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这3种「学生思维」的年轻人,大都混得很惨
《铁木君—大脑进化》专栏第34

你好,我是铁木君。
很多在学校时表现优异的人,进入社会以后,好像「混」的并没有比那些成绩平平的同学更好。
有的实习 工作也三、五年了,职位和工资不见提升,还屡屡在工作中犯错...
“学习好的,工作不一定做得好。”
那么,决定一个人工作能力好坏的因素有哪些?
我实习时的一段经历,对我的后来的内容创业弥足珍贵:

当时的我,实习去了一家大的新媒体公司,却在接任务的当天和第二天都被上级骂了:

第一天我碰到一个问题,我想都没想就去问主编。上午还对我关爱有加的主编,收到消息立马反问我:“那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我当时就愣住了。

第二天让我统计一个表格,我赶工做完,随意编辑了一个名称就发过去。结局不言自明,我又被点名教训了一通。

下了班的我,不想带着情绪回家,主动去办公室找到主编。他告诉我:

“你的能力和思维,恰恰就体现在这些细节里。这些工作的细节,就是你职业生涯的写照。

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上限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决定一个人事业起步好坏的,往往是因为下面这3个学生思维。

01.
无法离开“知识温床”的被窝
1. 被所学的专业束缚了双脚
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我们最长的生活经历,都来自于校园里。刚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我们,很容易去套用来自校园的经验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而我们最难丢弃的一个「学生思维」,就是抱着自己的专业文凭去找一份完全对口的工作。
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一套知识,是重理论轻实践的。可是社会上各行各业,并不会给你足够的耐心,让你把书本上的知识活学活用。
社会上的每一个成熟的行业,为了面对行业内激烈的竞争,它的岗位分类都是非常细致的。
以银行业为例,除了大家熟悉的柜员和客户经理,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还有投资分析师、风险管理师等很多细分下来的岗位。
许多毕业生对专业对口的执念,都来源于对行业的无知。
即便是你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你上手工作时也会发现,平时能用上的、学过的专业知识,也不到20%,甚至很多时候完全用不上。
事实上往往是给你把步骤设计好了,你每天只要照着做就完事。

不要过分高估了专业的重要性,当你刚毕业踏入职场的时候,你是不会轻易安排到要用到大量专业知识的岗位的。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专业,只有职业。
所以,相比起专业,你是否懂得在工作后不断学习,打磨业务能力,才是更为关键的一点。毕业后一份新的工作,就是你新的学习征程的开始。
2. 社会没有固定的成功路径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的「成功路径」,是被定义好的:绩点、奖学金、保研...
我们做好这些,我们就会被老师看重、被同学羡慕、被父母夸赞...但是踏入社会的那一刻开始,那么多条路能走,究竟我该如何选择,我该怎样努力?
很多人陷入了迷茫,丢失了在学校时的那份安全感。
实际上,社会上并没有有一条固定的成功路径。社会是不断地变化的,人们追逐一个又一个风口,机会随时到来,也会转瞬失去。

有一个在小镇袜厂上班的流水线女工,听说附近在办女团选拔赛,2000多一个月还包吃住。

她就决定去碰碰运气,结果被看中,不小心一炮而红,燃烧我的卡路里被一遍遍地无限循环...

我想你们已经猜到了,嗯,她叫杨超越。

还有天王郭富城,很多人知道他是电视台伴舞出身。殊不知,他竟然从事过冷气工人,每天搬着笨重的冷气,在大楼里上上下下。

也因为这份体力工作,让他的身材练得比一般人更健硕。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段打工经历也成了他演艺事业的有力铺垫。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都向我们证明,社会上成功的路径千万条,从来不是固定的。

02.

填鸭式学习,单机式工作
1. 填鸭式学习惯性
人们常常吐槽,中国的应试教育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不出真正的人才。
抛开当前教育模式的利弊不谈,它的一个缺点非常明显:没有培养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一旦脱离了老师的引导,很多人就不知所措。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常常感到不适应的原因。在职场上,并没有学校里手把手教你、一次次容忍你错误的老师。

很多人在工作中遇到不会的知识和问题,跟我前面提到的一样,本能想到的是逃避、直接伸手,而不是想办法尝试自己解决。
于是不免受到领导和同事的指责,留下了工作不力的印象。面对指责的时候,往往还一肚子的委屈:“你又没教我,我怎么会呢?
很多时候,并非是他们不愿意多学习多思考,而是意识上的欠缺。
就像那很多乱摆乱放、被破坏的共享单车,并非是使用它们的人不善良,而只是他们对共享单车的误解和公民意识的缺失。
遇到问题不去自己解决,是因为这么多年,我们习惯了,让老师把知识一口一口,喂到我们的嘴里。
自学能力太重要了,它决定了我们在一个行业的上限。可惜这也是许多职场人严重欠缺的,这一课我们要好好补补。
2. 缺乏沟通合作意识,多人游戏玩成了单机
沟通能力,在我看来是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也是众多职场新人最大的短板。
学生时代所有的学业和考试,都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努力而完成,但职场不可以。
工作的实质,就是一群人通过合理分工和资源分配,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团队任务。
只有按照公司的规则行事,团队各成员通力合作,获得团队的成功,才会有个人的成功。不会合作、我行我素,最后自然是自讨苦吃。

