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胎放开,绍兴老乡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错了吗?


  “告诉乡亲们一个真实的马老”

  ——访马寅初侄孙马大成

  走进杭州庆春路210号马寅初纪念馆,置身于这座中西结合的考究建筑,记者仿佛看见百年烟云掠过长空。  

  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计划生育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到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如果马老还在,又会作何感想,该怎么做?”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了马寅初纪念馆副馆长马大成——马寅初的侄孙。

  “这个没法说。因为马老站得高。”马大成沉吟片刻摇头作答。他说,自己坚信当年推行的政策并没有错,现行政策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而马老当年也是主张生两个孩子的。

  马寅初是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而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

  虽然马大成在杭城已生活近20年,但他的的言行举止依然保留了农家子弟的质朴,但其在弘扬马老精神上的不俗表现,使得他在业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A

  一个情结牵引他到这里

  多年来,马大成习惯于早到晚走,在这座小洋楼留下了他无数次的巡礼:展厅的内容早已了然于胸,却依然看得饶有趣味;那一扇扇小窗口,留下了无数次的眺望,那曲径通幽的小园内,更是走了一遍又一遍。每次他都有一种走近小爷爷的亲切感,似乎看到了当年马老在这里的一幕幕生活场景。

  马寅初的故居有两处:出生并生活了近20年的嵊州浦口老家,以及杭州的故居。

  杭州的故居建于清末民国初,系三层砖木结构楼房,总占地面积460多平方米,原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厅厅长马星竹所有,1936年马寅初购买并居住。1951年5月,马寅初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离杭赴京。之后,此楼房使用者屡有更换。

  2003年,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受命开始修缮整理原故居,马大成应邀参与筹建。次年9月,马寅初纪念馆正式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马大成告诉记者,开建该馆的初衷是为了配合宣传计划生育国策和“新人口理论”,因此每年的世界人口日,都会在纪念馆的小广场搞相应的宣传活动。

  马大成本来希望在经贸领域发展的,高中毕业后就出来打拼了。由于马老的子孙都在国外,所有纪念马老的活动都由马大成代为参加,最后顺理成章地参与了筹建马寅初纪念馆,并“落户”该馆。

  “其实,我最终决定到这里,是被一个情结所牵引。因为有些家乡人认为马老对于家乡不大讲情面,这事搁在自己心里很难受,其实马老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人,对于家乡人更是十分关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家乡人真正认识马老。”

  B

  爷孙俩唯一一次的相处

  马大成一参与筹建马寅初纪念馆,就为搜集马老的文物到处奔波。日本人侵入杭州后,马老的这座宅子曾被侵占,作了日军司令部的俱乐部,马老在这里留下的东西荡然无存。目前,纪念馆内有关马老的实物只有一张办公桌、书架,以及马老去世时中央领导前去吊唁的签到本。另有几封1959年马老遭批时有人匿名声援他的信件。它们都来之不易。

  在纪念馆正式上班后,马大成开始搜集马老的资料,并撰写了大量的史料性文章,出版了《马寅初家史》、《马寅初年谱》(合著)、《马寅初与中国经济学社》(编著)等书籍。

  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摄制中心、上海电视台等单位先后拍摄了10多部关于马寅初的电视剧、纪录片,其中上海电视台就拍了两个,其中《马寅初人口论》得白玉兰国际文献纪录片奖(银奖),马大成从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另外,马大成促成北京、杭州和嵊州三地同时举行纪念马寅初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并联系越剧版《马寅初》在绍兴、杭州、北京等地演出。

  马老早已成了马大成的偶像。然而,他与这位小爷爷并不是很熟悉,只在马老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相处了7个月。

  1981年10月至1982年5月,马大成因中耳炎动手术住进了北,恰好病重的马老也住在该院,马大成时常去看望马老。“当时,马老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我与他的交流只有握手。”明明就近在眼前,千呼万唤却无回应,马大成不禁悲伤不已。稍感欣慰的是,他一握住马老瘦弱无力的手,对方的手会微微地握紧一点,偶尔还会在喉咙里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他深感遗憾,未能在马老健康的时候聆听他的教诲。

