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春年”忆母亲——毕春芳的九十年上海生活轨迹

/ 纪念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 – “春华秋实”的照片故事 /

毕春芳的九十年上海生活轨迹

“双春年”忆母亲

2020年2月4日 – 庚子年头的 “立春”

人生如戏

母亲毕春芳的一生,没有争先恐后,好比不过分追求精彩折子、段段演饰头号主角,  而是坦荡完成一出有伏有起的大戏,虽是C位夺目,但也有边幕旁观、悄悄过场、忍受无声。她台上绿叶谦让红花,台下致力投身美好家庭,让后代真心敬佩。2020年庚子鼠年,农历罕见384天,因闰年头尾将分别有立春日而称“双春年”。顺理成章,借此缅怀毕春芳。

1

虹口童年

母亲毕春芳出生的家境清贫。我的外公和外婆都是宁波人到上海;货轮上工作的外公,漂洋过海不常在家。母亲生在上海,原名雅珍,有个年长四岁的哥哥,从小生活在虹口,但早期的住址无法查到;1932年日本人飞机轰炸上海,随父母短暂去过宁波亲戚家避难。母亲曾回忆说,她12岁时去拷酱油的路上在弄堂口被招募告示吸引,加入“鸿兴”越剧科班,从此开启艺术生涯,立志赡养辛劳的父母。“春芳”是科班师傅李桂芳给她起的艺名。

2

豆腐店楼上

抗战胜利之后的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毕春芳和父母及兄嫂一起住在虹口东长治路180 号的二楼,楼下的门面街铺是个豆腐店。当时,她凭着扮相英俊、嗓音甜美和表演潇洒已在舞台上初露头角,二十刚出头便开始承担起补贴全家人生活的重担。在那重男轻女的时代,她引以为豪。

3

浦行别墅

1950年底,毕春芳离开东山越艺社加盟合作越剧团,开始和戚雅仙黄金搭档。除了继续照顾外公外婆和舅舅一家,她于1951年搬入成都北路696弄“浦行别墅”15号三楼,开始独立居住。她十分珍惜这自己的家,曾回忆说就是因为有了这自己的家而不愿离开上海 – 那年,导致“戚毕”组合谢绝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的邀请。(后来“徐王”组合的玉兰剧团响应召唤而去。

4

天平路

1955年5月,在父亲吴佩承的大姐夫妇盛情安排之下,父母订婚之后把新房先安置在天平路75弄6号二楼亭子间。这里是我大姑妈和姑父的家;我祖父在父亲大学没有毕业之前就去世,父亲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大姑妈最大,父亲最小。这位比他年长十三岁的大姑妈,对父亲特别亲近恩爱且一路照应。父母订婚时,病重的外公还在世,但遗憾没能等到见证他们1955年8月的婚礼。婚礼前后,父母在天平路住了六个月。

5

平安大楼

1955年11月,基于父亲所在工作单位提供的机会,父母搬迁到南京西路1193号“平安大楼”501室。这个地面有街铺的西式公寓建筑,5层从二楼算起,相当于7层楼高。人工操作的公寓电梯晚间10点就下班,而母亲每天夜戏下台,回家已是11点就必须走上楼梯 … 有孕在身,实在越来越不方便。于是,住了不到三个月,父母不得不搬家换地方。

6

浦行别墅

1956年春节前,父母搬到母亲“浦行别墅”原住处;那里只需走三层楼梯。同年7月母亲在 “红房子妇产科医院” 生下了我,这里就是我的第一个家。次年的五月,著名国际电影人艾格尼丝. 瓦尔达应周恩来总理邀请访华,跟踪拍摄毕春芳,也特别登门拜访了这个家,并拍摄了我们家庭,还记录了当时“浦行别墅”弄堂口的围观情景以及我外婆的“客串”形象  – 那批极其珍贵的照片,竟然在近六十年之后才被神奇发现。

7

陕西路

 1957年夏天,经著名越剧艺术家竺水招的小姨子介绍,通过上海市文化局的协调落实,我们三口之家搬迁到了陕西北路30弄6号。这栋刚空置的新式里弄连体花园别墅,共三层,原主人在下面两层开设私人诊所并居住在楼上,移民去了美国;我家首选,先搬入第三层;接着,著名工笔国画家“红薇老人”入住,因年迈而选择了底层;在母亲建议催促下,当时还单身的戚雅仙紧接着入住二层楼  –  从此,戚毕成为上下邻居,同进同出。还抱在父母怀里的我,在这里学会走路迈出人生第一步。1960年2月,弟弟吴春出生在这个家。1959年“歇夏”期间,戚雅仙在这里和傅骏结婚,他们的女儿和儿子也分别是1961和1962年在此地出生。戚毕一家亲。

8

五十年陕西路 (1)

