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的中国高度才能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2018年度杰出工程大奖?

12月18日,北京中国尊大厦项目以148.5分通过“中国钢结构金奖2018年度杰出工程大奖”评选,最终结果将在明年3月份正式公布。评审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任庆英、汪大绥、冯远等13名专家组成。

中国尊总用钢量约14万吨,中建钢构负责该项目的钢结构深化设计、制造和安装。

“中国钢结构金奖杰出工程大奖”,是由住建部委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设立的钢结构行业最高工程大奖,此前仅有3个工程获得此项殊荣

专家组现场检查评审

中国尊作为北京第一高楼,塔楼建筑高度达528米,总建筑面积43.7万平方米,地下7层、地上108层,是一座集甲级写字楼、会议、商业及多种配套副功能于一体的超高层大厦。

其设计灵感来自于古之礼器“樽”的外形、竹编的机理、孔明灯的空间意象,是一座蕴涵着中国古典文化的建筑艺术品。

来一波超清大图↓↓↓

© 小鹏

北京新天际线 ©Dong Wenjie

“中国尊”施工现状,摄影:舒赫

KPF主导的设计从原标地概念方案中仅保留了收腰式的轮廓。塔楼形体和幕墙设计从中国礼器精品中提炼了造型和装饰艺术的技巧。


各层轮廓尺寸因塔楼的外形曲线变化而略有不同,自下而上自然缩小,同时顶部逐渐放大,最终形成中部略有收分的建筑造型。塔楼平面为圆角方形。


塔楼宽度底部为78米,中部收分处宽度为54米,顶部宽度为69米。


塔底局部施工现状 ©Ray Li(左) ©金雅雯(右)



内外连贯的雨棚和内装设计效果图和施工现状 ©舒赫



首层大堂样板和KPF设计效果图对比


塔冠效果图和施工现状 ©Ray Li(右上) ©舒赫(右下)

设计内部方正实用,外部整体姿态庄重优雅, 幕墙层次丰富渐变,顶底部区域处理生动丰富,效果既新颖又贴切。


顶底空间聚合式的处理营造出了内外凝聚、统一连贯的独特空间造型。底部大堂开敞通透,将成为CBD核心区街道空间中高品质的亮点。


北京CBD核心区,摄影:Vivien Sin


历经七年建造,中国尊将于今年年末竣工,建成后将包含中信集团及中信银行办公总部,对外出租的办公区,观景层及商务俱乐部等功能。


© 李磊

© 李磊

© 李磊

© 李磊

© 李磊

© 李磊

中信大厦(“中国尊”)成长过程© 李磊


项目“零”堆场、结构形式复杂、工期紧的特点给中建钢构的施工者带来的难度是空前的。面对如此巨大复杂的工程,钢构人“高招频出”。深化制作三维实体建模,现场安装模拟分析,全过程信息化管控。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安装一体化钢平台,发明超大面积地脚锚栓群关键施工技术,自主开发封闭空间智能行车吊系统,全程应用BIM技术实现全关联单位共构、全专业协调、全过程模拟,实行钢结构制造、安装一体化管控,确保项目全链条、全周期信息化管理。钢构人攻克重重难关,为这座建筑搭建了华美坚硬的骨骼。

超大面积地脚锚栓群关键施工技术





推行ECPO管理模式   为中国尊保驾护航

“结合国际建筑业较为成熟的EPC工程总承包管理,中信和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和业”)开创性地在中国尊建设中主导运用了ECPO(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Operation ),即规划、设计、建造、采购、运营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模式”,中信和业副董事长、总经理王伍仁如是说。


王伍仁介绍到,在项目立项伊始,中信和业就确立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决心以专业的管理思路、合理的成本控制、超高的品质要求,携手工程建设各方共同推动中国尊的建设,致力于打造一座国际一流品质的超高层建筑精品。


ECPO 规划、设计、建造、采购、运营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模式,将以往建筑开发企业追求投资、开发、建设短期效益最大化,改为追求建筑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及长期效益最大化,解决了超高层建筑诸多开发、建设、运维的深层次问题,对缩短建筑开发周期(大幅降低财务成本)、提升建设速度、提升建筑物品质、控制工程建安造价、提高项目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低碳排放运行等都体现出显著的优势。


由于ECPO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模式的运用和各建设方的全力配合,“中国尊的建造速度约为国内同类项目建设速度的1.4倍,投入使用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31个月”,王伍仁自豪地说。


持续创新     打造工程建设新范本

中国尊开发建设管理体系策划汲取了EPC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价值工程、并行工程、精益建造等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持续创新,使得中国尊的开发建设速度始终领跑北京CBD核心区。


创新一:设计总包联合体模式该模式有效解决了超高层建筑开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与深化设计之间的两条信息和设计协调的“鸿沟”问题。


创新二:分段实施、并行推进的整体开发思路。中国尊投资规模大、设计施工周期长,在北京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尊开创性采取了分段申请施工许可证的方式,确保中国尊在2013年7月30日正式开始主体结构施工,常规报审程序缩短了近17个月。


