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赵群---张派艺术是我一生的逐梦之路

    我出生在梨园之家,京剧那美妙的旋律和绚丽衣裳,是我儿时的向往。10岁那年,我如愿考入天津戏曲学校,开始了我的追梦之路。

    入校第一学期不分行当,我当时所在的课堂初学唱段是《二进宫》的“自那日”一段,主教老师张芝兰先生虽主攻梅派青衣,但教的却是张派风格唱腔。渐渐长大后才知道,张派艺术是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创立的旦角流派,在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流派,特别是京剧流派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旦角流派艺术典范。张君秋先生的嗓音明亮不失圆润,宽厚不失灵巧,高音绚烂、中音润甜、低音温婉,“娇、媚、脆、水”无所不全。完美的嗓音在张君秋先生超前的思想引领下创造出一曲曲惊艳时代的优美声腔,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敢于挑战时代的女性形象。在孩提时代,是张派华丽的声音,玲珑的甩腔一下子把我紧紧吸引住了。翁偶虹先生曾说“从张君秋的唱工中,可以明确京剧旦角唱腔之时代气息,也可以认识到旦角唱腔适应时代的变化层次……”(中国文联出版社《张君秋艺术大师纪念集》第249页)传承弘扬张派艺术,成了自己的逐梦人生!

赵群演唱的《状元媒》选段:天波府忠良将宫中久仰

    传  承

    1990年始,我开始专攻张派。当时,全国各大院团都在纷纷排演张派剧目,央视三套和北京台的戏曲专栏隔三差五地播放张派戏。一起学艺的同学们都非常羡慕我,因为我所学的张派是当时“最liu行”的旦角流派,且音像资料非常丰富,可供初学者、继学者、乐学者等多种不同层次的人群观摩学习。……张派艺术早已注入我的xueye,对张派剧目的海量学习、对张派声腔的耳熟能详使我开口便是张腔,唱啥都带张味儿。……

    拓  展

    1999年,我离开天津加盟上海京剧院,开始接触新编剧目的创作。参演的第一出新创剧目是由尚长荣、关栋天先生领衔主演的《贞观盛事》,我在剧中饰演险被国舅长孙无忌强娶的民女郑月 鹃。著名作曲家高一鸣先生为月鹃设计的成套唱腔正是选用了张派旋律风格,俏丽华美的张韵新腔引领着我很快捕捉到人物神韵,在顶级艺术家们的合作戏中展现出点滴光亮。2002年到2008年,应……之邀,赴台与台北新剧团先后合作排演了《试妻大劈棺》、《一捧雪》、《孙膑与庞涓》、《孙安进京》、《弄臣》五出京剧。×北新剧团团长、京剧名家也是上述剧目的领衔主演李宝春先生对演出的整体质量要求极高,特別是在争取新观众、留住老戏迷方面有其独到秘诀。无论是新创剧还是改编老戏,宝春先生必请作曲大家为剧中人物度身设计唱腔。《试妻大劈棺》是由已故作曲家林鑫涛设计的,《弄臣》是著名作曲家朱绍玉先生的杰作。这两出戏的唱腔各有侧重,《试妻大劈棺》唱词虽都是新写,但唱腔多遵循传统程式,如旦角首次出场的“西皮慢板”、庄周灵前唱“二黄三眼”以及庄周复活后二人对质的生旦跺板对唱等等;《弄臣》因其移植于意da利歌剧,故整体唱腔体裁更显新式,西皮、二黄、反西皮、反二黄、小调、吟唱等板式、调式转换灵活。无论是侧重于传统形式还是创新体裁,因为是为我打造故而张派旋律是始终贯穿的,腔是新腔,韵是张韵,让人在似曾相识中感受耳目一新。

    由我主演的小剧场京剧《朱丽小姐》,至今已走访……八个国家十几个城市。90分钟的戏,唱腔部分占了近四分之三,其中朱丽小姐的独唱部分时长高达25分钟。上戏教师优秀青年作曲齐欢,在整体运用张派旋律的基础上微调小腔,善用花过门,使其人物音乐形象极其丰满。朱丽小姐自绝前大段反二黄慢板的气场像极了西方歌剧的咏叹调,张派风格的华美韵腔,使国外观众为之惊叹。记得在意da利的演出后,主创与观众现场交流话题几乎都集中在唱腔方面。“请问这种演唱和意大利歌剧是否有共通之处?”“这种美妙的旋律太迷人了”。诸如此类有关声腔方面的话题举不胜举。事后有多位西方友人和我通邮件说迷上了京剧唱腔。

    感 悟

    在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表演专业任教后,我对张派艺术有了更多的感悟。自己教授的课程主要是《经典剧目教学》和《戏曲角色创造》。在教授经典剧目课程方面,我主张博学广汇的教学方针。海量掌握张派剧目为首要,无论是舞台上常演的张派剧目,还是只有音频资料的失传剧目,都要把唱腔学会唱熟,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其二,塑造人物为本科学习的关键。通过六七年的中专学习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状元媒》、《望江亭》、《秦香莲》等张派剧目的初步框架。如何能再进一步提升呢,必须从塑造人物为切入点。撰写人物小传,内容包括所学剧中人的年龄、性格、亲属关系、社会属性等等。根据对人物的了解再重新审视你已掌握的唱腔、身段是否符合人物基调。深刻体会此处为何张君秋先生会安排一个高腔,那里又为何处理成浅吟低唱。张派唱腔的旋律整体风格绚烂华丽,节奏变换幅度较大,特别适合塑造敢于与命运抗争的性格女性,故其声腔音符的高低区间也更显落差。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张派唱腔的技巧性,重点高腔、关键擞音魔鬼式的重复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技巧的万无一失才能保证在舞台上投入的表演。

    有教无类,是我感悟张君秋先生艺术精神的另一方面。除了教授戏曲院校本科学生之外,我还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兼任《戏曲唱腔赏析》课程、在上海“人大京剧社”教业余爱好京剧的机关老同志唱戏,教白领高管、外国友人、甚至海外侨胞等等。凡是可以传播张派艺术的机会我都积极争取。对京剧无甚了解的上海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会根据张派的发音部位总结其共鸣音是产生于“额窦”还是“蝶窦”;外国留学生会用花腔女高音的技法演唱张派经典剧目《西厢记》中的“月底西厢变南柯”高腔,让我重温张先生创腔儿之初的灵感构思;在海内外社会的公益讲座、授课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张派艺术的多元发展。如去年我随上海市侨办赴澳da利ya墨er本文化交流,为参加“中华文化大乐园”的孩子普及京剧知识。刚好赶上墨er本“中华京剧社”要举办社庆活动。当澳洲的张派戏迷得知我碰巧在澳洲后,热情地组织了一个张派专场,《望江亭》、《状元媒》、《西厢记》、《诗文会》……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曲曲优美的张派唱腔瞬间把我和海外侨胞的心连在了一起。 

    张派艺术,给予了我安身立命的保障;张派精神,则在人生观、价值观多个方面对我提出了更高的境界要求。感恩张派艺术,感恩呵护、帮助、支持我的师长、同事,领导、朋友们,我会继续坚定地前行,前行在张派艺术的逐梦之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说国粹之十五
不能忘记的“张派”京剧名家吴吟秋先生
张派艺术论(之二)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510《能仁寺》
梨园“通天教主”王瑶卿
论京剧“四大名旦”的唱腔音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