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海来稿 | 李兰花:留在记忆中的年味



过了冬至,日子被脚步撵着,一转眼就进入了腊月。在腊月的每一天,心头总是晃动着年关的影子,在日渐浓厚起来的年味里,我总会感觉到缺少点什么,而思想,又总是情不自禁地把我带回到留在记忆中的年味,我觉得,那时的年味,才有真正的年的味道。

小时候,一年中最快乐的节日就是过年了。当日子进入腊月,年的味道已经萦绕在身边了,我们开始掰着手指头进入了过年的倒计时,墙上的日历也被抢先撕下。父亲开始置办年货,母亲给一家人缝制过年的衣服。

那时候乡村里过年,年味很浓,有很多的乐趣,有许多的新鲜事。

过去农村老百姓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人们平时是白面、杂面、玉米面轮换着吃。进入腊月,不管平时多么节省,家家都会把平时的积蓄拿出来大方一回,把秋天收获归仓的麦子拿出几袋子,磨出白白的面粉,用来炸油馍馍、蒸花卷。

炸油馍馍在当时是一件比较隆重的事,轮到我家炸油馍馍的那天,天还没亮,母亲就起床做准备——发面、和碱、加佐料等。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这炸油馍馍是要在下午四点多开始的,而且,除了请来帮忙的人,别的闲人是不能来串门的。听奶奶说,如果油馍馍上锅时有人来串门的话,那么油馍馍一定炸不好,炸出来的油馍馍或者是夹生的,或者是炸焦的,如果运气不好,锅里的油会溢出来,因此,为了不被别人打搅,大门是要从里面锁起来的。

在炸油馍馍的过错中,掌握火候是关键之一,火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小,在我家,烧火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身上。我家炸的油馍馍有油饼、麻花、翻跟头、馓子等,虽然各家的样式基本上一样,但成色、味道、大小略有不同之处,有的人家放的佐料好点,味道就可口点,比如和面时多放些鸡蛋、白糖、蜂蜜、香豆等,那味道就另当别论了。

在普通农家,过年时能宰上一头猪是一家人“运程”好坏的象征。“年猪”本来应该是专门用于过年食用的猪,可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年猪是一家人一年到头肉食的主要来源。这头猪在快进入腊月的时候就开始“贴”食,即喂精饲料,用最短的时间将这头年猪喂得膘肥体壮。可是由于那个年代物资紧缺,每家的年猪都只能是卖留各半,就是把年猪的一半卖掉,用得来的钱再买些其它的过年用品。

宰年猪时,院里支起一口大锅,烧开满满一锅水。当猪被宰猪师傅宰死后,就放到开水锅里烫,为的是把毛烫软,能刮得干净利索。我想,“死猪不怕开水烫”这句话用在这里再也恰当不过了。等到把猪收拾干净,还得用杆大称称一下重量,要估算出自家留多少,卖出多少。然后割下一大块比较肥一点的肉,送到厨房去,因为得请上关系比较好的邻居和族里的人吃一顿,叫“吃尝肉”。在我的记忆里,每当看到大锅里炖第一块肉时,我和弟弟们总站在锅台边,紧紧地盯着锅里跳动的肉块,闻着那飘出的香气,不知不觉地唾液流出。母亲在旁边看了,便会用筷子扎出一小块肉,切成小片放在碗里,我和弟弟们就抢着伸手去抓,抓到手,顾不上烫嘴,狠狠地咬下去,那味道,真的是香啊。

腊月三十那天,家家都要去上坟祭祖。吃罢早饭,父亲便领着我们兄弟姐妹,背上装着纸钱、香表、油饼、鞭炮、茶水等的背篼去上坟。到了坟地,我们点上纸钱、福纸和香,一边烧一边说些让祖先们也过个年之类的祈祷的话,把祭祀品和纸钱一起烧,把茶和酒泼洒在坟墓前,再燃放一串鞭炮,意味着祖先们也开始过年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顺路捡上三个比较圆一点的石头,用来打“醋坛”用。上完坟回来,开始打扫院子,把整个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洒上水,开始贴对联。在大门两边、房门两边和柱子上都要贴上红红的对联。那时的对联是父亲写的,贴上对联,就走进了年味,喜庆的氛围在庭院里弥漫开来。

