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中的老茶馆,杯盏之间话“民声”丨老底子

书场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基因

茶馆孕育着江南水乡的韵味

今天白相哥哥便

带大家一起穿越时光

回味故土的韵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茶馆红火,茶客众多。茶馆一般傍河临街,一两间门面,二三十张茶桌(多为八仙桌,也有长条桌)。茶客进门,随意坐下,喊一声红茶或绿茶,茶倌随风一样飘来,左手拎一把紫砂或陶瓷的茶壶和一只茶盅,右手一只铜质或白铁皮焊成的大水壶,艺术表演般把茶壶斟满。茶客即可喝茶品味,自得其乐。

老茶客习惯专孵一爿茶馆,座位也基本固定,除非茶馆生意实在闹猛,一般不会有人坐别人的位置。有的茶客还有固定的茶壶(自己带或茶馆专置)。喝茶时若临时有事须离开,不用交代,只要将茶壶盖翻转在壶口,茶倌就不会把茶具撤去。当然,别的茶客也不会来占座位。

春夏季节,喜欢喝早茶的茶客清晨三四点就出门了。他们手提竹编 “杭州篮”,篮里自己种的蔬菜,或几条丝瓜、黄瓜,或几把香葱、韭菜。放在茶馆门口卖,以资茶钱,或换点茶点,叫上二两土烧酒,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

茶馆里厢(向,上海人用“厢”,当地人用“向”,读音不完全一样)茶客的话题永远是宽泛无边的。开始时有主题的,但一会就发散开来了。张家长李家短,东是黄浦西是海,有叙述的,有评议的,也有争论的。说不完的旧闻轶事,道不尽的鲜活话题。人人都是主角,个个都是听客,没有冷场的时候,像无轨电车开到哪里是哪里。有的事情有鼻有眼,也有的事无根无攀,这正应了一句老话:氽来个榔头呒没柄,大家听过算过。

一个人,一户人家,一个宅基,一个村庄,一个公社,一个县城,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无所不谈。昨天发生的事,通过茶馆一个早晨的传播,到下午已是家喻户晓,比广播喇叭还快,还活灵活现。难怪那时的大队和公社干部都十分注重茶馆里的声音。那可是最原始的“民声”啊!

茶喝白了,人神清气闲了,日头也升得蛮高了,该上路回去了,田里有做不完的生活等着呢!茶馆也该收拾一番,迎接下一档茶客。有闲的茶客,还可听听说书,兼做一回听客。

现在,虽然传统意义上的茶馆日渐稀少,而新式茶楼、咖啡馆和酒吧成了城市的新景观,但记忆中的茶馆,依然像一首故乡曲,寄托了老一辈对故土深深的怀念。

□ 来源|《寻乡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旧时苏州:小壶烹绿雪,茶香满街头【内附免费玩中奖名单】
【方志四川•记忆】梁志友 ‖ 茶 事
成都茶馆
老茶馆(文|金曾豪)
马厍汇茶馆 | 水乡的茶馆,老底子是“灵事面”的场所
听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