  “小爷爷是一个充满温情的人,对浙江老乡很好,当然他更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榜样。”马大成告诉记者,抗战胜利后,马寅初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等高校担任重要职务,痛斥国民党政府出卖民族利益。当李公朴、闻一多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后,马寅初愤怒万分,写了遗书,孑然一身穿蓝布长衫赴南京中央大学演讲,用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罪行;上世纪50年代,他遭批判后,依然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

  C

  计划重新出版《马寅初全集》

  马大成虽然读到高中就辍学了,但他从小喜欢读历史书,此外,他爱读马老的著作,他把公开出版的马老文章都读遍了。到了纪念馆工作后,他更是读了大量马老的原稿,他发现《马寅初全集》中有些地方因历史原因被修改、删节,比如1946年,马老曾批评国民党独裁的言论发在《新华日报》上。“出版的全集中这些内容被删掉,这等于把他的一些思想删掉了,政治立场删掉了。”他表示,准备重新出版《马寅初全集》,尽可能恢复其原貌。

  “这是亲情的体现,更是责任的体现。是对马老负责,更是对历史负责。”除了要还原一些原貌外,还想充实更多的内容,为此,他跑中央档案馆和马老工作过的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让有关马老的资料不断丰富起来。

  D

  希望马寅初经济思想系列研讨会

  落户绍兴

  早在马寅初纪念馆建立之初,就有业界人士提出,它属于名人纪念馆,应归口文博系统。特别在二孩政策出台后,这种呼声更高了,而纪念馆面对新形势,也开始自觉转换角色,不再纯粹是为了宣传计划生育,而是把关注重心放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2021年中国将进入老龄社会),举办老龄化应对的研讨会,宣传新人口政策。

  其实,早在2004年,马寅初纪念馆就在为“今后如何面对老龄化问题”而忙开了。

  马老1955年提出“新人口论”,1957年公开发表,积极倡导计划生育。其提出“新人口理念”的一部分原因是家族中人口激增。

  马大成说,马老的曾祖父兄弟4人,到祖父辈堂兄弟20人,到马老父亲辈达四五十个之多。“家庭人口情况固然触动了马老,但真正促使他为之努力的是当时中国推动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当时马老预测15年后我国人口将达到8亿,后来证明误差不到1%。”

  “许多人以为以前的计划生育是搞错了,这是不对的,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应对。要知道当时的条件非常艰难,各种物资供应紧张,如果放开生,那会带来很大的负担。计划生育实施的结果是中国少生了4亿人,那是多大的意义,否则就会在就业方面带来巨大压力。

  马大成说,“为什么现在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有些地方甚至要鼓励?因为有些年轻人不敢生。这就需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马老一直注重政策实施的环境,而不是政策本身。”

  马大成近期正在推动马寅初的教育思想的研究,他希望政府、学界、商界的精英,围绕马老的教育思想进行良性互动。

  他最大的愿望是在家乡绍兴举办马寅初经济思想系列研讨会,每年出一个课题,以此作为平台,召唤全国顶级的经济学专家前来,针对当前的热点进行研讨。这样既弘扬了马老的精神,又为绍兴引入高规格人才交流活动铺设了一个平台。

  马寅初《新人口论》,是1955年根据他在浙江、上海等地进行的人口调查和中国的国情总结出来的科学预见,提出针对性、渐进式、人道主义控制人口的系统方案:实行人口普查,建立人口动态统计,为人口和经济政策提供准确数据支撑,实行计划生育,首先普遍宣传避孕,然后修改婚姻法,运用奖励和征税等经济手段和有效的行政手段推行计划生育,达到降低人口出生率的目的。


—   THE  END   —

作者:记者 单建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马寅初身上有几个厉害之处,书法算一个,还有的可能连你也不知道
独生子女政策是谁提出来的?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
他姓马,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出生;算命先生:五马俱全,贵不可言
名人长寿养生秘诀(5)- 马寅初逆境中长寿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