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有一份来自千年古城的邀请~请注意查收

川滇交界处有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它也是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它的名字就是——会理

会理县城距西昌市185公里,四面环山。

会理之美,美在阳光。这里盛产阳光,年均2400小时日照,一天“四季分明”,却一年“四季不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小春城”之称。

会理之美,美在古城。会理古城依玉墟山余脉而建,东西窄而南北长,形似一条小船,故又称“船城”。钟鼓楼、北城门是古城标志性建筑。以钟鼓楼为中心,有东、西、南、北四条纵横交错的大街,保留了完整的古城格局。

古城大街上的店铺,均为一楼一底的木板楼房,青瓦屋面,木楼上有镂空雕花木窗,瓦楞上有垂吊的百草和青苔,色调古旧的店面上悬挂着匾额。

古城内尚存完整的小巷有17条,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翰墨书香浓烈的科甲巷、马帮商旅云集的西成巷,巷内保存有许多完整的清代传统民居院落。一块块被岁月磨损的石板,在细雨中散发着幽幽的光泽;一壁壁古老的院墙、门洞,在阳光中诉说着远逝的明清古风。

会理古城犹如满满一壶的老酒,几千年的岁月,几千年的沧桑,几千年人文酿成的一壶浓烈的老酒。

1.钟鼓楼

位于城内十字大街。建于清雍正十二年,总高22米。雕梁画栋,镂空雕花,做工精细,造型优美。

2.科甲巷

位于会理古城北大街的东北侧,长165米,宽3.5米,巷内多为明清建筑,以胡、龚、杨、吴、周等大户人家为主,因几乎每家都有人高中科举,大门多悬有“进士第”、“大夫第”等匾牌,故名科甲巷。

3.西成巷

又称小巷,位于古城北关西侧,长约400余米,宽3米。巷口有“西成”门廊,路面为石板铺砌,当年,马帮商旅云集,现尚存有西城马店、蔡家马店、廖家马店、庆丰号马店4处。

4.武候祠

位于城北老街,明嘉庆年间建,清代两次重修,历经五百余年,迄今保存完好。

5.会理会议遗址

会理城外铁厂村的一座小山坡上。沿着长长的石阶往上走,“会理会议”遗址被数百棵松柏掩映。

6.龙肘山

又名玉墟山,位于会理县城西北15公里的龙泉乡境内,因山势蜿蜒,主峰顶如神龙昂首,两侧峰耸立似巨龙运肘而得名。

7.古白塔

因塔身为白色而得名,当地又称文塔,始建于明末清初。塔层九级、高约十丈,为会理县八景之一。

不可不吃

会理美食源自民间,秉承了川滇两地的饮食文化传统,既有川味,又有滇风,在发扬光大后,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1.筒子骨

钟鼓楼下的西街啃筒子骨,这是会理人待客宵夜约定俗成的谢幕式。

2.鸡火丝

顾名思义,鸡丝、火腿丝加上饵块丝,鸡汤煮之,佐以酸菜,其味鲜美。

3.羊肉粉

会理真正的当家招牌小吃,还要算遍布大街小巷的羊肉粉。在烹制方法和佐料使用上,完全融合了川味麻辣鲜香的特色和当地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风格。

4.铜火锅

会理民间习俗喜于冬、春季节煮食铜火锅,铜火锅用木炭为燃料,以猪排骨、羊肋条肉、牛肉、牛杂、鸡鸭等加汤清炖,以胡椒、生姜、葱结等调味。

5.熨斗粑

当地名小吃。原料与摊糕相同,加鸡蛋和糖汁调合,以小铜锅(形似旧时熨斗)烙制,香、甜、细、不沾牙。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的会理,最详细的介绍,你值得拥有!
地理博识 | 会理古城的川味滇风
四川 | 六百年前,朱元璋把这里夷为平地,重新设计了建城方案
魅力会理 一座悠闲而浪漫的古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会理
长征路(97).会理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