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戏迷——在激情中寻找精神家园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精神养老已成为老年人最为关注的事情。精神养老自然离不开文化生活, 而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 戏曲这一自古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更是为老年人所钟爱。在炊烟袅袅的山村农家,在繁华都市的公园、社区,总能看到老年戏迷拉着京胡、二胡,扯开嗓子摇头晃脑地唱京剧、黄梅戏、越剧、湘剧……
  老年人为何如此痴迷戏曲?他们在这种精神生活的追求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与阻力?对此,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又该给予怎样的指导与支持?请看本刊特约记者策划的这一期专题报道。
  
  超级戏迷:出神入化颇似专业演员
  
  湖南:
  火爆的公共大戏台
  “锵咚咚锵!锵咚咚锵!”踩着一阵锣鼓点子, 一身正气的“黑脸包公”迈着方步走上舞台, 唱将开来:“包龙头打坐在开封府……”一曲终了,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接着上台的是一位花旦,唱的是湖南传统花鼓戏《洗菜心》。这些老年表演者争先恐后,一个接一个, 唱得越来越起劲。他们一个个字正腔圆、动作娴熟地表演着各自的拿手好戏,您可别以为他们是哪个京剧团、花鼓戏剧团的专业演员,他们都是一些老年业余戏剧爱好者。
  在长沙烈士公园潇湘阁, 湖南省有关部门和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十九和弦公共大戏台”活动,并作电视现场直播。台上的人演唱得出神入化,台下的人看得如痴如醉。现场观众每天过万人,气氛之热烈丝毫不亚于 “超级女声”一类的时尚选秀节目。
  
  河南:
  票友擂台《梨园春》
  “刘大哥说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伴随着一段柔中带刚的唱词和唱腔, 飒爽英姿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出现在观众眼前。这是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播出的豫剧票友擂台赛, 一位年过七十的老戏迷表演的《花木兰》唱段。
  荧屏上,唱者,字正腔圆,动作有板有眼;荧屏外,听者一跟一和, 低声吟哦。一曲完毕,掌声四起,叫好声不断。胜者不骄,败者不馁;切磋交流,友谊第一。
  每逢周末,河南卫视《梨园春》擂台赛, 老戏迷们都踊跃登台一展夕阳风采,唱起韵味十足的豫剧,让各地“豫剧迷”过足了戏瘾。
  
  江苏:
  激情上演戏剧嘉年华
  为迎接新春的到来和进一步丰富老年朋友的生活, 2008年1月25日,江苏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幸福年华》节目组主办了“首届老年戏迷票友联谊会”,吸引了200余名戏迷、票友参加。
  台上倾情演绎,生旦净末丑,以独特的服饰, 将色彩斑斓的世界搬上数尺舞台。精彩的演唱令老年朋友震撼, 曾获省市大奖的名家唱段让老年朋友拍手称赞。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台上的精彩表演博得现场老年朋友的阵阵掌声。

  广州:
  演出不逊电视现场效果
  其实,老年人对戏曲的热爱,并非止于电视现场的热烈场面。
  在广州市大新街文化站,每月周日上午的例行粤剧演出,特受欢迎。79岁的姚老伯在《七步成诗》中唱曹植一角,他踱着方步, 铿锵有力的一声“相煎何太急”,在约50平方米的表演厅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观众陈姨边鼓掌边对记者说:“听听,一点不比电视播的差。”
  台上演员在鼓乐声中踢腿摆手、眼波流转,台下观众热烈鼓掌,大新街这场例行的免费粤剧演出中,台上台下的人平均年龄超过花甲,观众李婆婆说:“常来看看戏,心里就不那么寂寞了。”
  
