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00岁的真柏盆景《飞龙》改作全过程图文记录

【日本明星山上系鱼川真柏的传奇】


说到日本系鱼川真柏,是绕不开那些山采匠人和把野生真柏养坯种活的匠人们。真柏盆景在日本也要到明治时代才开始盛行起来,因为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真柏采挖极其不易(类似中国山西太行山的崖柏采集),所以当时可以流通交易的野生山采真柏非常稀少,价格自然也相当昂贵。


在日本貌似华丽的真柏盆景历史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真柏山采匠人的悲催故事,那些做着一本万利梦的赌命故事。。。(此处省略5000字)


本文中这棵系鱼川真柏,从被采掘下来时就被视为是山采真柏中“最后的大腕”,也传说是神仙留给人间的至宝,故被称为“神仙树”。当时也被日本业界公认为是千年不遇的珍贵盆栽素材。此真柏树龄约2000年,人类的年龄百岁为稀,所以此“神仙树”在盆景界的传承和传奇,也不知道将来会传续多少代。


随着世界各国近年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加强,各种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健全,包括中日在内的执法力度也越来越强,许多山采珍贵野生植物行为都被视作违法,是被严厉禁止的。那些以前赌命挖桩、养坯的匠人们和此行业被边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慢慢消失了。


因此,当年已经被山采并存活下来的经典真柏盆景以后会越来越少,只能像中国日本的古画珍宝一样,从这个手传到另一个手了,他们是活着的珍稀古董!


上图为1983年左右拍摄,三位日本山采匠人挖掘到此棵真柏时的留影。这行当里有许多山采匠人失踪在深山里,再也没有回家。。。


许多野生真柏成长在近90度的悬崖绝壁上,山采匠人要反复多次赌上性命才有机会挖掘到真正理想的野生真柏。


从野生山采回来到人工养殖成活(行话叫养坯上盆)也非常不易。1984年9月,此真柏被确认人工养殖发根成功,照片为上盆时的样子。当时树高163厘米,左右冠幅350厘米,纵深140cm,干围93厘米。


上图为经过4年养坯匠人的精心养护后,1988年时的模样。当时过长的飘枝还未被截去,可以看出枝条和叶片非常健壮,长势旺盛,苍老天然的舍利干和神枝已毕现无遗,野趣横生,令人惊叹。


2004年2月,在日本著名的大宫盆栽村蔓青园内,此“神仙树”首次在日本盆栽业内的亮相会。绿植、盆钵、几架三位一体是盆景展示的传统方式,包括背景和床饰的布置也要像盆几一样的精致讲究。


2005年9月左右,拍摄于蔓青园内。日本已故盆景泰斗加藤三郎先生当时年岁已高,即使如此,出于对此真柏的钟爱,还是坐上特设的展示台亲手整理养护“神仙树”。


2007年2月,加藤三郎先生与“神仙树”合影。此照拍摄后的第二年,即2008年2月这位为世界盆景盆栽界做出巨大功绩的加藤三郎先生过世了,享年92岁。


上图为2012年7月“神仙树”的模样。加藤三郎先生仙逝4年后,“神仙树”那时就像一位失去主人的“孤儿“,枝叶散乱,神态茫然,似乎期待着新主人的出现。。。



【巨匠们和神仙树的因缘】

盆景盆栽是被动的,他无法自己选择谁成为他的主人。但此真柏通过山采工匠冒着生命危险采集来,到找到业界巨匠加藤三郎老先生为树主,这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的缘份。又在冥冥之中,“神仙树”安排了另一个缘份,即从德高望重的加藤氏手中传承到另一位德艺双馨的盆栽大师木村正彦先生手上进行里程碑式的改作。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日本盆景大师木村正彦先生对此“神仙树”真柏的整个大手笔改作全过程。



