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上最纤柔的一瞥

静笃君按:1615年,当意大利探险旅行作家德拉瓦拉第一次看到木乃伊画像时,不禁为主人公“凝视永恒”的眼神所震撼,并将其形容为“世上最纤柔的一瞥”。



前文介绍的“法尤姆木乃伊肖像画”的主人公们,都来自公元一世纪至四世纪初那个罗马帝国统治之下的“埃及省”,他们都曾在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里生活过,他们中有埃及人,有希腊人,也有罗马人,他们的发型和衣着不仅向后人展示着当时风行于罗马帝国的时尚,更显示出他们的一个共同点:他们全都出身高贵,是当时当地的社会精英阶层。画像的主人公们基本都是宗教祭司、文武官员、船东、教师及其家庭成员等等。

 

▲  女教师木乃伊肖像

绘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

现藏于剑桥大学格顿学院


英国著名埃及学家皮特里(F. Petries,1853-1942)在发现了上图这张女教师木乃伊肖像画之后,将它作为礼物赠给了剑桥大学格顿学院——英国第一所女子学院,因为这个木乃伊画像上写着她生前的职业身份——grammatikos——画中女子生前很可能是一位女教师。


在当时的埃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为自己购买这样一幅可以确保死后灵魂复活的木乃伊肖像画。据希腊化时代晚期著名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制作一具上等木乃伊需要至少6000德拉克马,次一级的也要2000德拉克马左右,制作一具最一般的木乃伊也要300德拉克马。到了公元二世纪早期,据莎草纸文献记录,仅仅“以亚麻布裹尸”这一项费用就高达600德拉克马。而同一时期,一个普通雇农一天只能挣到1个德拉克马,300德拉克马够一个普通人过上一整年的小康生活,足够他吃穿住行所有消费。因此,为了给自己死后制作一具上等木乃伊,有时连阔人儿也需要卖一个奴隶或者一头驴子乃至把老婆的嫁妆典当了才能厚葬自己和家人。


▲  埃及少女木乃伊肖像

绘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由此看来,像下面这位小童木乃伊身上那繁复的亚麻布裹法,也只有大户人家的孩子才有可能享用:


▲  女童木乃伊

绘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

现藏于埃及开罗国家博物馆


而像下图这样全身涂金饰满众神的木乃伊,其主人公应该只可能是来自少数精英家庭的女孩:


▲  少女木乃伊

绘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

现藏于埃及开罗国家博物馆


据英国埃及学家皮特里统计,大约每百具出土的木乃伊中,只有一到两个木乃伊有画像。这些木乃伊画像的主人公们,除了出身富贵之外,还有另一个共同点:他们大多是年青人。画像主人公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岁左右,老年人的画像极少,还有一些是富贵家庭的儿童。


▲  埃及少女木乃伊肖像(公元三世纪早期)

绘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著名“法尤姆肖像”

现藏于波恩学院艺术博物馆



▲  埃及少年木乃伊肖像

绘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著名“法尤姆肖像”

现藏于柏林国家博物馆


在那个时代的埃及,人死之后,亲人会将其木乃伊留在房屋中庭停灵,在木乃伊面部覆盖画像。最新研究显示,这些木乃伊画像很可能是在人死后才绘制的,并非在死者生前就已完成。画家以自然主义手法对墓主人进行逼近生前真实的描绘,如同入殓师为死者整理遗容一般,难怪1615年,当意大利探险旅行作家德拉瓦拉第一次看到木乃伊画像时,将画中主人公对人世间的最后一瞥形容为“世上最纤柔的一瞥”,逝者如斯,令人唏嘘。


▲  埃及少妇木乃伊肖像

绘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著名“法尤姆肖像”

现藏于柏林国家博物馆

 

下期预告:永不消逝的珠光宝气


往期文章链接:

《与艺术沾边·262》神奇的月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埃及法尤姆肖像,比木乃伊更令人惊叹!
黄金木乃伊(下)
在中华世纪坛偶遇“埃及艳后”
尼罗河来信|木乃伊肖像画:埃及与希腊罗马的相遇
古罗马人相信,新月象征着富有直觉、创生力以及感性的女性力量
.苏-南京博物院特展:法老·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