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缮完工!上虞这处300多岁古建筑群重焕光华!
userphoto

2023.07.02 北京

关注

岁月长河里,时间的痕迹往往映射在当地的建筑物中。历经两期精心修缮,尽可能将过去的点滴妥帖留存、复原,从300年前穿梭至今的丰惠镇钱氏大宅再现风姿绰约的旧貌,重焕旧岁月里的光华。

近日,得知省文保单位钱氏大宅院修缮工程完成修缮,记者走进了这一方百年古建老宅,感受时光的静默与穿越,见证古宅的传承与新生。




浙东古宅院 传来笑语声



“白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是画亦是诗。梦里水乡的意境就是浙东古宅院钱氏大宅最真实的风景。

钱氏大宅位于通明村,北枕四十里河,东南滨前后埭河和潮河。过“钱氏大宅”石牌坊走百米,是一片开阔的稻田,黑瓦白墙的一大片古建筑群就伫立其上,时光静染,古韵悠悠。走近看去,无论是高悬的“墨庄”牌匾,还是受风雨侵蚀、人为损坏后依然难掩精美的石雕石刻,都流露着“诗书济世、耕读传家”的传统韵味。

“我爷爷有可能出生在这里吗?如果我们的根真的在这里就太好了,这宅子底蕴深厚啊,我们跟孩子们也有故事好讲了!”一阵笑声打破了古宅的静谧,记者循声而去,遇到了从南京赶来寻根的钱宇静两姐妹。

头发花白的钱宇静告诉记者,她的爷爷早年下南洋,又闯荡上海滩,最后定居南京,身世坎坷,年老后总是念叨自己是上虞人,家住靠近余姚的村庄,给子孙取名也严格按照字辈。如今,爷爷和父亲相继故去,姐妹俩寻根的想法反而愈加强烈。此次,她们专程来到上虞查阅县志,又辗转来到祖籍所在可能性极大的钱氏大宅打听。

“爷爷出去的时候只有十几岁,受社会环境、家庭变故等影响,我们间隔了一个世纪再来寻根,确实难。这里和爷爷描述的家乡很接近,但真正看到钱氏大宅我们还是很震惊的,这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古韵之美。”徜徉在这方“可触摸的历史画卷”中,钱宇静想象着百年前爷爷可能在这里的生活,心有所感,一再赞叹古宅的古朴恢宏。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通明村的古民居群,有太和里、田屋、井头弄、忠孝道地、朝西屋、朝南屋和老当等,相连成片又各具特色,组成一个古建筑群体。钱氏大宅院由老当(又名绳武堂)、朝西屋和朝南屋等组成,占地在20亩以上。这一明清建筑群风格古朴浑厚,建筑工艺考究,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上虞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且保存尚好的古民居建筑群。





古宅历沧桑 修缮复古韵



“这几年,政府给我们修缮古宅,也支持我们续修宗谱。如果你们知道爷爷的名字,倒是可以去查一查宗谱。”钱宇静姐妹俩在钱氏大宅寻访到的“指路人”,是已经78岁高龄的钱氏36世孙钱坤良,也是钱氏大宅朝西屋的原住民。如今,他和妻子依然住在这里。

“政府修缮前,钱氏大宅已经很破败了,有的房子倒了,有的已经住不了人了,我家屋子那时候也漏雨,也快住不了。修缮后住在这里,肯定舒服多了。”沧桑变幻,钱氏大宅几经盛衰,1945年出生的钱坤良见证和亲历了其在大半个世纪中的变迁,“变化太大了!我小时候宅子里可热闹了,住的人多,字画装饰既多且精美,比电视剧里拍的老宅还有书香味道嘞!后来在“文革”期间被破坏了不少,能烧的烧了,能凿的都凿掉了。再然后,人们陆续走出老宅,走出丰惠,就留下了我们这几户人家还一直居住在这里。”


跟随老人的步伐和日益模糊的记忆,记者穿行在钱氏大宅中,触摸门窗上精美又黯淡了颜色的图案,为仪门上丢了脑袋的石狮子、凿掉了头的人物石雕叹息,也凝视着高大巍峨、门楣装饰精美的仪式上幸未损毁的“仰长者风”“启宇爽垲”“职思其居”等石刻箴言深思。

