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 但其实它是建国后才建的

相信大家对:“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句歌词都不会陌生。天安门,一个我们从小就向往的地方,承载了多少人儿时的梦想。但是,如今的天安门我们对它的了解又是多少呢?

建国前的天安门也叫承天门

紫禁城向南有三道大门,那就是午门、端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和承天门的建筑规格是一样的,端门主要是用来收存皇帝所用的旗仗等器物。承天门,刚建成时叫承天门,后来改为天安门,既是宫城南向的第一重门,也是皇城的正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顺治八年重建,康熙二十七年再次重建。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天安门城楼是在康熙时期原貌重建的。

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在明、清两朝是皇帝颁发诏令之地。称为“金凤颁诏”,遇有新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活动和皇帝父母进宫,都要启用天安门。只有每年祭天、祭地、祭五谷时,才由此门出入。此外,皇帝大婚、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刑部秋审等重大仪式也都在此举行。同时,还是“金殿传胪”的场所。

威严庄重,气势宏大的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皇宫大典,显示了皇权至尊。但是天安门同样经历了不堪回首的前朝旧事,最有名的就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就是从天安门进入的紫禁城。而当时的咸丰皇帝,从神武门仓皇的逃往了热河。往日辉煌的天安门城楼,也没能阻挡英法联军入侵的铁蹄。

天安门城楼

如今的天安门已不是明清时建造的城楼。1949年夏秋之际,为迎接开国大典,原北平市政部门对天安门城楼多年来积存的鸽粪、蒿草等污物进行了清除,对破损的砖瓦、门窗等构件进行了简单整修。一直到1966年大小又经历了三次整修,到了1969年,受66年河北邢台地震的影响,为彻底解决天安门城楼几百年来积存下的种种问题和不安全隐患。对天安门进行了拆除,按原规模和建筑形制重建天安门城楼。重建的天安门城楼实际通高34.7米,比以前高了83厘米。

这座天安门感觉是不是很有趣?这是影视基地里的天安门

天安门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象征,并被设计入国徽。天安门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同时它还是新中国的象征和无与伦比的政治瞩目和神往,成为了世界和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
老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六)承天之门(天安门)
天安门之谜知多少?
【图文】(北京)跟着导游词一起看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真是太涨知识了!
天安门城楼柱子是用的什么木材,你知道吗
千年名人堂︱蒯祥——“香山帮”鼻祖,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