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动节目项目——仙居针刺无骨花灯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当地民间称为“唐灯”。其工艺源自唐代,整个花灯不用一根骨架,只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张黏贴接合,再盖上全用绣花针刺出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经13道精细工序制作而成。2006年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自挖掘与公众亮相以来,先后多次获奖,曾荣获“中国民间艺术品博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素有“中华第一灯”之美称。

        针刺无骨花灯发源于浙江仙居皤滩,此地明清时为浙东南的重要商埠。相传无骨花灯源于唐代,俗称“唐灯”。明清时技艺日趋精湛,民国初,发展到鼎盛,花色品种多达80余种。截至2007年已抢救恢复27种。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是一门在仙居衍生、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 1、结构独特。仙居花灯工艺独特,通身无骨架由若干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形成区别于其他花灯的特色工艺。灯面图案不施黛墨,由针凿刺凿成孔,透光留影而成。 2、种类繁多。分单灯和组灯两大类。历史上单灯品种共有80余种,组灯15种。截至2007年经抢救和挖掘出来单灯已有27种,另有分支品种10余种,组灯10种。能完整制作的单灯已有23种,另有4个单灯品种尚存图纸而不能制作。 3、工艺复杂。整个花灯的成型过程工序相当复杂,做一盏花灯,工时少则10---20工,多达50---100工。从大处分有13道工序。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技艺十分独特。灯面图案均由刀凿针刺成孔,经过透光留影而成,特别是造型方法在中国花灯中独树一帜,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造型的千变万化和图案的丰富多姿,形成了繁多的花色品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灯,穿越千年的惊艳。
仙居龙凤灯
无骨花灯又添新品种
浙江这座古镇 有独特“龙型古街” 针刺无骨花灯被誉“中华一绝”
这种花灯曾被唐太宗钦点为贡品,太美了!
花灯闹元宵:8位泉州非遗传承人用40件作品寓意“四面八方来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