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淮海路上传来阵阵牛叫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在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淮海路,怎么会传来阵阵的牛叫声?如果你此时也心中生疑,那么就跟着小编回到上个世纪来一探究竟。


淮海中路从乌鲁木齐路到高安路,朝北的街面上拱门共有四个。第一处为无锡荣家荣鸿元(荣毅仁的堂兄)府邸,1960年改为上海妇联,1979年后是美国总领事馆。第二个大门是上海新邨,上海最具特色的新式里弄房子,里面住过许多名人,如上海骨科医生石筱三。第三个大门里,原先是盛宣怀的住宅。1960年代是上海市高教局,后来做过日本总领事馆,现在是日本总领事私邸。第四个大门紧挨着盛家大院的西墙,门口是黑黑的煤屑路,大门还是竹爿编的,古朴而又破旧,那就是乳品二厂的边门(正门在高安路上,朝西)。1993年后,乳品二厂整体搬迁,现在是上海图书馆。



乳品二厂介绍


在本区东北部,淮海中路156号近(高安路)。占地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职工800余人。建于1911年,原始法国军队所占用的养牛场,后转为生产牛奶,以原场主“可的”名字命名,称上海可的牛奶公司,开始对外营业。1955年5月改名为上海第四牧场。1959年10月又改为上海乳品二厂,并生产奶粉;1964年开始生产出口全脂奶粉、淡炼乳、甜炼乳等;1980年又开始生产麦乳精。工厂主要产品有光明全脂奶粉、麦乳精、消毒牛奶、淡炼乳、甜炼乳奶油及上海牌冰激凌等,是当时上海最大一所综合性的乳制品厂。

乳品二厂门市部 1979年7月1日开张营业。注册资金15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固定资产5万元。营业面积250平方米,堂饮面积130平方米,加工场面积120平方米,共500平方米,职工44人。开始以经营乳制品,自制西点,堂吃为主,后逐渐扩大为兼营批发,增设早茶、雅座,档次提高。设两个雅座,一个大众化堂饮场所,一个零售乳制品西点柜台,中午增设港式蛋炒饭。经营品种有奶粉、鲜奶、酸奶、麦乳精、乐口福、冷饮、酸乳露、西点等二三十个品种,均是乳品二厂生产,营业时间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10点半。1990年,经营金额312.75万元,糕点销售额17.56万元,利润12.13万元,隶属于乳品二厂。门市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地址在淮海中路1567号。


乳品二厂的趣闻


虽然叫乳品公司,但是也有人戏称它为牛奶棚。当年的乳品二厂里饲养着不少的奶牛,每当人们经过此地。首当其冲的便是公司内部青草的味道以及牛塮的异味。如果碰的巧,还可以听到奶牛的啼叫声。如果此时正好来了运奶牛的汽车,从这扇开在煤屑路上的竹爿门一探公司里的究竟。加之新老奶牛们的相互“问候”,也是一件趣事。


乳品二厂门市部走红上海


据说从1956年上海牛奶公司成立以后不久,上海液态牛奶的供应量便走入低谷,奶粉生产量也不多。(早期的生产方式是挤奶加消毒然后装瓶出售。不去脂,所以加热后的牛奶上有一层厚厚的奶脂。当天卖不掉的,才加工成奶粉。)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要医院开证明才能订到牛奶,而且也只是每天一瓶,视病情供应几个月而已。这种紧张态势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中期。当时每天有很多民众早上去牛奶棚排队,因为几乎每天总有送不出去的牛奶,各种原因都有,而鲜奶又不易保存(当年尚未引进保鲜技术),便在门市当场卖掉,无需计划凭证。还记得,每人限购两瓶。

        随着时代的变迁,乳品二厂破墙开出了饮品店,其实里面只有四种商品:光明牌棒冰、光明牌雪糕、光明牌冰砖和光明牌掼奶油。其中尤以掼奶油而风靡一时。如今的八零后不一定都知道掼奶油为何物,但是八零后的父母在谈恋爱时或许都来过这里。换个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掼奶油也属于当时的网红食品了。正因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再加上牛奶棚的这一销售措施,“牛奶棚”的名气也响遍上海滩。


再见乳品二厂

由于市政规划和乳品厂的整体发展结构调整,1993年乳品二厂也搬离了繁华的淮海路。


图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奶与奶牛往事
【步骤图】超快手自制炼乳(附奶粉版配方)的做法
乳制品分为哪几种?
乳品复配成茶饮新趋势!一篇说透7种最新应用
美食日记--[烘焙] 冰淇淋
淡奶油炼乳牛奶蛋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