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琴弦上的跋涉---记京胡演奏家艾兵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举办建院60周年院庆,要排演新编京剧《少年马连良》。我推荐他们请艾兵作曲设计唱腔。艾兵曾经为新编京剧《浮生六记》《杨七娘》以及谭派整理挖掘剧目《鼎盛春秋》作过唱腔设计,有不俗的表现,又是北戏毕业的高材生,且师从马派艺术的传承者、著名京胡演奏家燕守平先生(马连良先生的女婿),谙熟马派艺术,名正言顺,应当应份。可艾兵却拒绝了。理由呢?艾兵说今年五月要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想起来就恐惧,时间紧促,要全力以赴做准备,心无二用。恐惧源于压力。以艾兵的实力举办一场独奏音乐会实在是易如反掌,27年的舞台艺术实践经验以及同全国顶级艺术家的广泛合作成就了他雄厚扎实的基础,更何况20年前年仅26岁时他就已经成功地举办过个人独奏音乐会。艾兵的压力何来?“您不知道,我这个人就这毛病,一遇到事儿就恐惧。”艾兵不无忌惮的话,让我联想起2010年创作新编京剧历史剧《杨七娘》这个戏来。艾兵作曲兼唱腔设计,从我们谈到这个戏的创作、他拿到《杨七娘》的剧本、直至创作开始,艾兵一直惶恐不已,常常夜不能寐。《杨七娘》于2012年1月19日在大兴剧院彩排演出完毕,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后,艾兵如释重负。“我生怕做不好啊!”。他说。

    我理解了艾兵的恐惧与压力。这是一种责任感的沉甸甸的体现,也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应有的职业素质表现——对艺术、对观众无不、无时不诚惶诚恐,敬畏虔诚;对自己无时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父爱如山

    艾兵于琴,第一个压力来自于父亲。父亲艾成玉是平谷区一名普通教师,多才多艺,擅长操琴。1972年,艾兵6岁,哥哥早生8岁。父亲将一把民二胡交给哥哥,嘱他学琴。艾兵抚琴爱不释手,觉得好玩,吵闹学琴不已。父亲只得同时给小哥俩开蒙。少年多动善变的习性与操琴专注持重的要求不断矛盾。艾兵常于学琴时偷懒玩耍,被父亲逮着,几顿教训。艾兵从父亲的语气和眼神中,读出了压力。父亲望子成龙,以琴雕琢。“琴”者勤也,以勤而琴,勤能补拙,方能成器。从此,艾兵习琴开始恐惧,唯恐达不到父亲的要求让父亲失望,小小的年纪慢慢懂得了责任。几年后,父亲认识到艾兵与哥哥琴艺大长,自己不能带动他们继续长进,便求教于县文化馆的艺术干部张连生。张老师是县里的名人、能人,主工民二胡、作曲和指挥,还会写剧本,他善于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创造良好的艺术意境和艺术氛围。在张老师的精心教导和严格要求下,艾兵与哥哥系统地学习了民二胡各种弓法演奏技巧,练习了大量不同风格的二胡演奏乐曲,这其中就有后来使艾兵获得人生第一个全国性大奖的二胡经典曲目《喜送公粮》。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音乐家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全国少儿文艺汇演,作为北京市参赛选手,艾兵和哥哥齐奏《喜送公粮》,一举夺得最高奖——优秀表演奖。那时,艾兵不满13岁。当压力第一次转化成了荣誉,喜悦第一次取代了恐惧,艾兵沉浸在喜悦中,也深深地体会着恐惧的滋味和压力的魅力。

