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我从喜欢学唱京剧到学月琴并爱上月琴的一些体会

【谈谈我从喜欢学唱京剧到学月琴并爱上月琴的一些体会】

        我是一个来自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的月琴爱好者,傅先明今年63岁。在这里说说学弹月琴的一些体会和感想与大家分享。以前我是个从未接触过任何乐器的人。也从未想到过会喜欢月琴爱上月琴,并与月琴结下不解之缘。退休后喜欢唱歌,尤其是喜欢学唱京剧,有空就去票房参加活动,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在票房活动中,普遍存在唱的人多,一下午时间只能唱一段,而乐队弹拨乐器的人很缺乏,票房里一位弹月琴的老师引我入门萌生了学月琴的兴趣。下了不少功夫,练了不少的时间,买了不少资料,始终不规范,不知道怎么练基本功。有一天无意中看到微信公众号月琴网,月琴培训班的消息,让我非常高兴和激动,终于有机会实现梦想。2017年7月15号我有幸参加了《秦皇岛署期月琴培训班》,第一次见到胡希芳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胡老师平易近人,讲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短短的几天学习,收获不小。培训班结束后,在一年中微信课堂里,老师还布置作业跟踪指导,老师从百忙中抽出时间,细致点评每个学员所交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从中受益非浅。在家中只要有空闲时就按老师所讲:"练好基本功是重中之重"虽然在练琴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不少困难,枯燥无味,手指脱一层又一层的茧皮,还是坚持练习。认真对待每次的作业,按老师的要求,练习10遍⋯百遍效果是不一样,当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时感到十分欣慰。月琴给我带来的是精神食粮,在秦皇岛月琴班结识了三位来自河南、河北、廊坊的琴友,在郝丽君的提议下建个微信小群《琴缘姐妹》,大家一起讨论老师布置的作业,毎次的视频作业都要先发小群让大家对着谱子认真听、看并指出不足,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取长补短。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了学琴热情和兴趣,又以琴挚友,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上是我学习月琴的一些心得体会,写的不妥之处,请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


                           傅先明

                   2018年6月11日


琴艺须从勤中来:月琴学习偶得

宋志军(第二届暑期月琴班学员)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胡希芳琴艺会”第三届暑期月琴培训班。作为胡老师月琴班中的一名具有十年“学龄”的老学员,回想跟随老师学习的点点滴滴,有很多感触。套用《锁麟囊》里的一句唱词,这真是“一霎时把前情俱已昧尽,参透了感恩事泪湿衣襟”。在此,我不过多表达对胡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谨与学友们分享我学习月琴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跟随胡老师学习月琴的历程

本人宋志军,河北沧州人,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因受家庭熏陶,自幼喜爱戏曲。但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直到2005年,我研究生毕业到北京继续深造,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博士,才开始学唱京剧并参加京剧票房活动,逐渐对月琴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2008年4月初,在著名琴师钟长江老师和北京市宣武区文化馆张郁馨老师的引荐下,我参加了首届“胡希芳琴艺会”月琴培训班,终于实现了向胡老师学习月琴的梦想。只可惜才学了3个月,我博士毕业离开北京到西安工作了,暂时中断了在月琴班的学习。2010年初,我趁在北京师范大学做博士后的时机,继续在胡老师的月琴培训班学习了将近一年时间,直至2011年3月返回西安。

在希和老师、希芳老师的精心教导下,我从零起步,从持琴姿势、左右手基本功开始,先后学习了《西皮小开门》《二黄小开门》《万年欢》《柳青娘》《八岔》等曲牌,《洪洋洞(原板)》《失街亭(原板)》《姚期(原板)》《探阴山》《李陵碑(导板原板)》《铡美案》《贵妃醉酒》《宇宙锋(原板)》等唱段。掌握了基本的月琴弹奏技法,也算是入门了。为后续几年在西安的自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离开北京之后的几年,我在工作之余,按照月琴班发的乐谱上胡老师标注的弹奏技法进行练习,翻来覆去练习这些曲牌和唱段,基本保持了在初级班学习的状态。但是忙于上课、写论文、评职称等工作,练习时间远远不够,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期间也在西安的两个票房参加活动,有时也跟着伴奏,但是由于基本功不扎实,无论是速度还是技巧的运用都远远跟不上,也就很少去票房了,有两年多时间几乎停止练琴了。事实求是地说,自2011年至2017年6月这六年多时间里,我的月琴学习基本上陷于停滞状态,自己也很苦闷。虽然内心很想跟着胡老师继续学习,但是受客观条件限制,难以实现经常到北京参加月琴班学习的梦想。