漫步在古宅中,和行走在仿古建筑中的感觉完全不同。丰惠镇斥巨资,自2014年至2023年间,分两期对钱氏大宅进行保护性修缮,让当初破败的钱氏大宅重获新生,更为难得的是,那些承载着历史的破碎与繁华的古建筑,能保留的都被保留了下来,重建和修缮部分也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复原古韵古貌,让每一个走进老宅的人都能有穿越似水流年之感。


漫步在古宅中,和行走在仿古建筑中的感觉完全不同。丰惠镇斥巨资,自2014年至2023年间,分两期对钱氏大宅进行保护性修缮,让当初破败的钱氏大宅重获新生,更为难得的是,那些承载着历史的破碎与繁华的古建筑,能保留的都被保留了下来,重建和修缮部分也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复原古韵古貌,让每一个走进老宅的人都能有穿越似水流年之感。

“我们主要采取整体规划与分期建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护性修缮。老宅修缮,讲究修旧如旧,原汁原味,这其实比重建还要难得多。”丰惠镇文化旅游办主任高佳伟介绍,由于钱氏大宅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住着许多住户,维修难度可想而知。工程开始前,就开展了大量前期调查工作,特别是对钱氏相关史志作了全面收集。因此,丰惠镇多次会同上级部门,邀请省级文物专家对维修方案进行论证研究,为使群众配合修缮,联合镇村干部上门进行了多轮群众动员工作。

修缮之前,钱氏大宅里有住户安铝合金门窗的,有竖水泥柱的,还有直接在二楼镶阳台的,怎么办?按照规划必须全部改回去。这个过程,特别需要住户忍痛割爱,顾全大局。让高佳伟感动的是,通明百姓文保意识很强,邻里间互做思想工作,主动配合修复工作的开展:改装的铝合金全部拆除,并换上了仿古花格子门窗;伸出的阳台也都被敲掉,改回了原貌。

“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老当(又名绳武堂)正厅是两层楼,但据多位原住民回忆内部是架高梁悬空的,他们自发组建了古建筑保护小组,为修缮建言献策。对此丰惠镇十分重视,文物修缮要尊重历史,于是再次进行考察研究论证,最终优化了方案,正是在这样的政民合力下,让历尽沧桑的古宅得以焕新颜。”高佳伟说。





政民同期盼 “活”出新精彩



丰惠镇不仅重视古建筑、老建筑的恢复及保护工作,而且深挖包含其中的文化等,实现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相结合,使这些传统文化得以修缮和延续。

或仔细聆听展览厅中播放的钱氏家族激励晚辈发奋读书的故事,或俯身在展览柜上阅读推崇学习的书籍,或举起手机拍摄悬挂在墙上的教师照片……即便还在修缮期,钱氏大宅“墨庄”就经常有人前来参观。

钱氏家族素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先后走出了50多位教师。而这也深深地影响着周边村民,特别是恢复高考后,村里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当教师,如今整个通明村有教师140多人。2020年底,为恢复昔日浓厚的书香气息,丰惠镇、通明村向村民、乡贤等征集了大量物件,让其以村塾“墨庄”的身份重放异彩。“墨庄”设有文化展示中心,展示钱氏历史;立私塾体验区,开办诵读课堂;开顺德讲堂,传递乡师智慧。


  眼下,钱氏大宅二期修缮工程已全面完工,钱氏大宅接下去的路怎么走?事实上,一直以来,丰惠以传承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为目标,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多措并举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力度,对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保护和修缮,统筹做好保护、管理、运用各项工作,让文物“活起来”、让文脉“传下去”。下一步,丰惠镇将梳理全域优质文旅资源,整合丰惠老街、钱氏大宅、祝家庄景区、西溪湖等山水风光旅游景点,串点成线,打造具有古城特色的旅游线路。


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古建筑?单靠政府保护远远不够,很多时候还需靠村民,靠很多很多有爱心的人。都说房子有人住才有生机,老宅才能换新颜。有人住,才有温度,才有活力,也许,恢复老宅的实用性,它才能更加被人重视。如何恢复老宅的实用性,这是一道难题,也可能是一道加分题。

📝 来源 | 上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成波

注明 | 印象微上虞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祖荫故居一期修缮收尾 古宅保护集中推进
老外4年砸下1000万,将中国古宅改造成豪宅,完工后,让人惊艳
烟雨长廊、南村映雪,你可知道上海还有这样一座千年古镇?
江西三江古民宅群盼老有所养
丰城:会“走路”的老宅
镜头见证一个百年钱家老宅的蜕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