    同样为儿子们出色的表现而陶醉的父亲没有停止对他们继续培养的脚步。父亲看到了艾兵与早生的未来。1979年夏天,父亲拉着艾兵和早生来到北京戏曲学校考生现场,满怀喜悦地送他们报名应考音乐系,却意外遭到拒绝。原因是艾兵与早生年龄不符。按照戏校招生规章,年龄必须在14周岁。早生已经15周岁,而艾兵才13周岁。父亲苦口婆心的恳求无济于事,急中生智,将艾兵和早生的奖状掏出来给招生老师看,这可是硬条件啊!老师被打动了,立即请示文化局,领导查阅相关信息,确认了奖项属实,当即指示,可以破格准予考试。第二天就是考试的日子。报名后时间已晚,回家去平谷的末班长途公共汽车已经发出。依旧沉浸在喜悦中的父亲决计破费一回,把儿子带到了正乙祠戏楼(当时的北京教育局招待所)求宿,却因为没有单位开具的介绍信(那个年代特有的制度)遭拒。为了不让儿子露宿街头,为了让儿子们考试前好好地睡上一觉,一向矜持自尊的艾成玉老师几乎向人家跪下了。父亲用自己的方式终于感动了服务员。从父亲的举动中,艾兵再一次读懂了自己考北京戏校的责任之大,那是父亲和母亲全部殷切的期望啊!躺在招待所的床上,来不及感受住宿旅店的新鲜,带着对次日大考的恐惧,艾兵很快进入梦乡。考场上,小小的艾兵持琴上场,全神贯注,将8年习琴的积累与体会感受,全部倾注在左右手上,运指如飞,肩、臂、肘、腕、指配合得当,弦音饱满连贯,一气呵成……不负父亲的重望,艾兵一举夺得报考音乐系600名考生中的第一名,被分配在京剧乐队的尖子组——京胡组。艾兵用自己的努力和表现,推动着自己走上京剧艺术道路,与京剧结下不解之缘。

    雏鹰展翅,高飞翱翔。艾兵进入戏校学习,远离恩慈。父亲少不得牵挂,便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对艾兵兄弟影响。15年后的2004年,艾兵的父亲母亲出版了一本名为《夫妇教师教子家书》的书信集,书中辑录了15年间父亲写给二子的百余封家信。其内容涵盖了学习、生活、历史、道德、艺术诸多方面的内容,探讨学习、艺术与生活,篇篇流露出父母的挚爱与关怀,字字蕴含着育子树人的道理和期待。时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的张和平先生看到样书后欣然作序,言也凿凿,意也谆谆——“我与艾家兄弟接触不多,听得不少。大多说他们哥儿俩的好话,怎么怎么勤奋,怎么怎么上进,听燕守平老师说得更多些,话语间透着骄傲。看了艾老先生夫妇的封封书信,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如果说我从《宰相刘罗锅》剧认识了艾家兄弟,那么从书信中明白了艾家兄弟。看了那封封浸透着父(母)爱的信,我归纳出两句其实已经说贫了的话。一句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句是‘无微不至’。爱子之心是本性、本能,特别是在中国。这其实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民族得以繁衍、传承、兴旺的基因之一。但真正能做到无微不至则不易。艾氏父子的书信,从道德的培养、事业的进取、身心的健康,方方面面、循循善诱、殷殷切切、令人动容。我仿佛看到两位老者在风雨中、烈日下,日日夜夜悉心地培植着娇弱的幼苗。那情景像一幅画,一首诗,一曲荡气回肠的交响……”

1、兰馨雅韵 艾兵京剧演奏会之一

唯师乃强

    许多京剧人至今还对20年前1992年的那场艾兵京胡独奏音乐会记忆犹新。那天7月13日,盛夏酷暑,热浪席卷了北京城。当晚民族宫剧场也被一股京剧艺术的热浪席卷着。这场音乐会由北京京剧院二团、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中国民族器乐协会、北京京胡研究会、中国戏迷协会等单位发起并联合主办,号召了京剧界一批泰斗级的艺术家如沈玉才、何顺信、姜凤山、李慕良、佟志贤、黄天麟等等莅临支持。门票早早销售一空,各界观众慕名而来。直到上场前那一刻,艾兵一直在惴惴不安中,这份恐惧紧张的情绪已经整整伴随了他近一年的时间。一年前,1991年深秋,艾兵随师傅燕守平一同到云南演出,途中,师傅建议艾兵搞一场京胡独奏音乐会。艾兵顾虑重重,自感资历浅薄、功力不克。作为伴奏乐器的京胡成为独奏乐器并主宰一场音乐会实属罕见,毕竟此前也只有燕守平一人成功地举办过个人专场。可燕守平享誉“京胡圣手”啊!艾兵才到哪儿?不过是刚满26岁的一名国家四级演奏员!恩师燕守平难道是有意拔高抬举抑或忽悠自己的爱徒?燕守平太了解自己的徒弟了,以艾兵厚实的艺术实践积累和高超的操琴技艺,他完全可以打造一个青年京胡琴师的神话。

