靴》《踏伞》《丑人记》《挑女婿》《二堂放子》《拾玉镯》《送花楼会》《盘夫》等11个古装戏,以及《风雪摆渡》《慰问篮》两个现代戏。可以看到,其中有舞台经典,有应景的新创剧,有悲剧,有喜剧,这样的安排既考虑到了基层观众喜好,又兼顾到了文艺宣传的需要,可谓用心良苦。在巡演过程中,时任芳华编剧陈曼和导演王艳霞等主创也随团深入平潭、厦门鼓浪屿等海岛多地,与福建各地群众面对面交流。这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活动,使得芳华在短期内对福建观众的观剧偏好有了初步的判断,为芳华再次回到福州后的剧目创排指明了新的方向。据福州80多岁的老观众黄女士回忆,大约在此次巡演返榕后,芳华又在福州上演了此前在上海引发热烈反响的《西厢记》《红楼梦》等剧目,一些本地观众通过这些演出开始逐渐了解越剧,并成为芳华的固定观众。随后,芳华又开始尝试将演出范围从福州市区扩大到周边,如宁德市古田县等。这一有效尝试大大加快了芳华融入福建当地的步伐。一年后,尹桂芳以自身“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精神赢得了福建各界肯定和褒扬,于1960年在福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芳华越剧团慰问前线部队媒体报道

芳华越剧团慰问前线部队节目单

1962年,集尹派唱腔艺术和才子书生表演艺术之大成的尹派经典传承剧目《盘妻索妻》在福建横空出世。《盘妻索妻》根据传统剧目《盘夫索夫》仿作而成,讲宰相之子梁玉书春日出游,不意对路过女子谢云霞一见钟情,几经求娶,在谢云霞义兄刘仁元的帮助下,终于娶得谢云霞为妻。婚后梁玉书备受妻子冷落,中秋夜他盘问妻子真相,得知自己家人竟是害谢家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遂与谢云霞表白心意,夫妻和好。梁玉书被父逼试离家,高中状元后又被威胁入赘王府,他弃官拒婚,归家欲携谢云霞出逃,却不见其踪影,他先向母妹索妻不成,又追至刘仁元家,在义兄的帮助下,夫妻重聚,双双出走避难。尹桂芳在上世纪30年代末期初进上海滩时就曾与陈妙仙、邢竹琴等分别合作演出过该剧。1944年她又与竺水招合作演出,并由大中华唱片公司灌制了唱片。1947年出版的《芳华剧刊》在“旧剧唱词”栏目收录了“盘妻”一场的唱词。1961年,经尹桂芳、陈曼、王艳霞、王骏四人对手抄本进行整理,由陈曼执笔的新本《盘妻索妻》公演。以剧中《洞房》一折的唱腔为例,可见尹派慢清板曲调柔润、清醇的唱腔特色,尹派常见的叫板、起腔、小腔、甩腔在此均有完美表现。例如“洞房悄悄静幽幽”采用了【尺调·慢清板】的甩腔,“静幽幽”三个字的行腔落调,起伏多变,余音袅袅。“这姻缘百折千磨方成呀就”、“一病相思命几呀休”为了渲染气氛,都行了一个小腔“呀”字,前者委婉舒缓,唱出了人物几经折磨终得佳偶的感慨万千,后者轻声低回,描绘出人物羞涩、温良的儿女情态。尹派叫板、起腔最脍炙人口,段中的三声“娘子”,尹桂芳演绎得神形毕肖,妙不可言:第一声“娘子”叫得轻声细语,报赧俯首——毕竟身处严男女之大防的封建时代,尽管饱经相思欲诉衷肠,第一次要以夫妻相称,还是免不了几许羞涩。初唤佳人无回应,第二声“娘子”便稍响了一些,潜台词是:咦!我在叫你呀。再唤佳人仍无语——哦,一定是她怕难为情!于是尹桂芳就含情脉脉唱出了尹派王牌起腔:“娘子呀”缠绵跌宕、委婉低回,唱出了天遂人愿、鸯梦得谐的羞涩、喜悦,展示了人物温存多情、儒雅真醇的品性。而以《赏月》一折为例则可管窥尹派才子书生角色的表演特色。在“听到娘子移玉步,好似广寒降嫦娥”句时,为了表达人物内心的喜悦,尹桂芳展示了精湛的水袖功,左手向上一翻水袖,白袖直线上升,继而冉冉飘落,宛如广寒仙子缓缓飘降云端。而根据扮演谢云霞的李金凤回忆,尹桂芳在本场的眼神运用中包含了无限真挚、恳求和渴望,使谢欲留不愿,欲走不忍,“若不是剧情安排,我真想当时就与他和好算了”。这些表演特色,后来均为其学生、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市级传承人尹小芳完整传承。尹桂芳这一版本《盘妻索妻》对后世影响巨大,当下越剧界所有的《盘妻索妻》演出版本,均将芳华1962年版作为母本。