  夕阳追求:戏迷执著背后也有苦衷
  
  任何一件表面看似风光无限的事情,背后都可能有着或多或少难言的苦衷。同样,当我们感动于老年戏迷的执著追求时,他们热情似火的另一面,却也是写满了诸多的无奈与渴望。
  “全国各地电视台举办的票友擂台赛,以及文化单位开展的业余戏剧表演活动,可谓给广大老年戏迷提供了一个舞台。”湖南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谢玉兰告诉记者:过去,许多老年戏剧票友,想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只能自发组织到公园、河边、立交桥下去唱。早两年,就有湖南益阳、桃江、宁乡等地花鼓戏剧团的退休名角,在长沙烈士公园烈士塔旁以及伍家岭、人民路立交桥下凑成“草台班子”。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公园、河边、立交桥下, 来往的人多,观众也多。曾经因失去表演舞台而无所适从的老演员, 在这里又找回了往日的风采。而且, 这种与演员零距离接触、又不要钱的演出活动, 老年人最喜欢。然而, 长沙烈士公园的一位园艺师傅告诉记者,烈士塔下的戏班子一开唱,观众就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有些看不到的就攀坐在松柏树枝上,树枝丫都被攀脱了,周围花坛中的花草也被踩坏了。还有, 由于唱戏需要安装音响设备,晚上还要照明,一些“草台班子”不得不从公园、立交桥的路灯电线杆上私接乱拉电线,很容易发生电线短路起火……
   “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也给戏迷们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是尴尬。”谢玉兰秘书长说,湖南省剧协就曾接到过环保部门发来的协调函,说有的票友在立交桥下和社区附近的公园里唱戏唱到晚上11点多,声音高亢洪亮,加上观众的鼓掌喝彩声, 影响了周围居民的休息和学生晚上温习功课。有一两次,甚至还发生忍无可忍的居民跑去与唱戏的人口角,要求停止演唱。噪声扰民问题当然要解决,但也不能不让戏迷唱戏、看戏,协调解决这些问题确实很棘手。
  除了场地的缺乏,业务上的指导也是个问题。江西省一位戏剧专家颇为感慨地说,政府文化部门基本上只负责管理和指导国有专业戏剧团,业余戏剧票友尤其是老年票友,并没有纳入政府的管理和培训计划。业余票友尤其是老年人大都比较清贫, 不仅很难有条件去请戏曲名家或是艺术院校的老师来辅导, 而且演出时的服装、化装、布景等也只能因陋就简,甚至根本就不合要求,因而使票友们的表演大大逊色,不够水平。
  
  和谐呼声:让老年戏迷们更快乐
  
  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多,精神养老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关人士认为,老年人对戏曲的爱好,已不单纯是一种娱乐,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 它既关系到精神养老,也关系到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 社会各界都应予以重视,给老年戏迷更多的关心与支持。
  其一,搞好演出场地的建设与综合利用
  当前,缺乏表演场地,已成为制约老年戏迷开展活动的一大瓶颈。这个问题已引起全国各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正在着手做一些相关的工作。比如2006年底,长沙市政府就耗资200余万元,对位于坡子街的原湘江剧场进行了整体装修,重新对外开放,邀请省内外各专业和业余剧团,以及名家、票友, 在这里定期上演一些优秀剧目。还有,近年来随着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的推动,长沙市天心区文化馆剧场对外招租,天天有民间戏剧团和票友在这里表演花鼓戏。这些, 都让长沙的老年戏迷和戏剧票友们找回了多年前“戏窝子”的感觉。然而,像这样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场馆毕竟太少,离广大戏迷的实际需求还相差甚远,还须下大气力想办法解决。
  其二,加强对业余剧团和票友的业务指导
  老年业余戏剧团和戏剧票友,多半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训练。加上文化水平不高,对剧本内容的理解不透彻,排练和演出的质量不高, 基本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种缺少艺术感染力的表演,久而久之,不但会失去观众,甚至演员自己也会失去兴趣。
  对于这些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把老年业余戏剧团和戏剧票友的培训纳入政府的培训和指导计划,以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而且,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戏剧在传承中也需要有相应的发展变化。比如,在原来比较单一的锣鼓、二胡、京胡、唢呐等传统伴奏乐器中加入电子琴、钢琴等现代乐器, 在演唱曲调中加入一些流行歌曲的发音方法等。老年戏剧社团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其三,给予老年戏剧社团政策和资金支持
  政策上,就是要加强对地方剧种的保护和挖掘,给戏剧票友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像河南卫视, 为了保护豫剧这个剧种, 就开设了固定的《梨园春》栏目, 有专业戏曲家的表演,也有业余票友的展示。该栏目还链接有《梨园春》网站,给网友一个评价和交流的空间。
  资金上,首先除财政每年预算一笔固定开支外,还可组织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剧院或个人投资民间剧团,以筹集更多的经费,加快戏剧票友社团的完善与发展。像湖南凤凰县老年业余傩堂戏剧团, 就经常在春节、苗家“四月八”等重大活动时去闹年和助兴。他们还经常到当地旅游景区向游客作介绍, 也到村寨景点演出, 深受当地群众和游客的欢迎。其次,可以由政府文化部门牵头,联合一些企业举办戏剧文化节, 既能推动戏剧事业的繁荣,又能促进地方的招商引资。而且,还能让老年票友在戏剧文化节的演出中拿到一定报酬,把部分收入用来添加服装、乐器等演出道具,“以戏养戏”。
    文章来自《老同志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京剧票房
伶人伶事 票友的由来
馆陶县张巧玲摘取《梨园春》双金奖桂冠
【值得深思】上党梆子为什么能在晋城发扬广大!
黄梅戏《打猪草》
评剧《牧羊圈》选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