    回忆起艾兵的成长路程,燕守平先生感慨万千。燕守平1981年接受北京戏校诚恳邀请,回母校执教二年级学生艾兵京胡琴艺。从那以后,艾兵作为北京戏校的学生,每学期的专业考试总是排在第一。艾兵的同学李海燕、刘山丽、黄彦忠、张火丁乃至他的哥哥艾早生都说他的学习用功刻苦在北戏是出了名的,同龄孩子们的玩耍游戏从来见不到艾兵的影子,他的脚步量出了几条直线——宿舍到琴房、琴房到课堂、课堂到排练厅、排练厅到食堂、食堂到琴房、琴房到宿舍……他几乎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学琴上,无论寒冬酷暑,那把胡琴、那胡琴或如泣如诉或珠落玉盘之妙音总是伴随着艾兵的身影。周末闲暇时间,学校如果有一个人在练功,那一定就是艾兵;如果找艾兵,循着琴声便可。梅花香自苦寒来,功到自然成,这是其一。其二便是师从。师者,效仿、学习。

    师从燕守平,是艾兵一生之大幸!燕守平,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京胡演奏家之一,自1968年被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先生举荐调入北京京剧院担任琴师后,进入样板戏《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剧组操京胡伴奏,得到著名京胡演奏家李慕良、何顺信、汪本贞、王瑞芝等先生指点,先后同张君秋、赵燕侠、谭元寿、马长礼、杨春霞、张学津等多位京剧大师合作演出,不断积淀,掌握了京胡伴奏的种种繁难弓法、指法、垫衬烘托的一流演奏技巧,对京剧各个流派的唱法烂熟于心、了如指掌,逐渐形成了“琴音纯正、弓法娴熟、指音清脆、音色华美”的演奏风格,技艺超群,并富于感染力,加上燕守平先生才情独具的美学见解,演奏起各种流派、各个行当的音乐唱腔来,无不得心应手。在燕守平严谨的传授和春天般的呵护下,艾兵迅速成长。1985年不满19岁的艾兵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职于戏校附属青年京剧实验团。小小年纪便肩负起了乐队顶梁柱的重担。1987年,视徒如子的燕守平更是将艾兵收入门下。登堂入室的艾兵诚惶诚恐,在高手林立大师济济的京剧舞台上,他感到了压力;从恩师殷切期待的目光里,他感到了责任;从师傅的艺术履历中,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燕守平1952年考入北京艺培戏曲学校(北京戏校的前身)学习,195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68年加盟北京京剧团(北京京剧院的前身),1987年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1992年北京京胡学会成立,担任会长……多么相似的艺术道路!艾兵以燕守平为榜样,向着京胡艺术的崇高境界坚韧地跋涉迈进。几多汗水,几分收获。琴艺不断突飞猛进的艾兵成了各京剧团重点挖掘对象。1989年秋天,重组改革的北京京剧院二团、三团和青年团同时向艾兵发出了聘书。最后,实力强大的二团成功将艾兵引进。那时的二团何等了得!众星云集,流派纷呈,著名马派老生马长礼、余派老生陈志清、赵世璞和谭门第六代传人谭孝曾、张派青衣杨淑蕊、赵派青衣闫桂祥、裘派铜锤花脸王文祉、著名老旦赵葆秀以及后来加盟的马派传人张学津,超一流的阵容,令小小的艾兵高山仰止。而强大的二团同时有一个强大的乐队,琴师刘振国、迟全、孙殿国,鼓师金惠武、刘永瑞,二胡关静国,月琴尚长贵,以及后来加盟的燕守平等等。这样一个高水准的艺术团队创造了艾兵日后伴奏风格形成和技艺提升得天独厚的艺术环境。艾兵出色的演奏才华很快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注意。1990年初,著名张派青衣杨淑蕊特地找到领导,要求安排艾兵为她操琴伴奏,得到批准。胸怀宽广的燕守平为使爱徒迅速跟上杨淑蕊的艺术水平,举荐艾兵向张派艺术创始人之一、著名京胡演奏家何顺信先生学习张派艺术。转益多师是吾师。何顺信先生爱才惜才,乐于提拔后人,倾囊相授。何老师点石成金,在他严谨的把握指导下,艾兵系统地学习了《玉堂春》《望江亭》《状元媒》等诸多张派艺术经典剧目,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艾兵的京胡伴奏艺术走向成熟臻于完美。燕守平慧眼识金不失时机地为爱徒大胆设计了一次超越,推出了艾兵京胡独奏音乐会。