创新三:“双总包”施工管理模式中国尊采用了施工总承包和机电总承包的“双总包”施工管理模式,解决了以土建结构和装修工程为核心的“施工总包”难以有效管理机电工程的问题,结构工程与机电工程并行推进,通过推行“交安计划”和“交装计划”实现了工程施工进度均衡控制的目的。


创新四:项目驱动法。项目驱动法是基于项目管理的工作分解结构,推进和完成总进度计划中的每一项任务,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项目驱动法的核心理念是TTC(Task-Time-Cost)模型,即从任务、时间和成本三个维度推进和考量每项工作。


创新五:分阶段“限额控制”成本管控对占投资总额比例最大的建安成本实行限额设计和分阶段控制。建立测算、估算、概算及预算之间的“限额”控制的编制和评审方式,从设计源头管控成本,通过对合同签约额、造价变更比例的过程控制,最终实现总投资控制目标。


创新六:全方位、全过程应用BIM技术中国尊从建筑信息模型构建、模型应用和模型信息管理三个维度,业主、设计和施工三方全体参与,在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搭建了“中信和业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了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信息数据的同步协同。


中国尊在建设过程中的创新枚不胜数,通过业主与设计总包、施工总包、机电总包、监理及各专业分包的通力合作,带动了设备制造、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大量创新,获得了上百项国家专利,推动了超高层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

屡创纪录


创建北京新高度

工程体量大、建设工期短、技术要求高、施工场地狭小……作为北京的新地标,中国尊自开发建设起就一直面临各种挑战。


在业主主导下,中国尊开发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价值的实现方式、创新设计及工程的管理模式,解决了诸多超高层建造领域的世界级难题,取得了一大批工程管理和技术创新成果。中国尊创新采用设计总包模式,运用整体设计的理念,采用当前先进的协同设计和全信息模型技术,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打破传统施工管理模式,采用施工总承包和机电总承包“双总包”模式,使各参建单位的专业优势得到最大优化和拓展,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创新,用14万吨钢构件、8万吨钢筋、40万立方米混凝土及2万台机电设备铸就成了今天的中国尊,实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与世界高新科技的完美融合,创造了11项世界之最、6项中国之最、9项北京之最,体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中国尊的业主——中信和业的总经理王伍仁,把自己称为“铸尊匠”。2018年底,荣誉等身的中国尊将铸就完工,中国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创新理念、创新实践和技术突破,都将为中国的工程建设,特别是房屋工程建设留下一个精彩的范本,也期待中国尊在未来的运营管理中能够谱写出新的精彩篇章,将中国尊打造成北京面向世界的新“名片”。


中国尊项目创新纪录

世界之最:


1.北纬39度以北地区全球最高建筑;

2.按8度地震烈度设防的世界最高建筑——528m;

3.全球提升高度最高的10米/秒双轿厢电梯(观光穿梭电梯,508m);

4.临永结合跃层电梯提升高度全球最高(514m),提升速度最快(4m/s);

5.世界首个实现消防设施临/永结合的超高层建筑;

6.世界房建施工领域承载力最高(4,800t)、面积最大(1,849㎡)、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顶升钢平台;

7.全球地下层数最多的超高层建筑(地下8层);

8.世界首个采用 “超白玻双中空”玻璃单元幕墙的500m以上建筑;

9.世界范围内新风量最大的超高层建筑;

10.世界范围内电梯总长与大厦高度比最大的超高层建筑;

11.全球首个临永结合消防系统的应用 

中国之最:


1.第一个业主主导的EPC管理模式的特大型房建工程;

2.第一个采用“设计联合体”总包模式的超高层建筑;

3.第一个采用“双总包”施工管理模式的超高层建筑;

4.第一个由业主主导的“全生命周期”采用BIM技术的超高层建筑;

5.国内室内空气净化系统综合指标设置最优的超高层建筑;

6.国内风振舒适度最高的办公类超高层建筑

北京之最:


1.北京最高楼(528m);

2.北京室内办公区域净高最高(3m/3.5m)的超高层商业办公建筑;

3.北京第一个“分段(分4段)”获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

4.北京第一个实现将“施工总包”和“机电总包”分别招标的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

5.北京房建领域开挖深度最深的基坑(40m);

6.北京房建领域最深的地质勘察孔(100m);

7.北京房建领域最厚的基础底板(6.5m);

8.北京单桩静载实验的最大加载记录——试验桩按设计要求加载至40,000KN;

9.北京第一个采用消防重力供水方式的超高层项目



部分内容来源:勘察设计前沿,中建钢构北方大区,图片及文字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BIM技术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南塔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没参加过超高层建筑施工?这些超高层施工关键带你“过把瘾”!
【BIM技术】保障异形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
上海建工核心技术引领建筑行业发展 04
[首藏作品](4743)创新不止,“中国建造”品牌正在形成
十一项世界之最的中国尊,属于中国的地标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