“打醋坛”是在吃年夜饭前进行的,过程很短,先是把石头放进炉子里烧着,在一个小盆里放上柏香沫,倒进一些醋。当烧红的石头放进盆里时,一股香味顿时弥漫开来。父亲端着盆在每个房间里转一圈,意思是把藏在房子角落里的邪气都统统驱赶出去,祈求来年家人少病少灾。

到了除夕吃年夜饭时,过年的序幕已经拉开。那时由于物质匮乏,年夜饭也很简单,没有像如今那样,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炖菜、炒菜、凉菜样样都有。但那时吃年夜饭的幸福和快乐并不亚于今天,一家人围坐在炕上的桌子旁,吃着简单的年夜饭,心头充满了喜悦。既享受着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顿大餐,也享受着年味的快乐。

吃罢年夜饭,已是到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前半夜。“除夕更阑人不睡”“守岁围炉竟废眠”,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放上葵花籽,水果糖,父亲少了平时的威严,母亲比平时多了一份慈爱,奶奶则是一家人的核心,孩子们也少了平时的拘谨和胆怯,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到了子夜,“爆竹声中一岁除”,各家开始放鞭炮迎接“神仙”。整个村庄弥漫着火药的味道,把年夜衬托得异常热闹。

难忘的年夜总是过得很快。天刚麻麻亮,开始了拜年,先是父母给奶奶磕头,然后是孩子们给奶奶和父母磕头拜年,等给自家人磕完头,孩子们像出了笼的小鸟,穿上母亲做的新衣、新鞋,父亲带着我们一家接一家的到叔伯家中拜年。各家都给孩子们准备了压岁钱,有一分、两分、五分的硬币,也有一角、两角的纸币。一个早晨的拜年结束后,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清点自己的收获,有硬币,也有毛票钱,还有红枣、花生、水果糖等,甚至还有零散的炮仗。那个时候还没见过花炮,而父亲买来的鞭炮,也舍不得成串的燃放,把它拆散一个个地点燃,每一声响都是那样地悦耳动听,每一声响都把我们的欢声笑语带向天空。

过年最高兴的事,还有看社火,社火一般是在正月初八左右开始演出的。出社火那天,几乎是全村人扶老携幼,聚集在演社火的场地里。社火一开场,先是身后插着两面小三角旗,右手拿一面小三角旗的秧歌队跑场子,他们随着锣鼓声变换队形和速度。那优美的步子踩着激昂的鼓点,舞着庄稼人的精神,舞着欢度佳节的喜庆。秧歌队跑完场子,舞龙队勇跃登场,十多个小伙子挥舞着两条金黄色的龙,变换着队形,时而如出海的蛟龙,飞旋而起,时而似破云而出的巨龙,凌空飞舞。欣赏完舞龙队精彩表演,舞狮队也不甘示弱。随着手拿绣球的领狮人用翻跟头的方式跃入场子,两只雄狮和四只小狮子紧接着跳进场子中央,那领狮人步伐矫健,身手灵敏,他领着一群狮子跳跃、翻滚、上桌子、滚绣球,赢得观众一阵阵的鼓掌声和叫好声。接下来是在临时搭起的简易戏台上演出的折子戏,有《三娘教子》《李延贵卖水》《白蛇传》《小姑贤》《铡美案》等等。这些戏有的是秦腔调,有的是河湟民间小调。演员们唱腔圆润,演技娴熟,挥洒自如,乐队伴奏更是给力,乐器以二胡、三弦、小鼓和铃铛等,其中二胡为主乐。这些弹奏乐器的人,都是本庄子的村民,他们既没学过乐谱,也不知道什么叫五线谱。他们凭借娴熟的技艺,把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倾注到手中的器乐上,他们是真正的民间艺人,是民间文化的瑰宝。戏台上,演员倾情演绎,将戏中人物扮演得活灵活现,把故事情节演绎得淋漓精致;戏台下,观众悄然入戏,随着戏中的故事情节心潮起伏,有的观众还为戏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凄然落泪,暗自伤神。