    1992年的这场独奏音乐会对于艾兵来说无异于泰山压顶。精心筹备曲目的过程是艰辛的,一路战战兢兢的艾兵直到跨上表演舞台那一刻,才沉静下来,在著名指挥家胡炳旭、著名主持人宋世雄和钟瑞夫妇以及众多艺术家的配合下,从演奏首曲《哪吒令》到大轴曲目《白蛇传组曲》,高潮迭起、掌声不绝于耳。整场演奏会,艾兵不仅娴熟地运用了京胡传统的沾、打、滑、揉以及正反弓变换、抖弓、碎弓、连弓、顿弓等技巧,而且借鉴运用了民二胡的弓、指法技巧,增添了京胡的表现力,拓展了京胡的弓、执法技巧。在他展现自己功力的同时,与大型交响乐团相互呼应、交流,表现出了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超强的音乐感受力。艾兵厚积薄发,赢得了演出成功,赢得了自己,赢得了京胡艺术的美誉!时年的《文艺报》曾经载文道:“……艾兵展示了他在京胡方面的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为张派、裘派、程派、杨派等不同风格流派的生、旦、净、老旦等行当的伴奏中,不但能够掌握各流派的神韵特点,而且托腔保调严丝合缝,伴、唱相得益彰。而压场的京胡协奏曲《白蛇传组曲》,则进一步展示了艾兵艺术造诣,他的演奏已经超越了京胡的伴奏功能,将这小小的民间乐器升华成了一种具有灵性的独奏乐器。”

 2、兰馨雅韵 艾兵京剧演奏会之二

 厚德载物

    《周易》有卦辞,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便取此精华。通俗地说, 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土地的地势厚广,可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古代中国人对宇宙世界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天地最大,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艾兵没有学过哲学,但艾兵有自己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在他的心中有宇宙、有天地,那就是养育他的父母、老师、人民和艺术。每每想到父母、老师、人民和艺术,艾兵总是诚惶诚恐、敬重有加。

    艾兵的孝是出了名的,父母远在郊区平谷工作生活,他与哥哥忙于剧院排练演出,难得回趟老家于父母膝下尽孝,所以在二老刚刚办理退休手续完备,便被艾兵哥俩接到城里居住,一住就是十几年,至今父母住的房子还是艾兵享受的政府福利房。最近艾兵粘在心里的事儿就是再给父母买一套宽敞且楼层低的大房子,二老年事已高,上下楼越来越不方便,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

    艾兵与燕守平,这对师徒胜过父子!除了艾兵的琴艺赢得了燕守平的心,备受恩师青睐,艾兵发自内心的那份尊重与孝敬更让燕守平温暖。即使与老师经常同台演出同场练乐,但逢年过节,艾兵于百忙之中也总是要登门送暖,给予恩师温馨的问候。2011年艾兵收徒吕勋福举办仪式,首先想到请燕守平上台接受徒弟和徒孙的共同拜贺!2012年北京幽兰基金会为艾兵举办个人京胡独奏音乐会,艾兵首先想到的还是师傅,在基金会领导的首肯下,将演奏会的大轴曲目《迎春》曲的演奏安排给了师傅,这意味着把全场最热烈的掌声敬奉给了恩师!