尹桂芳与芳华主创人员在厦门鼓浪屿

20世纪70年代末芳华剧团恢复建制后部分演员合影

然而尹桂芳并没有满足于此,一贯善于吸收学习的芳华人开始主动与福建地方戏交流。大约在1960年初,尹桂芳率领芳华全团赴莆田市仙游县,观摩了此前在全国引发热议的莆仙戏《团圆之后》,并很快决定将这个剧目移植改编为越剧《父子恨》。该剧先由尹桂芳在福建演出,后由尹小芳在浙江演出,均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根据《团圆之后》编剧陈仁鉴的子女回忆,尹桂芳与陈仁鉴两位先生还曾有进一步的合作意向,尽管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但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尹桂芳主动融入福建戏剧圈的理念。

上世纪60年代初,芳华移植了在福州当地深受好评的闽剧大戏《梅玉配》和小戏《侠义凤》《墦间祭》,并在1962年“回娘家”时将这些剧目带回上海演出,此时距离《梅玉配》整理创排的1958年不过才四年。此后创排的福建题材剧目《闽江旭日红》《抗洪曲》等,很可能也和闽剧有一定关系,而1964年排演的《碧水赞》则是直接移植于漳州芗剧(歌仔戏)。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戏改逐步完成,观众的审美需求也有了较大改变。为进一步了解福建当地群众的观赏需求,已是省内知名艺术家的尹桂芳再次与主创一起赴宁德福鼎县沙埕公社南镇大队深入生活,与当地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渔民们都将她当成一家人。通过主动与福建戏剧界、基层群众的不断交流,芳华真正在福建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并凭借自身实力从最初的市属剧团福州市芳华越剧团升为省属剧团福建省芳华越剧团。

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芳华创排了新剧《武则天》,尹桂芳在剧中反串旦行,演出了武则天一角。这部目前只存录音,未留下剧照的剧目在芳华院史中的价值是被低估的。根据尹桂芳的亲密搭档、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连波回忆,当时他应邀前往福州参与《武则天》创排,在这部戏中首次完成了对尹桂芳唱腔的定腔定谱。越剧自诞生后的很长时间里,配乐由作曲创作,唱腔则基本由演员按传统程式即兴演唱,乐队负责跟唱托腔,演奏无固定曲谱,导致演出随意性较强。上世纪50年代后,随着越剧音乐改革步伐推进,定腔定谱的方式被逐渐推广。如果说上世纪40年代的越剧改革明确了编剧的地位,促使越剧剧本制及定本演出成为规范,使越剧发展为体系完整的综合艺术,那么定腔定谱对于越剧流派唱腔的保存推广、越剧表演形式的发展以及经典剧目的传承便可说具有划时代意义。完成定腔定谱的剧目,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运用和发挥本流派唱腔特色,同时把控舞台表演节奏,继而尽可能地确保剧目传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尹桂芳所创立的“越剧·尹派”虽然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基本形成,但在声腔系统方面则缺乏有效的书面资料留存,当下对于尹桂芳早期的唱腔都只能通过有限的录音进行整理、恢复。从目前保存的录音资料来看,尹桂芳的表演是丰富而多变的,即便是同一剧目、同一角色,她也会在不同的演出场合中呈现出不同的细节特色。而随着《武则天》及其后创排的尹派剧目实现了规范的定腔定谱,尹派唱腔特色得以更加系统、完整地以书面形式呈现于专业领域。这一方面使得所有愿归宗尹派的人能够方便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也客观推动了尹派唱腔艺术的流播。直到世纪之交,虽然尹桂芳及作为尹派基地的芳华常年扎根于长三角这一越剧核心地区之外的福建,但尹派唱腔的流播地域拓展和流播速度提升却呈现出一种几何式爆发的态势,以至于越剧界有了“十生九尹”之说。截至2019年,越剧尹派小生中已有7人10次荣膺中国戏剧梅花奖,这在越剧13个流派中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见尹派群众基础之广,人才培养体系之成熟。