我一直盼望着能有机会能再次当面接受胡老师的指导。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暑期月琴培训班!2017年5月,在得知胡老师将在秦皇岛举办第二届暑期月琴培训班的消息时,我兴奋极了!迅速报了名。在秦皇岛暑期班,我上的是提高班。经过一周的面授,希和老师给我们示范讲解了《太真外传》《霸王别姬》《铡美案》《状元媒》等十几个难度较大的唱段。令学员们喜出望外的是,胡老师在百忙之中通过微信群布置作业,每周进行点评和指导。经过一年的持续练习,同学们的基本功和演奏技巧有了明显的进步。这种远程教学方法可说是我们京外学员的大福利!我们太受益了!同学们不仅能在老师要求交作业的促动下,克服惰性和畏难情绪坚持练习,而且能在老师对作业的点评中获得鼓励和指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远离北京的缺憾。胡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此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这深厚的师恩,学生们都铭记在心!并将之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

二、学习月琴初级阶段的体会

从专业角度来说,我学习月琴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更加踏实地加强基本功练习和提升音乐素养。我在学习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感悟,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1.把基础打瓷实,防止落下毛病。刚开始学习月琴,容易产生急躁情绪,急于学唱段,甚至想尽快能够在票房中伴奏。特别是在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更容易冒进。急于求成就会适得其反,甚至落下难以改掉的毛病。

初学者必须过的第一关就是左手按弦的力度、角度,右手弹挑以及手腕的放松。就我自身的感受来说,左手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六个:(1)左手指按弦的角度和力度问题。开始时不能掌握正确的姿势,手指没有与琴颈保持合适的角度,第一指关节往往不能垂直于琴颈,或者换把时手指离弦太高,或者小指翘得高而不美观,或者换把时手指离弦太高。(2)没有掌握好保留指的运用技巧,或者没用保留指,或者保留指持续用力且力度偏大,降低了手指的灵活度。(3)按弦力度过大,乃至僵硬,没有掌握好离弦和放松的技巧,以至于影响音色和换把的灵活性。(4)没有严格按照老师标注的左右指法弹奏,特别是曾经按照别的方法练习过的学员,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按照老师标注的左手指法弹奏,尤其是靠弦和下把位1指的运用。(5)手指独立性不够,尤其是3指力度偏弱,独立性比较差,以至于影响音色和速度。(6)手指与品的距离不合适,或者按在品上而导致音色暗哑、发瘪,或者离品太远而出现杂音。

以上所有问题都是我曾经出现过的,其中有些问题在老师手把手给示范、纠正之后得以改善,有些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今后在练习的时候,我还需要进一步有意识地关注手指的力度、角度和独立性,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不能只盯着谱子弹奏而忽视了左右手的正确姿势和控制力,时间长了就会养成难以改掉的毛病。就我自身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靠指不到位,靠指时其他手指抬得过高,快速弹奏时不流畅。这只能通过长期有针对性的基本功练习来逐步解决。

2.知不足而苦练基本功。胡老师在上课时和指导作业时,经常强调平时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不能真正理解老师说的基本功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感觉把曲牌、唱段熟练弹奏下来就行了,甚至对于自己的所谓“基本功”过于自信。不能真正坚持每天30分钟乃至1个小时以上的弹跳、轮、长轮、手指手腕放松等基本功练习。很多时候上来就弹唱段。随着所学唱段技巧难度的增加,尤其是强弱、快慢技巧处理要求增多以后,明显感觉到自己基本功太差了!弹奏不流畅、音色不饱满不明亮、强弱对比不明显等问题都是来自于基本功不扎实。再比如,长轮的颗粒感、均匀度、强弱控制等都需要右手弹跳、手腕高度松弛等基本功做支撑。因此,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每天强化基本功练习,而且是有意识、有控制、有针对性地“用心练”!

