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海学派”与中国戏曲

今年是著名戏曲理论家、中国戏曲理论体系的重要缔造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郭汉城先生百岁华诞。在郭汉城先生数十年的戏曲工作中,深入参与了中国戏曲改革发展和传承的实践与理论工作,不但在戏曲理论、戏曲创作、诗词创作等领域拥有杰出的成就,而且与张庚先生一起建立并推动了中国戏曲理论民族化体系的建设。特别是他倡导出版的“前海学派丛书”所荟萃的前海代表学者的成果,至今都是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基础著作。百岁长者笔耕不辍,至今郭先生仍然用自己的思考和颇具创新意味的学术成果丰富着中国戏曲的创作实践与理论。

7月13日、14日,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张家口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张家口市文联承办的“前海学派与中国戏曲:郭汉城先生对中国戏曲的贡献”学术研究会在京召开,戏曲名家悉数到场,就郭汉城先生对中国戏曲的贡献和以他为旗帜的“前海学派”所取得的戏曲理论成就进行了深入研讨。

编著戏曲史论,构建戏曲理论研究基本框架

作为当代著名戏曲大家,郭汉城著述丰厚,成就斐然。他早年与张庚共同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是戏曲史论的扛鼎之作。

一史一论,建构了中国戏曲理论的基本框架。对此中国戏曲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认为,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许多关键问题,经过几代学人的探索和总结,在这两部著作中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比如中国戏曲的起源问题,系起源于原始歌舞,而非巫觋说、傀儡说、梵剧说等;中国戏曲成熟并形成于宋元;认同中国戏曲的“剧诗说”;认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在肯定文人对中国戏曲贡献的同时,强调民间戏曲的重要性;戏曲研究应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状等。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说,这两本书影响了几代学人,是戏曲学人研究案头之必备。

“前海学派”的重要学术带头人

“前海学派”是张庚、郭汉城领

导下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戏曲理

论研究者共同缔造的理论团队。在60多年的学术探索中,铸造了极具民族风范、时代品格的中国戏曲理论体系。其组织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理论著作,以严谨、系统、成熟的理论建构,为海内外戏曲研究界所关注,经过他们理论提升的不少文艺术语艺术研究范畴至今为戏曲界、文化界所共享,前海学人培养的中国戏曲研究队伍在中国戏曲传承、发展的实践中始终引领着坚定的理论方向。

“‘前海学派’”有包容性”,著名剧作家、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曲润海先生说。“前海学派”的传统是容戏曲创作、演出、教学、研究于一体的,不仅仅是研究戏曲文学,而是表演、导演、戏曲音乐、戏曲舞台美术、戏曲史、论,应有尽有。

理论与实践并重是“前海学派”与学院派的重要区别。郭汉城就是一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戏剧家,季国平说,他不但写下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同时还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诗文功底,有《琵琶记》等戏曲创作和大量的诗词创作。

曲润海认为,郭汉城还是“剧诗说”的实践者。张庚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为“剧诗说”,意为戏曲剧本是一种诗。这是从戏曲的起源说起的,也是总结宋元以来戏曲创作得出的结论,文学史上从来是把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洪昇等当作诗人评价的。郭汉城的剧本诗味儿很浓,读他的《青萍剑》,就有诗的感受。

戏曲现代化的奠基人和推动者

郭汉城是我国戏曲现代化的奠基人和推动者。季国平认为,传统戏曲其现代化是在张庚、郭汉城等老一辈戏剧家的辛勤耕耘下推进的。传统戏曲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戏曲改革问题,戏曲现代戏的创作问题。经过60年来的不断探索,戏曲现代戏的创作也已经走向成熟,硕果累累。

曲润海在谈张庚和郭汉城的成就时,特别指出了戏曲的现代化,他说,郭汉城曾这样提出:“所谓戏曲现代化,就是要使戏曲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表现时代生活,反映时代精神……是要戏曲艺术更好地为今天的人民服务。”郭汉城甚至说到,编演现代戏,是戏曲生存、发展的试金石。可见,他是在戏曲现代化的前提下讲现代戏的。

著名戏曲理论家王安奎认为,郭汉城对于戏曲事业的贡献,还体现在三点上:首先是高度的文化自信。他深刻阐述了戏曲的文化价值,与各种贬损民族文化的言论进行了论争;其次是在戏曲发展的各个阶段,他持续地、系统地论述了戏曲艺术的推陈出新问题,对传统戏的价值以及如何改编做出了深刻的论述。他对于古代剧作家极为重视,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强调汤显祖的价值的理论家之一;最后,他对于戏曲美学,特别是中国悲剧、喜剧的特点,做出了独特的解释。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王馗总结认为,去年随着国办52号文件的颁发,中国戏曲的发展又一次出现利好的契机,在契机与危机并存的戏曲发展道路上,理论的总结、提升与引领始终是“前海学派”几代学者努力奋斗的目标与方向。在学派第一代缔造者郭汉城先生百岁华诞之际,人们感恩由张庚郭汉城为代表的学者所开辟的优良的学术传统,也更加感恩当前党和国家为中国戏曲发展所提供的政策。“前海学派”立足的是戏曲进入现代转型之后自觉的理论创新,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戏曲面临新的时代机遇所形成的理论引领团队,这种创造的核心是理论与实践,“案头”与“场上”相通的理论研究视角,是独树一帜的学术方法。因此,“前海学派”是不断发展,多元开放的学术体系。同时,也是张扬中国戏曲民族化风格的理论体系,在当前中国戏曲被充分的挖掘、传承、创造的实践面前仍然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中国戏曲理论体系的民族化进程,仍然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传承和创新中国戏曲理论体系,是“前海学派”后继者的责任和使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不了情——赞我的副班主任张宏渊老师
105岁著名戏曲理论家郭汉城去世│戏剧人追忆:弘扬他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
口述传记 | 胡芝风:我与《李慧娘》的半生缘
吴敢:我与戏剧“前海学派”
[图文并茂]艺海泛舟:45种中国戏曲知识
通向中国戏曲美学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