芳华越剧团演出《江姐》相关报道

1965年2月,为顺应时代需要,尹桂芳再次反串旦行,演出革命现代戏《江姐》。在发表于《戏剧报》1966年第3期中的《不演“公子”“书生”,要演革命英雄》一文中,她写道:“我再一次认识到要创造革命英雄形象, 首先要对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深刻的理解, 只有以江姐的英雄事迹教育自己, 鼓舞自己, 这样才能使自己产生革命的激情。……这时候我对江姐满怀敬爱, 排演时杂念全消, 紧张心情也逐渐消除了, 只觉得对剧本、对人物越研究越有劲, 终于比较顺利地将它搬上了舞台。”这样深刻的钻研使得《江姐》获得巨大成功,在福州创造连续演出77场、观众达8万多人次的佳绩。在芳华的大力推动下,越剧在福建呈现出蓬勃兴盛的状态,全盛时期福建省曾有30多个专业越剧演出团体,分布范围则涵盖了闽浙交界的闽北及方言文化迥异的闽南等地区,越剧自此成为少数能够突破福建方言壁垒的外来剧种之一。在以福建地方戏丰富自我的同时,芳华还将自己在二度创作及表演中的优势反哺于福建地方戏,已故原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蔡怀玉提及芳华入闽后对闽剧的影响时曾说:“闽剧在20世纪50-60年代大量吸收了越剧在生旦戏方面的表演及先进的舞台美术理念,并延续至今。”

入闽60余年来,福建省各级领导始终对芳华剧团非常关心,对尹桂芳充满敬重。2008年,福建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作为传承保护单位,申报“越剧·尹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通过。13年来,芳华在尹派的保护、传承、发展方面做了多方面的探索。2013年,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小芳首先提出,作为“越剧·尹派”传承保护单位,芳华应建立尹桂芳艺术展陈空间的建议。在获得有关部门同意后,时任芳华剧团艺术室主任的“越剧·尹派”省级“非遗”传承人陈丽宇与剧团同仁数次往返上海,拜访尹桂芳的外甥女范益美女士等。在范益美女士等人的慷慨捐赠下,芳华尹桂芳陈列室终于在2016年对外开放,并在近年的运营中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成为弘扬“越剧·尹派”的重要场所。2019年,陈丽宇再次带领芳华艺术室人员在福州、上海等地展开“芳华口述史”记录整理工作,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继续推进中。

越剧尹派在百余年的沧桑岁月中历经不间断的传承和创造,而芳华的尹派小生们则用婉转之音和百变形象续写着属于越剧流传最广泛的小生流派的传奇。今天,尹桂芳已离我们远去,然哲人其萎,风范永存。一代表演艺术大家的音容早已融入芳华、尹派乃至奔涌向前的越剧血脉中,并伴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兴盛传递给更多人无穷的温暖和力量。

本文作者:蒋芃、陈丽宇 ,特此鸣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 敏简介(越剧演员4)
新科梅花陈丽宇:传承、守护好越剧尹派艺术
今天是尹先生的诞辰
【文化驿站·回顾】芳华雅韵,越音清扬一一越剧流派分享会第二期
三十年后,回头看到什么 浙江越剧小百花的发展启示
尹桂芳的弟子,董柯娣的恩师,象山越剧人的丰碑——记尹瑞芳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