【出山30年后,“神仙树”在神手之中成为了世界级名树《飞龙》】


此真柏下山后,由养坯高手伊藤尚治先生进行精心养护和基础的骨架处理,再经多位盆栽匠人的悉心照料后,于2004年成为了琦玉县盆栽老园子蔓青园的招牌树。

蔓青园的第三代传人即当时的园主加藤三郎先生(时任日本盆栽协会会长)亲自负责养护管理此真柏。虽然后来易手给收藏家金原东宪先生,但此树继续委托交由加藤先生养护。

加藤三郎先生过世后,由于此真柏过于庞大和其珍稀性,藏家并没有请回去,仍然留其在蔓青园。园内一般人也不敢动手修剪改作,以致于接下来的几年里枝条叶片徒长,挡住了许多精彩绝伦的看点。这几年里藏家虽然有意想让日本盆栽大师木村正彦先生接手管理,但因搬运不便等诸原因搁浅作罢。

直到2012年,也就是加藤氏去世后4年,藏家才最终下决心决定把神仙树搬运到木村氏园内,请木村正彦先生亲自操刀改作并负责养护管理工作。

至此,盆栽界传承有序的“神仙树”和有盆栽界“神手”之称的木村正彦氏才得以实现“世纪相遇”。



改作前,树高133厘米,左右冠幅148厘米。2012年7月12日,满树都是散乱徒长的枝叶,拍摄于木村先生工作室。


作为正面主观赏点的舍利干部分被过长的枝叶挡住不少。



左部探出的神枝也被过长散乱的枝叶掩没了不少精彩之处。


根盘以上的主干部分也被太多的枝叶遮挡,以至于观者搞不清是否为此盆栽正面。



从左侧面来看,可以看出树冠部是向后倾的。



首先开始摘芽、疏枝、疏叶和红韧皮的清理作业。木村氏带着徒弟们在工作室内四人协作,从上图他们的工作照看,可以想象这棵真柏的体量有多大。

木村正彦说:“因为我们非常了解这棵神仙树的珍贵和由来,所以不能蛮干,每一步作业都需非常小心慎重!”


上图为开始摘芽、疏枝、疏叶后的正面。


左侧面。正面前方(上图画面右)的枝棚前伸得比较厉害,以至于观者容易混淆到底哪个是正面?


反面。从这个角度看,主干和舍利部分也十分震撼,从树芯位置考虑的话,这个面其实也可以作为正面。


与疏枝疏叶前相比,叶量几乎是原来的一半,被作为主要欣赏点的舍利干部分终于可以基本看清。


为了显露左部探出神枝的整个姿态,所以把一些挡住视线的枝叶都修剪掉,以突出重点。



靠近根部起势部分,也去掉许多挡住观赏视线的枝叶,使观者可以欣赏到大部分极其精彩的舍利干。



“原想过把树芯移动位置,但综合考虑后还是放弃了这个计划。把后面的头部还是尽量保留住。”木村先生说。



右下方舍利干起势部分的树冠由木村先生亲自上手整理,其他枝叶部分由木村先生的三位弟子一起协力进行整枝修叶的作业。


由于这棵真柏的体量实在太大了,无法轻易搬动,木村正彦先生在为树冠整姿时,不得不爬上盆景操作台上作业。



【不拘泥传统盆栽规范,打造编织“云海之妙”】


加藤三郎先生生前曾以“龙腾云海”的构想设计进行改作定型,但终究因年迈过世而没有全部实现。

看着经透枝疏叶后的真柏,木村想到加藤氏曾经对此真柏的评语:要经过2000年漫长岁月大自然才能创造出如此雄壮的舍利干。瞧着层层年轮的舍利干神枝以及包围着的枝棚叶丛,木村喃喃自語道:“还真是云海啊!”