我见过很多人,非常能干,很有想法,但是沟通起来感觉特别困难。老板认可他的能力,但是却从未考虑过让他接手更高的职位。
如何跟团队里的其他人有效沟通,不造成认知偏差,完成工作闭环;是做好每一项任务的关键,是职场人的自我修养。
因为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会有差别,如果我们不弄清楚每一个细节,任务完成的deadline,还有过程中需要的资源和权限;
我们很容易一顿操作下来,做的全是无用功,甚至导致整个项目因为你而延期的情况,想想就很可怕有没有。
再说说一个有趣的现象:我的公众号后台,每天都有人在后台留言,说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我不舍得分享出去,我要收藏起来。
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思维是完全错误的。
为什么?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个人的工作能力,而是合作结盟的能力。
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再厉害的人,也会有自己的短板。人心齐,泰山移。能够在社会中合作结盟,利用队友的力量,才能让自己更强大,实现不可能完成的成就。
靠自己你只能单打独斗,压榨自己的时间;找到组织,靠队友才能放大自己的最大价值。
与人合作、有效沟通、主动社交、乐于分享、学会求助,用好这5点,会让你的工作更加地高效轻松。

03.

位置感缺失,无法拥抱不确定性
1. 校强则我强,看不清现状
很多名校毕业的年轻人,初入职场,都有这样的问题。毕竟自己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二十多年都顺风顺水。
离开校园进入职场,自然而然想在新的环境中证明自己,迫切地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
的确学历高的人,拥有更高的起点,更可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也只是“更可能”而已,对单一的个体来说,实际情况可能相差甚远。
看清自己的位置,在行业里有多大的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十分重要。
实际工作中,主要还是看你的能力,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实际的效益。而许多年轻人刚进公司,对整个行业都没有经验,能力会强到哪里去?
成年人的世界,不靠文凭,只靠业绩。
看清世界让你知道该和不该,看清自己才让你明白能和不能。
先踏实将手头上的事做好、做到极限,摸清楚了这个行业的逻辑,有了工作成绩支撑后,别人自然就会承认你的能力,我们也能更快找到最适合自己发挥的位置。

2. 人生不是考卷,不需要别人肯定
我们从初学识字到走上社会,经过了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每次都害怕考不好的我们,突然不用再考试了,我们感觉生活更轻松了吗?
没有了考试分数来比较我们的名次,也没有老师站出来表扬或者批评你,可是很多人却无法适应。原来人生跟考试不一样,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的啊。
我们不再去谈对错,只关心每一件事的利与弊;我们要在众多未经验证的答案中,选择一个你觉得更好的答案。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工作中你有了完全的选择权:
同样的一件事,每个人的处理和解决方式也会有不同;每一道选错的答案,带来的后果也是我们自己承担。
我们如何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做出更好的选择?
那就是我们要不停地学习下去,每日精进、终身成长,认知上迭代升级。
离开学校的那一刻,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我们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主业知识、副业技能、动手下厨、一种乐器...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人生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后悔」二字。
我们能看到怎样的世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拥有怎样的人生,全看我们如何去选择。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因为这是你的人生剧本,而笔在你的手里。

前面说了很多「学生思维」在工作中的坏处,对我们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思维就有万般不好,唯恐避之不及。
它陪伴我们走过了生命之初很长一段路程,让我们在学校里,高效建立起一套全面的知识体系。
它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是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到了放下「学生思维」的时刻了。
而放下,从来不是成长的代价,放下就是成长本身。
也许过去的我们,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受到老板的青睐,也没有做出突出的业绩,但不要怀疑和否定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距离目标,只差那一层窗户纸而已。可能是多一点点的努力,思维方式的转变...
放下「学生思维」的你,一定可以找到人生快车道的入口,走得更远。
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场上一定要丢掉这2种学生思维,多少能力强的人都败在这上面!
职场, 思维方式决定你成败!
给职场新人的几点建议
职场中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
社会第一课:从「学生思维」到「职场思维」连载中,社会第一课:从「学生思维」到「职场思维」历史军事,作者:李栩然,西西文学
有出息的年轻人,不会有这三种学生思维,30岁之前能出人头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