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太监竟想谋反称帝,造反一日就失败,其实还是上了皇帝的当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中期有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或许很多人都知道这位天子是大明历史上唯一当过战俘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个当过太上皇,而且又复辟的皇帝。

关于大明与蒙古瓦剌部之间的战争,以及“土木堡之变”那些基本的历史背景,朱言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看看,非常简单。

打开猎豹浏览器,查看更多历史图集

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确实大起大落,少年天子意气奋发,所以才会做出亲征之举。历史的评价往往倾向于以结果论是非,以成败论英雄,因为有了“土木堡之变”,后世之人才会说英宗亲征是错的,是孟浪。倘若英宗顺利击败瓦剌大军,事后诸葛亮似的历史书写者又会将英宗比作太祖、成祖之类的雄主。

因为有了战败与被俘,英宗才会失去皇位,才会被弟弟景泰帝幽禁于南宫。南宫之囚长达七年,没想到,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竟能复辟,史称“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充满着戏剧性和偶然性,或许也说明朝臣们并未忘记这位昔日旧主,当然“夺门”毕竟是政变,有风险,参与其中的人大都抱着政治赌博的心态。

夺门之变

英宗复位之后,改元天顺,进入了他帝王2.0时代。天顺时代的英宗确实比正统时代的少年天子朱祁镇老练成熟,甚至老辣许多。很多人都诟病英宗杀于谦这件事,其实于谦必然要死,如果他不死,何以体现复位的合法性,何以彰显英宗皇权的神圣?

对于夺门功臣,英宗都有封赏,石亨、徐有贞,还有太监曹吉祥都成为天顺初年的新贵,一时间位高权重。酬谢夺门功臣,这也无可厚非。

三人之中,石亨是武将,在抗击瓦剌进犯的战事中也曾立下大功。在夺门之变中,石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武力后盾作用,厥功至伟说的毫不过分。英宗复位之后,石亨被封为忠国公,俨然朝廷新贵。石亨是个没有分寸的人,恃宠而骄,很快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朋党集团,势力很大,而且屡屡有僭越之举。

石亨

面对石亨势力的膨胀,英宗并非不知道,而是隐忍不发。终于在天顺三年(1459),英宗以侄子谋反等罪名,突降圣旨,将石亨削职为民,还彻查石亨朋党势力,数千各级官吏被罢职。石亨倒台看似一瞬间,其实背后是英宗数年准备的结果。

天顺四年(1460)正月,锦衣指挥使逯杲又上奏皇帝,说石亨有谋反的阴谋。其实,石亨最多是经营朋党,谋反是断断不可能的,锦衣卫逯杲的告发应该就是秉承英宗的意思,要彻底搞倒石亨而已。石亨最后是死于狱中,还没等到死刑执行日子。

锦衣卫

三人之中的徐有贞是夺门的谋主,但后来与石亨、曹吉祥闹翻,因而被排除在核心圈之外,最后还被削职为民,四处云游的结局。

至于太监曹吉祥,此人在正统时代就有军功,是个能打仗的阉人。夺门之后,曹吉祥被擢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总督三大营。曹吉祥是太监,没有儿子,所以认了侄子曹钦当儿子,曹钦后被封为昭武伯,曹吉祥一干侄子也都被册封为都督。曹吉祥集团的势力也迅速膨胀,与石亨集团并称为“曹石”。

曹吉祥

石亨死后,英宗也加紧了对曹吉祥集团的压制。英宗对臣下的压制一般都是以监控为形式表现出来,锦衣指挥使逯杲则是英宗政策的具体执行者。逯杲的手段非常厉害,石亨也就倒在逯杲手上!逯杲的介入,令曹吉祥集团紧张起来,他们感觉大祸临头了!

横竖都是死,有人就觉得需要搏一把,此人就是曹吉祥的嗣子曹钦。天顺五年(1461)七月二日凌晨,曹钦动手了!根据《明实录》的记载,“天顺五年七月庚子,司礼监太监曹吉祥及其侄昭武伯钦等反,命怀宁伯孙镗等率官军讨之,钦败死,执吉祥下狱。”

曹吉祥画像

曹钦造反就在一天之内,似乎发动极为仓促。同样,还是《明实录》有关的记载,“先夕,召诸达官及其党群饮于家,厚赠之”。既然是政变,为何要举事前一天晚上才召集密谋集团开会,还用的是贿赂的办法,足见其筹划是有问题的。如此一来,事情还是被人告发了。

英宗得到举报后,立即命曹吉祥入宫,这既 是试探,也是诱捕。曹吉祥入宫之后,英宗就命人拿下,“令皇城四门、京城九门毋开”。曹钦等人未能等到翌日,就仓促动手了,先是去了“锦衣卫指挥同知逯杲宅”,还把逯杲杀了。接着,曹钦等人“遣其党杀左都御史寇深于西朝房,斫伤内阁学士李贤于东朝房。遂攻皇城,东、西长安门不得开,纵火焚之”。

锦衣卫

怀宁伯孙镗等人率兵平乱,本次兵变历时不足一天即被官军镇压,曹钦兵败自杀。三日之后,英宗下旨将曹吉祥处以磔刑。一场政变就如此轻松地被镇压了······

曹吉祥父子为何会造反呢?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是锦衣卫指挥使逯杲过分监控和构陷所致,根据·《天顺日录》记载,曹钦在举事杀掉逯杲之后,对人说:“我父子兄弟尽忠迎驾复位,今被逯杲谮毁,反欲相害”,还说:““诚为此人激变,不得已也。”

霍建华版明英宗

按照曹钦举事的规模和后来的发展看,这并不像一场预谋性质的造反,更像一个突发事件的应激反应,或许真的是逯杲的侦察监控逼得曹家人造反,而逯杲背后则是英宗皇权的支持。

许久以来,一直有一个传言,说曹氏父子,尤其是曹钦有图谋造反称帝的野心。这种说法源于成化朝的《寓圃杂记》,说曹钦曾问手下人:“古有宦官子弟为天子者乎?”手下谋士回答:“曹操乃曹腾之 后,终成大事。这个说法仅仅来源于笔记,并没有什么权威性,倘若曹钦有意造反称帝,那场战斗就不会打得那么乱!

所以说,曹氏父子叛乱极有可能是英宗有意激发出来的,目的是釜底抽薪地消灭这个朋党集团,还是皇帝的套路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7明朝时期之“曹石之变”
他把自己比作曹操,密谋起兵造反,想做历史上第一个太监皇帝
一场最没有胜算的政变,太监发昏想当皇帝,不过是中了皇帝的计
历史上的今天——明朝太监曹吉祥叛乱失败
“夺门之变”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是什么下场?
“曹石乱政”及文人集团的抗争(五)(明英宗天顺年间的政局转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