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楼一建筑 | 鸿德堂(附浸入式故事音频)



“咱们的教堂印在杂志上了!”

1929年年初的一天,鸿德堂的神职人员竞相传阅着一本杂志,脸上难掩欣喜自豪之情。这本杂志名为《教务杂志》,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基督教英文刊物,致力于介绍中国文化。他们手中这本是最新出版的第60卷第1期,里面特别增印了彩色附页,图中那栋飞檐斗拱,青砖黛瓦的建筑不是宫殿庙宇,正是于去年秋天落成的基督教堂——鸿德堂。



将教堂打造成中国宫殿式建筑看似标新立异,实际上却是顺应时代变化自然而然发生的。19世纪20年代,正值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爱国运动发展火热之际,当时中国的基督教界也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本色运动,而这场运动的内容之一,就是倡导基督教建筑中国化。所以1925年决议建造鸿德堂时,主任牧师就提出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得益于本色运动的发展,当时教堂的牧师大多是中国人,再加上新教堂选址又位于虹口区北部华人聚居处,这样的提议一出,自然得到了普遍认同。

▲建筑师杨锡镠创作的鸿德堂渲染图


方向定了,那么找谁来设计呢?为了保证原汁原味的本土化,设计工作没有交给教会的外国神职人员,而是请来了中国建筑师杨锡镠。这个26岁的年轻人大胆地将中西融合:教堂外部是中国传统的殿宇风格,中间一座方形钟楼,四角立着大红柱子,门口设有一对石狮,结构上看不出任何教堂的影子;而走进里面的礼拜大厅,罗马双柱构成拱形走廊,却是典型的古罗马巴西利卡式设计。


▲鸿德堂在建外景


这种外貌青砖砌筑、局部中西杂糅的教堂建筑风格,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很快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轶事,不仅被更多的外国人所知,影响力扩大,还带动了上海周边地区教堂的效仿潮,将基督教本色运动推向一个高峰。

今天走在多伦路上的你,或许也会因为它独特的外观驻足停留。从十年本色运动放眼开去,鸿德堂的存在就像上海这座城市,多元文化不断地融合交织,形成独特而有生命力的海派文化。

鸿德堂位于多伦路59号,是一座具有中国殿宇特色的基督教堂。



鸿德堂建造于1928年。教堂主体建筑为坐南朝北两层楼,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教堂平面长方形。底层为小厅,专作聚会和布道之用。二层为礼拜用大厅(礼拜堂),巴西利卡式样,中厅高出两边侧廊,故教堂外观为三层。突出的群楼第四层为钟楼,楼阁式样,覆盖重檐四方攒尖顶。楼阁之下有腰檐,青砖青瓦,并有仿木结构的红色混凝土柱,檐下绘彩画。室内中厅,侧廊间采用券柱,门窗洞口一部分也采用半圆券。



1870年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委派传教士费启鸿到上海开展教务。由于费启鸿工作出色,成为中华全国基督教协会副主席。1928年教堂建成,恰逢费启鸿逝世五周年,为了纪念费启鸿对中华基督教和中国文化事业的贡献,取英文名为“FitchMemorial Church”,中文名“鸿德堂”,即“费启鸿纪念堂”的意思。

1958年鸿德堂成为宗教联合办事处,同时做礼拜,到1969年9月停止。20世纪90年代初,鸿德堂进行了维修,于1992年8月30日正式复堂,恢复宗教活动。鸿德堂里除礼拜、讲经布道、洗礼外,唱诗班的活动也十分活跃。


1994年2月15日,鸿德堂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鲁迅公园这么好玩、好看你还不知道


山阴路上的怀旧零食大起底

一项吉尼斯纪录将在上港邮轮城诞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走于多伦路(2)
【王唯铭】距苏州河岸不远的教堂:景灵堂 宋氏家族成员曾在此留下足迹(14.2.27)
衡复建筑|国际礼拜,协和万邦——上海最大的哥特式基督教堂
上海教堂的今昔(17 )
申城记忆 | 圣诞节,探秘上海唯一的中式教堂
老上海的回忆,上海现存唯一的中式教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