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再峰:京剧演唱中的腔膛之音——共鸣(三)“龙音”——头腔共鸣

()京剧演唱中的“龙音”——头腔共鸣

“龙音”,在京剧演唱中被视为头腔共鸣,而头腔共鸣是在唱高音时才会产生的,因此,可以将“龙音”视为高音。“龙音”即“头腔共鸣”,又称“鼻腔共鸣”、“头声”,包括上腭以上头部各腔体的共鸣。即声波在鼻咽腔上部各窦中所形成的共鸣,强调高位置,声音的焦点较小,集集中明亮,较为靠前。京剧唱法是以汉语为歌唱发音基础,运用“浅声道”、多在“人声非自然声区”演唱,高音、超高音多,密集且持续时间长。这种发音是与汉语“浅声道”发音是有着密切关连的。可以说,京剧剧唱法如没有头声的声音也就不是好声音,因此,掌握头腔共鸣是京剧唱法各个行当解决声音质量和扩展高音的关键。“头腔共鸣”是京剧唱法的生命。也可以说,从某种种程度上来讲,京剧剧唱法就就是“头声”性歌唱体系。

       1.头腔共鸣

头部腔体包括硬腭、软腭以上的鼻腔、鼻咽腔、“额窦”、“筛窦”、“蝶窦”、及“上颌窦”等。人的头部腔体,其形状是无法改变的,因而头腔共鸣是不可调节的共鸣,只能靠演唱者通过对口腔、咽咽腔特定的变形,使声音进人到头部各腔体,从而产生共鸣。

2.头腔共鸣的基本要求: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上,以吸着唱的感觉打开喉咙(喉咙通常是指舌下、喉上这段咽喉腔部位,这里讲的打开喉咙则应包括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及内口腔等腔体部位的空间调节)使喉头稳定及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整个咽部腔体相应地自然扩张,从而形成一个与口腔连接并适合发声的共鸣通道,为气息和声音进入到头腔而铺修一条通畅之路。

半打哈欠、半张嘴,软口盖与小舌轻轻向上抬起,用吸气的感觉将鼻咽口打开(就是张嘴吸气时,上腭有凉风的地方),让气息与声音从这个鼻咽口进入到鼻咽腔进而到鼻腔、头腔各腔窦产生共鸣,用“面罩”的感觉来吐字、发声,并在“面罩”里结束字尾的收声。

与此同时,咽壁应有直立感(咽壁,从上至下,连接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后面那光滑的肌肉与黏膜组织,称“咽咽壁”或“后咽壁”,可参阅前面共鸣器官结构图),即后颈脖稍微“梗直”状,这样可使咽壁处于绷紧的状态,构成管状共鸣结构,使声波在鼻腔及头腔各窦形成高泛音的共振,产生头腔共鸣。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后,用头声的嗓音唱高音时,其实不易疲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后音是京剧唱高音的一种技巧(一)什么是脑后音,脑后音的总体要求
如何进行合唱中共鸣的训练,没有好的共鸣就没有好的声音。【附训练法】(合唱训练基础)
美声唱法与声乐艺术---共鸣与位置 【转载】
【图文】怎样头腔共鸣 头腔共鸣怎么到眉心
突破高音的几个方法
头腔共鸣的运用技巧,唱高音的诀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