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分上海 · 岁月特辑 | 老城厢最后的弹棉花胎店,这一床的温暖,上海人都懂……

新民晚报视频摄影部 摄制




繁华之中抚人心,
最是平凡烟火气。
 

本周的“十分上海·岁月特辑”,我们将镜头对准那些难以忘却的岁月,捕捉城市记忆的点滴,记录那即将消逝的烟火气。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在上海黄浦区东江阴街,有一家店一年四季关着门营业,透过破旧的木窗,忙碌的身影不时浮现。这是老童夫妇的弹棉花胎夫妻店,虽然连店名也没有,但回头客却不少。

“我母亲已经90岁了,这骆驼毛毯子,隔几年就要我们帮她弹一次,20多年了,她盖不惯其它的。”王阿姨找了好几个地方才找到老童这儿,这下总算可以给老母亲一个交待了。

和印象中拿着弹弓,靠弓弦上下翻飞弹棉花不同,老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用上了机器。他介绍,手工弹棉花成本200元一条也不够,而机器只要60元出头,白棉花、羊毛衫、骆驼毛,都能弹成松软的毯子或被胎。

“棉花胎多少钱一条?”一对老夫妻想为孙子做一条崭新的棉花被,老两口相信眼见为实。晚辈对长辈的关怀,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在这不到10平米的店里随着棉絮扩散,最终变成一条温暖的被褥,每晚相伴。

“干我们这行,从前只有过年才能休息。”回忆起过往的“高光时刻”,老童放慢了手里的活,“我们这是体力劳动啊,一下一下干出来的,和网上卖的不能比,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

说话间,冯阿姨拎着大包小包的羊毛衫来到店里,她希望把旧衣服拆了,整成一条羊毛毯,“既不浪费,也能确保毯子的质量,亲戚们要扔掉的羊毛衫都被我收集来了。

冯阿姨抱怨如今弹棉花的地方不好找,原本常光顾的店去年也关了。“以前结婚时,娘家要做八床被子,被子越多越有面子,现在小年轻不讲究这些了。

贾平凹曾如此描述弹棉花的人:斜斜地背了木弓,一手拿木槌弹敲弓弦,在嗡嗡铮儿的音律里身子蛮有节奏地晃动,劳动既愉悦了别人,也愉悦了自己。

这样愉悦又实惠的店面如今慢慢消逝,但像老童夫妇一样坚守老本行的人们依旧还在,他们不像过去那样走街串巷,而市民获得不同质地的被子也越来越方便,但只要大家还愿意去翻弹那一床棉被,弹棉花胎的地方就永远不会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位弹花匠看似普通,却身怀绝技,她用棉花给人带来温暖,传承百年手艺!
【沪语】棉花胎硬了就弹一弹,上海老早是怎么弹棉花的?
天冷催热弹棉花 “宝藏小店”火了
天潼路拾遗——棉花店
那些年,老上海弄堂里修棕绷、弹棉花
端午寄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