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0年70堂课 | 舞台设计——舞台视觉空间中的独特语汇

[编者按]

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最直观的呈现,是学院人才培养、教学育人的主阵地。为献礼70周年校庆,沉淀办学历史,展示办学成就,汇聚办学力量,学院从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教育核心专业中,遴选出70堂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的代表性课程,涵盖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中专教育三个层次,由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资深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中的代表性师资组成课程的主讲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学院70年舞蹈课程建设成果。

通过70堂公开课工程,进一步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使其成为聚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核心领域的引领工程,体现北舞课程发展历史和教学传承性的传承工程,实现北舞课堂教学典型示范影响的示范工程,分享北舞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开工程和纪念前辈、托举当下、培育后人的人才工程,为建设“中国舞蹈高端人才培养中心”打好坚实基础。

课程名称:

《舞台设计——舞台视觉空间中的独特语汇》

该课程是舞台设计专业三年级开篇单元的理论必修课程,通过对舞台表现形式的学习和了解,逐步打牢歌舞剧舞台设计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舞台设计任务的能力。本单元课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读懂舞台语言,进而更好地运用舞台语言于设计创作中,这对于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得以进一步提升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艺术表现意识和观念的有效途径。课程教学理念最大的创新点是案例导入概念、感知先决、视野为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授课教师融合国内外最新的演出案例,结合自己创作的作品,对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和创作成果进行生动地剖析和讲解。

主讲教师周立新,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国家一级舞美设计,硕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多年从事舞台美术教学及舞台艺术创作,作品曾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少数民族会演舞美设计奖”、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代表作品有舞剧《鱼美人》《红高粱》《徽班》《原色》《大禹》《诺玛阿美》《人生若只如初见》,京剧《光之谷》,昆剧《曹雪芹》等。

舞·师说

4月3日,舞台美术系组织召开《舞台设计——舞台视觉空间中的独特语汇》课程教学研讨会,舞台美术系副主任、各教研室组长以及相关教师参会。参会教师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该课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宝贵建议。

 

舞台美术系周立新教授:

该课程通过对国内外演出案例进行分析,同时从舞剧的体裁归属出发,分析其独特的表现语汇。探讨在与之相对应的视觉空间语境下,如何诚实地理解假定性条件及其所特有的舞台“语言”,分析这种“语言”的辨识度、感染力和准确性。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其形成鲜明舞台风格感的必要条件及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视觉、造型、空间、质感等不同的维度层面,剖析舞剧独特的美学属性,构建一个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之间的桥梁,拓宽从客观接受到主观评判的路径。未来将进一步推动课堂的互动性发展,将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与教学相结合,更加直观有趣味地为学生创造课堂体验。同时将专业知识与美学理念相结合,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丰富完善学生的艺术思维,全面推动学生的艺术成长。

 

舞台美术系副主任白文国教授:

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应进一步丰富其呈现方式。课程可采取理论、实践、展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使理论课程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可将舞台美术系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展示和讲解不断深化理论知识,推动舞台设计专业的个性化教育实践。周立新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传递自身多年实践中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美学修养,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长远的指导与引领。

 

舞台美术系魏静教授:

周老师对于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都作出了科学的梳理,为舞美系教师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值得全系教师研讨学习。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堂课的教学充分吸收了行业内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结合周老师自身的工作特点进行了创造性的融合,在教学内容、课程构架、具体课堂安排等方面均体现了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舞台美术系吕修峰教授:

从“最美课堂”的观摩评审,再到BDA论坛,周老师的这门课共听过4次有余。该堂课经过几次的发展深化,每次都有新内容、新亮点,这不仅与周老师不断总结、不断提炼有关,还与课程内容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知识与艺术修养息息相关。舞台设计的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如何将理论与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相关联,理论与创作应是密不可分的,鼓励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创意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

 

舞台美术系曾卫副教授:

该课程作为舞台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对于舞台剧本体及舞台假定性的理解、对于舞美系各专业方向的学生都十分重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艺术表现意识、艺术观念。此门课程作为引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基础教学课程,非常注重个性创造与专业共性的辩证关系。在理论讲授的同时不忽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中塑造成长型思维更加重要。本堂精品课既呈现了理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专注于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塑造,引导学生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触动心灵,感受思维能力训练的培育过程,提升了对舞台视觉空间语汇的多方位理解。

刘莹

张华杰

徐晓彤

吴振

张一鸣

张圆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研讨中,刘莹、张华杰、徐晓彤、吴振、张一鸣、张圆圆等不同专业的一线教师均对此课程的深化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将课程的个性化建设以及规范化教学体系融入到未来实际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舞台美术各专业的独特性,每一个专业方向均可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内容等方式,呈现出更多有学科亮点的特色课堂。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筑牢基础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专业基础与创新能力共同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科长远发展,服务时代艺术建设,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此次研讨会以周立新《舞台设计——舞台视觉空间中的独特语汇》课程为切入点,与会人员针对舞台设计专业特点、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学生教育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进一步明确和梳理了舞台设计专业的教学发展方向。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北京舞蹈学院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专业教学及学科建设中,应该深入探讨和总结舞美系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所有同仁的不断探索和努力,进一步强化教育能力、优化教育结构,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设计专业人才。


来源:校庆教学展示工作组、舞台美术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戏剧学院研修班招生:树立大舞美观念,培养综合性人才
小学美术教师面试答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本科课程体系改革要点
特别策划 | 工业设计的边界在哪? ——全国六所高校谈工业设计“毕设”
[转载]从专业角度解读国内建筑学专业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改革3.0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