过年的最后一天是正月十五,也是最热闹的一天。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在十五这天举办。这天人们不再走亲访友,不再忙碌劳作,不管男女老少,穿上过年的新衣,兜里装上平时积攒下来的钱,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赶赴会场——乡政府附近的各条街道。

因为我家在集市附近,我就不急着早早的往那里赶。我喜欢站在家门前观看,从家门前的马路上就能看到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人们从各条小路、各个山头络绎不绝地涌向集市。那时的街道比较宽阔,两边除了乡政府、粮站、医院、供销社、邮电局几个单位外,其余的地方就是小树林和田地,视野比较开阔,除了赶集日,平时人比较少,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会,很自然地成了这里的物资交流大会。这一天,来赶会的人不仅是我们乡上的,其它乡村的人也是不计其数,而做买卖的人,更多的是来自其它乡镇和县城。到了中午时分,整条街道已经是万头攒动,水泄不通,若推个自行车,则寸步难行。平时难能见到的物品,在这一天悉数尽有。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物品一堆堆的摆放在地面上,零零散散的摊点一直延伸到街道尽头的河滩那边。这些摊子中,各种农具和食品摊占多数,到会的人们按照各自所需选购物品。男人们挑选躬耕用具,女人们挑选服装丝线,孩子们则青睐气球、玩具、爆米花,冬果、软儿梨、酿皮成为畅销品。这一天,人们还能看到为数不多,但极为稀少的野生动物,如长着漂亮羽毛的大野鸡、鹦鹉、斑鸠、雪鸡、山鸡和嘎啦鸡,它们像是受过训练似的,很乖巧地蹲在主人的胳膊上,似乎对周围的一切并不惧怕和惊恐,而它们的主人,并没有要急于出售这些小动物的意图,他们好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心爱之物,又好像是在兜售高价,那些围观的人,也都抱着观赏的心态,对眼前平时少见的动物,一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情。

热闹的集市上,身穿节日盛装的藏族妇女是游客眼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我们把她们叫做“阿什切”。她们头戴插着彩色羽毛和绢花的毡帽,穿着点缀着许多漂亮饰品的衣服。绣着艳丽花朵的佩带上缝缀着红色玛瑙,佩带最底下是用麻钱串成的一串一串的吊坠,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她们来到集市,如同进了城,兴高采烈地选购物品,对路人投来的好奇、惊喜的目光和窃窃私语毫不在意,大方地购物,开心地说笑。我和小伙伴们常常是跟在她们身后,仔细观察着她们的服饰,听着一句也听不懂的藏语,时不时地想伸手摸摸她们衣服上的那些漂亮饰品,却每每又不敢触及,刚要伸出的手又缩回原处。

正月十五会的亮点还有篮球比赛和射箭比赛,实际上是篮球和射箭爱好者们自发组织的几个乡村之间的联谊活动,比赛结束时,优生队将会获得一面锦旗。观看这两项比赛的人大多是男性,有年长的,也有小青年。篮球场上,参赛者个个精神抖擞,奋力拼搏,每投进一球,观众群中就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射箭场上,也是异常热闹,队员们群情振奋,各献身手,每射中一箭,他们就欢欣起舞,用一种独特的舞蹈方式来鼓励自己。

如果说,大年三十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正月十五则把过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既是当地民间少有的文化大餐,也是整个节日期间最丰富的年味。

最忆儿时,最恋年味。记忆中的年味,如百年陈酒,窖香浓郁,品不完,尝不够;记忆中的年味,来得风风火火,走得急急匆匆,留给了我太多温馨的回忆,太多美妙的憧憬;记忆中的年味,充满了温馨、祥和、喜庆、吉祥;记忆中的年味,是美食的回味,是童年的趣味,更是亲情的回味。


李兰花
喜爱文学、摄影,青海省作协会员,海东市作协会员,民和县作协副主席,民和文化季刊《桃花源》微刊编辑。


监制/李皓   责编/王春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味记忆】秦克云 | 记忆里的年味
【散文天地】李立东 | 饿瘪的年味
儿时年味知多少
小说||回家,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征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丨儿时的年味(母宗美)
乡村年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