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雷家书失去了收信人,钢琴诗人傅聪离世
傅雷家书中的儿子
中国最早走上国际舞台的“钢琴诗人”
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国去世

距 2020 年结束还有三天,但新一年的阳光,没能照到傅聪的琴键上。

当地时间 28 日,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傅聪在英国伦敦的医院去世,享年 86 岁。

傅聪是著名翻译家傅雷的儿子。

他从上海走出国门,成为最早一批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中国钢琴家。

傅聪被称为“大师傅”,这一称呼的背后,有尊重也有一份亲切。

如今,我们的“大师傅”走了,但他的音乐已步入永恒。

01

《傅雷家书》的收信人



傅聪可能是中国最为人熟知的钢琴家之一。

许多人了解古典音乐之前,就从《傅雷家书》中那位严父的笔下知道了他的名字。

《傅雷家书》曾在中国盛行一时。

有人把它当作家庭教育的箴言,有人却直言,自己无法忍受傅雷这位父亲苛刻的教育方式。

但傅聪曾回忆道,父亲虽然严格,但在写家书时期,两个人已经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在一封封跨越重洋的书信中,父亲与儿子探讨音乐,也议论人生。

不论《傅雷家书》有怎样的争议,但对傅聪而言,那不是教育格言,而是是一份有关父亲的回忆。

 “我不敢看《傅雷家书》。” 

在一次采访中,当记者询问傅聪,现在是否还会再看《傅雷家书》时,傅聪这样说:“每看一次都会大动感情……‘家书’已经在我的心里了,不需要再看了。”

02

家庭文化的熏陶



傅聪的之所以能走上钢琴的道路,与父亲傅雷有很大的关系。

傅雷一位大翻译家,他翻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直到今天都是经典译作。然而,他也是一位资深乐迷。

傅聪从小便受到父亲的音乐熏陶,这在当时的中国极为难得。

傅雷曾这样回忆道:傅聪三岁至四岁之间,站在小凳上,头刚好伸到和我的书桌一样高的时候,就爱听古典音乐。

“只要收音机或唱机上放送西洋乐曲,不论是声乐是器乐,也不论是哪一乐派的作品,他都安安静静地听着,时间久了也不会吵闹或是打瞌睡。”

在父亲支持下,他七岁就走上了学习钢琴的道路,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

梅百器是钢琴巨匠李斯特的再传弟子,他自 1914 年定居上海以来,培养出一批中国知名音乐家,傅聪就是其中之一。

03

“中国的肖邦”



在18岁公开演出后,傅聪就受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界的关注。

在1954年,傅聪赴波兰留学,并在1955年3月获得了“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

当时,傅聪的技术并不是最出众的,但他对肖邦的演绎却独一无二,之后被称为“中国的肖邦”。

傅聪展现出的独特的钢琴演奏,与他家庭中深厚的文化素养密不可分。

肖赛获奖后,只身在国外求学的傅聪曾说:“中国人诗词中含蓄的、浪漫的家国情怀像极了肖邦的内心。”

傅聪此后辗转多国,在磨练技法的同时,逐渐发展出在钢琴中自己独特的性格。

从此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并数次回国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2014年,在他80岁生日之际,傅聪还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和乐迷一同庆祝。

尽管已经80高龄,但当时的傅聪仍然每天练琴八到十个小时。而这也是他在上海的最后一场音乐会。

傅雷有一句极为有名的话:“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聪不再看《傅雷家书》,但却说,这句话的原则,他一生都没有违背。

傅聪走了,但他的音乐永在。

文、编辑/yin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傅聪黑白键上50年
傅雷简介
跟傅雷学习做父亲(四)丨“先做人,后做艺术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身后:那些令人唏嘘的沧桑事
音乐 · 从文学巨匠到音乐大师,一本家书让父子两代功成名就
傅雷家书:原来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