    朴实勤奋的艾兵身边不乏良师,更不乏益友。著名京胡制作师黄继青谈到艾兵总是感慨地说,没有艾兵的帮助和指导,他的制琴水平到不了今天的高度。黄继青每制一把上等胡琴,都会把艾兵找来试拉检测,艾兵出色的耳音和手感给了黄继青极大的帮助。如今黄继青的“妙音”牌京胡已经成为各大京剧院团著名琴师们必不可少的家伙,且屡获各种大赛金奖,逐渐成为京胡收藏爱好者们追逐的上品。

    潇洒俊朗的艾兵洋溢着潇洒俊朗的琴艺,在戏迷观众中颇有善缘,每逢出场,必令台下观众引颈观望,还时常极不合时宜地给他的登场以掌声,常常给台上演出的演员造成错觉。

艾兵出生在平谷,少年成长在平谷,第一个全国性大奖也在平谷人民的养育下荣获的。艾兵永远不能忘记那次带领他们哥俩参加大赛的领导是一个叫王晓光的阿姨,晓光阿姨给他们哥俩化妆涂红脸蛋用的是一口唾沫加红颜色。王晓光后来做了平谷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区长,邀请艾兵给家乡父老做点京剧普及指导工作,艾兵二话没说,背着琴就上了平谷……至今还担任着平谷老干部局京剧队的艺术顾问。2010年平谷区春节团拜会,艾兵和他的乐队同事们,以精彩的京剧曲牌《迎春》《夜深沉》等令在场的父老乡亲和领导陶醉不已,他们尽情地享受着一个赤子回报故乡的炙热心声!

    艾兵还有另一种回报。对艺术的回报!对京剧的回报!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京剧人的点滴贡献。但能否贡献,却在于个人的才情与德行。艾兵以自己的勤奋和才情德行,成为京剧艺术伴奏音乐者的楷模与骄傲,同时,在京剧音乐的发展与创作中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他先后参加了剧院新创小剧场京剧《浮生六记》、新编京剧历史剧《杨七娘》和挖掘整理谭派传统剧目《鼎盛春秋》的唱腔设计及作曲,很好地完成了创作任务。2012年初,《杨七娘》《鼎盛春秋》演出后,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录制并于“空中剧院”栏目播出,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而《浮生六记》则在2009年参加第11届中国戏剧节荣获大奖——中国戏剧奖(最佳剧目奖)、北京市建国60周年文艺作品征集评奖一等奖。这其中有艾兵独特的贡献!

    5月,鲜花盛开春色盎然的季节。2012年5月,艾兵将在幽兰艺术基金会的促动下,于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举办个人第二场京胡独奏音乐会,也是国家大剧院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场京胡独奏音乐会。艾兵从1972年6岁触琴学艺,到1992年26岁举办第一场个人京胡独奏音乐会,再到2012年46岁举办第二场空前规模的个人京胡独奏音乐会,40年间的艺术人生旅程,艾兵就是在对天地诚惶诚恐敬重有加的心境下,一步步走向自己事业的辉煌,伴随他的是一把把永不停吟的胡琴。

    艾兵是跋涉者,于琴弦上的跋涉,于京剧艺海中的苦渡,渐成大器,渐逞君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馨雅韵·艾兵京胡独奏音乐会
兰馨雅韵·艾兵京胡独奏音乐会
艾兵 京胡独奏《状元媒》1992
艾兵京胡独奏《马踏金秋》大家演奏,令人折服
#京胡独奏#大保国#艾兵
艾兵京胡独奏《大保国》快三眼唱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