不秀盆栽制作技巧,用最妥善的方法尽可能保持此树原本的韵味。

那就是不对树冠部分像其他传统盆栽那样作过多的人为处理,不拘泥于日本盆栽的条条框框,而直接表现此树的原始姿态,那就是对加藤氏原始的造型设计,也是对赌上性命山采的先辈们的致敬,木村氏如此想。


从侧面来看树冠的部分,虽然可以尽可能去掉后方枝条的散乱,但还是留有问题。稍稍前突的第一出枝也还有改善的余地。这些问题应该可以通过时间养护和再修整来解决,木村氏如此考虑。


今后,可以仍然是木村氏的“神手”,也可以是其他盆栽艺术家的手,不管是谁,下一次对此神仙树再次进行改作时,希望上手者仍然像木村氏一样,抱着对原始作者创意的理解和先人们的敬畏之心,去接手养护改作管理此神仙树。



木村先生那操作整姿“云海”的双手,是一双敬畏神灵的“神手”。


左侧面的观赏点在哪里?这是留给今后改作的课题。


从整姿后的正面看,基本上还是保持了加藤三郎先生生前的原始创意。树冠部分后倾、探出过多的神棚和侧面不够精彩等问题其实依然存在,但世界名树“飞龙”已在木村先生的“神手”上,已经迈出了传承与变幻的重要一步。



正面上部,通过整枝、疏叶,木村团队把精彩的舍利干和神枝展现了出来。


也通过整枝理叶,把左部第一岀枝的枝棚整理得层次分明并富有节奏感。


右下方的枝叶被木村先生修整成云海状,围绕着苍劲干枯的舍利干,符合加藤氏的原始创意设计。




【最终调整后的三个部位】


树冠部露出了有许多精彩之处的看点。


左部枝棚叶丛经过整理后显得疏密有致、层次协调。


右部枝棚叶丛经调整后使得根部更现稳定感。



【最后的调整与检验】

从稍稍下蹲的视角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近根部富有艺术感的舍利神枝。


再从站起来稍稍高的视角来看,刚才看到高高翘起的部分舍利神枝被前面的“云海”挡住视线了。


左部一直往下延续的枯死神枝,粗壮有力,托住了茂盛的绿色枝叶,就像“死”托住了“生”,令人感悟深思。


上图为被前面枝叶挡住的舍利干部分(从正常角度来看),木村先生认为,因为此树精彩的看点已经够多,隐藏一些看点会更具神秘感和韵味。


2000年的树龄实属罕见,上部完全天然的舍利干,显现出惊人的年轮和野趣。


最后整姿的背面。这棵神树有许多生动之处,即使在背面观赏也十分精彩。


从左侧面看,树冠部分后倾和枝棚探出太多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不少。


蔓青园设置了特别的台座来等待神树“飞龙”的回归。


木村正彦先生整姿作业完成后,由5位蔓青园的大汉把神树抬进园子。


神仙树坐镇固位,更显神仙范。


再来让我们回顾一下改作前的模样,树高133厘米,左右冠幅148厘米。


经“神手”木村正彦先生改作后的正面全貌,树高100cm左右,左右冠幅140cm。



千年古树是令人敬畏的,四季苍翠繁茂的枝叶代表着“生”,遒劲神秘的枯枝舍利代表着“死”,同一个根,生与死交缠在一起,令人感悟人生。

对天造之物进行“应物象形”的改作,这其实是反映了改作者一种天人合一的修为。这种富有禅意的修为,其实是对文人艺术家们综合能力和学问的挑战。“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盆景艺术的创作改作,同样需要作者具有极强的景外功夫。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历代中国画家奉行的圣典法则,造化是客观的,心源是主观的。大画家石涛名句“搜尽奇峰打草稿”不也是说明师法造化的重要性吗?


中国古人品评好画时分四品:

逸品、神品、妙品、能品


抱月在此不知天高地厚地为这棵《飞龙》真柏也品个级别:

神品!


不知各位看官心目中给他打几分?



赵抱月整理编写于抱月堂

2017年9月中旬


《飞龙》在2017年初展出时的模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村正彦的里程碑之作
世界名树现身北京,我也是醉了!
(实操)一盆欧洲云杉的改作,这才叫有舍有得
风靡世界的杜松盆景
爱木盆景|一棵水杉盆景的培养纪实,舍利制作技巧和盘扎手法值得学习
起死回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