3.严格按照老师教的弹奏指法练习。在练习中,要严格遵循老师标注的点、轮等弹奏技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胡老师月琴演奏的内涵、风格和特色。老师讲授的曲牌和唱段,都详细标注了左右手的技法,这是我们练习的基准,也是掌握不同板式、不同流派伴奏特点和规律的基础。哪怕弹过上百遍了,非常熟练了,也要有意识体会老师为什么这么弹奏,其中的规律是什么,以便于在其他相同板式的唱腔中加以运用。这就需要精确掌握老师所标注的符号的内涵及其规律,听课时做好记录,最好整理出来各种符号的弹奏要求。如果分散在不同的曲谱上标记,时间长了、唱段多了就会混淆或者忘记。还可以通过重复观看老师的示范录像,看老师的手势和运行轨迹,对照曲谱上的标记用心揣摩。通过多听多看老师演奏的录音录像,还可以训练耳音,提高京剧音乐的审美能力。

4.加强戏曲和音乐素养。要想学得快,弹得漂亮,就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多听戏多看戏、多学习戏曲音乐知识,用心体会京剧的韵味,特别是强弱、快慢的变化规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师传授的弹奏技巧。我在开始弹奏曲牌和唱段时,很多就从来没有听过其音乐或唱腔,头脑中就没有基本的音乐形象,很难将乐谱转化成音乐而弹奏出来。经验教训就是,没有掌握京剧音乐的特殊韵味、强弱拍的规律,不能根据剧情发展和抒发情感的需要,很好地理解乐谱和相应的弹奏技巧,导致机械地按照乐谱所标注的音符时值进行弹奏。结果是,连自己都听不出来是京剧的东西,甚至都听不出旋律变化,更别说美感了。这样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甚至对月琴失去兴趣,很难坚持练下去。

胡老师在上课时,多次建议我们多听京剧唱段,熟悉京剧的特殊节奏和韵味。只有多听,多揣摩,多练习,甚至跟着伴奏弹琴练习,培养乐感、节奏感,在没有板鼓的情况下,培养“心板”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在上课时仔细听老师对快慢尺寸、强弱和情感处理的讲解,详细做好笔记,课下用心体会。

除了多看戏、多听唱段以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乐器,例如京胡,甚至西洋乐器,例如吉他。因为乐器的演奏技法有很多相通之处,不同乐器的演奏技法有时可以互相启发。就我而言,在大学时期就学习过古典吉他,一直坚持到现在。最近我才发现吉他左右手基本功和演奏技法有些对月琴可以有所借鉴。例如,吉他左手基本功里的“爬格子”“手指独立性”“换把”等,对于理解月琴弹奏时手指的独立性、左右手配合的内涵很有帮助。吉他换把时手指要“贴着弦走”的技巧,对于克服手指抬得过高的毛病也有一定作用。再如,吉他右手弹奏高级技巧中的“轮指”或者“琶音”,对于提高月琴“长轮”的颗粒感、均匀度和音色一致性非常有帮助。由于最近我加强了古典吉他的练习,能够感觉到对于提高月琴技法的理解很有帮助。建议大家有时间听一下古典吉他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5.争取做到对所学唱段“会唱”和“背弹”。这是我做得最差的一项,这么多年连一段曲牌都背不下来!这也是我特别苦恼的地方,虽然也多次尝试背谱,但是都无功而返。我个人感觉,还是用功不够导致的。当然还与个人乐感及乐理知识不足有关。我越来越认识到“背谱”、“背弹”的重要性,所以在努力背乐谱、背弹奏技法,最近争取把《小开门》《八岔》背下来。由于对这一项我还不得要领,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更多指导。

以上这些粗浅的心得体会肯定会有很多不足之处。我深感自己学习不够,大有班门弄斧之感,还望老师和同学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业余京剧票友怎么拉好京胡?
赵曼琴老师说:学好一件乐器,首先要练好“基本功”
浅谈京剧月琴多把位开发
唐在炘:我是怎样开始自己的京剧音乐的创新呢?
京剧融合《北京一夜》月琴和京胡的斗琴厮杀太燃了!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三卷 民巷琴师 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