在陕西路的家,充满着我在1966初夏之前九年的甜蜜记忆。这里除了很快可步行到戚毕“根据地”瑞金剧场,我的托儿所和幼儿园四年,就在靠近陕西路口的威海路上;我的小学六年,就在走路8分钟能到达的茂名北路上;我的童年小伙伴们,大都住在陕西北路10弄、20弄、30弄、和附近威海路的“太阳公寓”、延安路的“康乐村”一带。父母的许多朋友家,也在陕西南路、淮海中路、南京西路那熟悉的范围内,来往频繁,来这家里的客人川流不息。

9

五十年陕西路 (2)

1966-1967年期间的恐怖,我有不可磨灭的印象。但庆幸因父亲不在母亲同行,免遭疯狂的冲击,让我们家庭安然留住在此;楼下戚雅仙一家却被赶出门去 … 剧团不久被迫解散,母亲先是随同事们去了崇明的“五七干校”劳动,回来后就被下放到豆制品工厂就业。那十年里,政治运动连续不断,风寒雨冷,而我们家庭温暖无缺。上世纪七十年代,母亲从没显露失落,也从没表述对舞台的留恋,更没发泄任何怨情 – 但仅仅是我们孩子的表面感觉吧,哪能代表大人的实在感受 … 难怪姜文拍的那部描写我少年时代题材的电影,会取名为《阳光灿烂的日子》。

10

五十年陕西路 (3)

1980年起,母亲和戚雅仙重建剧团再创辉煌。父亲马上就提前退休,从此全身心地里里外外照顾母亲,两人形影不离。那阶段,我已移居加拿大,后来弟弟也出了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事业上承前启后,在越剧前辈流派创始人中凸显精力充沛炉火纯青;虽然我们兄弟俩不在父母身边,这家里格外的门庭兴旺。母亲的许多年轻学生和朋友们,都记得当年来此拜访按了门铃后三楼走道窗口见毕老师或吴伯伯探出头来、扔下开门钥匙的可爱情景,至今还能令人会心而笑。

11

五十年陕西路 (4)

上世纪九十年代,母亲进入退休状态。我在1993年 “海归” ,弟弟也接着回国。我们都结了婚,但两位媳妇其实并没有对毕春芳舞台艺术的直接认识和深刻印象,更多是见识了一位风趣幽默、心态年轻、非同一般的婆婆。1998年,上海建造延安路高架,市政拆迁旁边整条10弄和20弄的建筑、以及30弄的隔壁4号,却保全了30弄6号和之后房屋,父母因此幸免搬家。外人传说,这是毕春芳的特权,其实不然;但真是毕春芳的好运气。1999年和2001年,母亲满心欢喜迎来家庭的更重要的未来财富:孙子吴铭嘉和孙女吴君岚相继出生。母亲不喜欢让孙辈叫她奶奶,不愿被叫老了;于是我们创造 “娘娘” 的称呼,她高兴地接受。孙辈们也有幸分享过陕西路的家常便饭,延续了这三代之家的情怀。

12

茂盛大厦

2006年,快80岁的父母感到上下三层楼梯乏力,决定放弃陕西路的住处,搬进新闸路1051号“茂盛大厦”16楼的公寓。茂盛有电梯,尤其仍在原来熟悉的生活地段和环境之中,便于亲朋好友们的继续来往,母亲十分接受;这小区旁边,正巧还住着她近七十年的老朋友著名沪剧艺术家杨飞飞和赵春芳夫妇。茂盛离上海电视台也不远,晚年的毕春芳,亲和力不减当年,仍深受晚辈学生的爱戴并赢得年轻观众的欢迎,还经常有媒体节目邀请出镜,那些社会活动不时给她带来晚年的愉悦。母亲临终前的最后一次电视采访节目,由我亲自提问主持,是2016年7月24日下午在这里录制,特别令人难忘。她那和蔼慈祥的遗像,也是当月初由一位解放日报记者为她90华诞纪念演出筹备活动在这里拍摄 - 那张照片,为毕春芳谢幕人生做了永远的定格。

戏如人生


时代,十年一节。2020年开局,人们均为千禧之后迅速起步的第三个十年而感慨:“七零代”有望知天命,“八零代”开始不惑,“九零代”启程而立之年 … 让我想起母亲近90岁时笑称自己也成了“九零后”,真不失毕派诙谐。今次的特殊春节假日,面对沉浸在抗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举国烦恼,“此心安处是吾乡“ – 在此汇集起来的毕春芳90年上海生活轨迹,实能安抚内心。我想到在母亲离开后的2017年,有部美国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电影叫《寻梦环游记》,好戏感人至深,故事描述说:只有后辈继续留存并展示先人的照片,不被遗忘,逝者的魂灵才能永远活在天堂并获得经常回访人间的 “签证” 。我们肯定时时刻刻留存和展示着您的照片呢,亲爱的母亲,大家正期待着很快冬去春来,托您的福,让这 “两头春” 之年春芳满园!

在疫情面前,“雅歌春韵”与您

心手相连,共渡难关!

祝愿大家2020新年安康,阖家欢乐!

本文由雅歌春韵公众号授权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情系虹口港_太阳神的博客
九十年前的上海
△上海 陕西北路 西摩别墅
生生死死九十年
讲述身边的故事马勒别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