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不起!上海这波操作又要让无数人失眠!


据说,

每一个坚持在奋斗路上的小伙伴

内心都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

——实现财务自由!



那么问题来了,

究竟挣多少钱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呢?

这不,近日刚刚出来的一份

胡润2017年报告

给了我们所有上海人提供了一盏耀眼的明灯!

↓↓↓


2.9个亿,三个小目标!!

照这个节奏,

大多数人怕是一辈子都达不到要求,

不像本菌我,

二十岁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

之所以能到达这个高度,

全靠我的想象力~



扎心了吗?

那咱们看点开心的~



就在前几天,

上海市统计局正式发布了

《2017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这是一份关于上海的最新“大数据”,

涵盖了经济、交通、教育、消费等各方面,

妥妥地让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国际魔都!

当然啦,因为那神奇的平均数

又要有一波人要失眠了……



2017年人均GDP超12万元!


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衡量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所以你知道阿拉上海去年一年的GDP是多少吗?

说出来吓shi你,

直接突破了3万亿的大关,

达到了30133.86亿元!!!

比上年增长6.9%。



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吗?

在全国GDP数据中,

上海的实力已经超越了泰国和土豪国阿联酋……




经济总量有了,

那么人均GDP又是怎样的呢?

这可是被世界银行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

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工具哦!

根据数据显示,按照上海常住人口计算的

上海市人均GDP为12.46万元

首次突破了12万元人民币大关,

已逼近2万美元的现代经济体标准。



人均12.46万元,

这已经不是“拖后腿”能说明的问题了,

头条菌此刻内心只有一个想法,

是谁?

偷走了我另外10万!!



人均可支配收入58988元


在上海,

人均GDP突破性增长最直接的体现,

则是人民“获得感”的增强。

知道什么是人民获得感吗?

不仅是物质层面的,

还有精神层面的幸福感。



2017年,

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988元

排名全国第一,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增速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并高于GDP增速。

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96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5元。

按照这个发展,

2018年破6W绝对妥妥的有木有~



人均消费支出39792元


有收入当然就有支出,

2017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9792元

比上年增长6.2%。

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304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90元

你去年一年消费了多少钱呢?



人均住房面积36.7㎡


说完了钱,

另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当然是住房了。

据统计,至2017年年末,

上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7㎡,

居民住宅成套率达97.3%。

所以你家的住房面积是多少呢?


2013~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个人方面的内容差不多就这样了,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

大上海其他比较突出的地方~



交通方面


至2017年年底,

随着17号线、9号线三期的开通,

上海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6条。

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达到666.40公里

公交专用道路达到350公里(不含有轨电车长度)。

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实现全线贯通开放。



不仅如此,在汽车数量上,

公交运营车辆达1.75万辆。

运营出租车4.64万辆。

2017年全市拥有各类民用汽车361.02万辆,

其中,私人汽车274.41万辆,

相当于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私家车

哎,头条菌还是安安静静地当一个分母吧~



2018年,

上海在交通方面也同样不含糊。


13号线延伸段年底有望通车


目前,13号线延伸段(成山路站~东明路站)

区间隧道上行线盾构施工顺利贯通,

这标志着13号线二、三期区间单线贯通,

今年年底有望通车。



14号线预计明年年底竣工


从嘉定封浜通往浦东金桥的14号线,

共设车站31座,

途径嘉定、普陀、静安、黄浦、浦东5个区~




浦江线一季度开通试运营


浦江线终于又传来最新消息,

预计将在今年一季度可以开通运营,

闵行、奉贤的小伙伴你们期待吗?



轨交15号线来了


始于宝山区顾村公园站终于闵行区的紫竹高新区站,

线路全长约42.3公里,设车站30座,

沿线经过宝山、普陀、长宁、徐汇、闵行5个区。

整条地铁线预计2020年建设完成!



18号线有望2020年通车


18号线自北向南经过多个主要区域,

建成之后将极大方便

宝山、杨浦、浦东沿途的居民出行~



崇明线有望年底开工


大家心心念念的崇明地铁线

也有望在今年年底开工了,

全线起点设在浦东金桥,终点至崇明陈家镇,

在崇明设四个站,

一个是长兴岛站,还有三个站在陈家镇~



5号线南延伸段年内建成通车


5号线南延伸段目前正进入最后调试阶段,

据悉,该线路将在4月完成全线通电,

6月完成各站点装修工作,

9月完成信号和列车调试,

争取年内实现通车试运营。



松江新建6条有轨电车


松江到2020年将建成6条有轨电车线路,

总长约90公里。换乘站点8座,

与轨道9号线松江南站、

体育中心站、大学城站、佘山站

和轨道12号线七莘路站、

以及轨道22号线(金山支线)车墩站、

新桥站实现换乘。



上海首条BRT公交今年运营


沪首条BRT公交(南桥新城—东方体育中心),

覆盖奉贤、闵行、浦东等三区。

以后,从南桥汽车站到东方体育中心车程

缩短到45至50分钟~




220城实现“一卡通互联互通”


据交通部介绍,2018年年底前将基本实现

22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进一步推进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

出租汽车、城市轮渡等出行方式的一卡支付,

出去玩再也不用担心没零钱坐车啦~



教育资源高速增长


2017学年末,

上海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4所

普通中等学校900所,普通小学741所

特殊教育学校30所

并且为了改善教育资源紧缺情况,

2017年度还新开办了61所中小幼学校,

总计投入经费58亿元,

扩充班级规模1446个。



2017学年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情况及其增长速度


“二胎”开放之后,

上海为了应对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

可能带来的人口生育高峰。

今年还将继续积极研究制定新的一轮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3年内继续新建和改扩建90所幼儿园



社会保障


至2017年年末,

上海共有1548.22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上年的每人每月880元

提高到970元,增长10.2%。

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190元提高到2300元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9元提高到20元。



在医疗保险方面,

2017年,

全市共有1496.78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有344.6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全市民政部门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

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781个,床位14.41万张。

其中,养老机构703家,床位13.83万张。

在全市养老机构中,

由社会投资开办的有363家,床位7万张。

全市建有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560家,

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707家。

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3.37岁。

其中,男性80.98岁,女性85.85岁。



这一系列数据见证了大上海蓬勃的发展,

也成为阿拉上海人的骄傲,

而这一切,

离不开所有在这里拼搏的人,

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现在伟大的上海。



那么未来上海的发展目标又将会如何呢?

根据相关规划,

头条菌也为大家带来了

上海未来的样子~


城市核心功能全面跃升


未来上海将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

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基本建成在全球贸易投资网络中

具有枢纽作用的国际贸易中心

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

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突破


自贸试验区成为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

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以上,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件以上。



建立世界一流企业


来上海奋斗的小伙伴恭喜啦,

因为未来在上海的发展机会绝对是空前的多!

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6.5%左右,

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

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

保持在25%左右、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业部分产值

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左右,

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生活更加美满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就业更充分、更高质量,社会保障更加公平,

养老需求更好满足,

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基本建立。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上海更加美丽


进一步治理环境污染,

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

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

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森林覆盖率达到18%以上

建成基本生态网络。

同时,在公共文化方面也将加强,

保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

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



拖后腿又咋样?

头条菌相信上海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我们的生活也会慢慢变好的。

生活在上海的小伙伴,

未来身价又将上升一个档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市最新数据出炉!人均GDP超18万元,与捷克相当
嘉兴全面接轨上海战绩如何?2017年浙江嘉兴GDP突破4000亿
“数字”折射南通三十年巨变
另类揭秘一个真实的北京
2020年居民收入榜: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
襄阳上半年GDP增速全省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