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空居士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一章)

了空居士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一章)

2014-07-20 11:08阅读:
X

老子骑牛图
道德经
原著:老子 释义:了空居士
《道德经》 第七十一章
【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释义】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我们看这两句末尾的两个语气助词都不一样,一个是“矣”,很赞叹的意思,一个是“也”,是很肯定的意思,尚就是崇尚,是值得我们学习、称赞,病就是毛病,也就是不正常、不正确的东西。知不知,有人解释为认识到自己还有不懂的东西、不足的地方,就像我不懂英文,我说我不懂英文就值得赞叹吗?不对的,我认真研究过,知不知就是不要以你原来知道的东西就认为是到顶了,那样做就落入了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等等了,就是自以为是了,那其他圣人有没有这样的看法啊?最著名的就是《楞严经》有两段,“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知见立知就是以你自己的成见推断事物,即无明本,很多事情会搞错了。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就是说你虽然很有见识,很有智慧,但是还要实事求是去研究,不能搞主观猜测、臆断。我们从释迦牟尼佛的观点来对照,知不知就是不要因为你自己知道了就觉得一切都是这样的,想当然,虽然很有知识,或对事物很了解,但是还是会实事求是的面对那个事情。《道德经》前面还有讲过“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大家查我以前的讲解就知道,老子一贯的宗旨就是不要以为原来的经验就一定是正确的,就算你觉得很正确,还是要实事求是,“知不知,尚矣”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做法是值得我们推崇的。不知知,就是不懂装懂,以为一定是这样的,官僚主义啊等等,病也,这样是错误的。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圣人一定不会“不知知”,也就是圣人不会不懂装懂。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懂得不懂装懂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以其病病,前面的“病”是指“不知知”这种行为,后面的“病”表示肯定,是指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我们倒过来,是以不病就是因为夫唯病病,因此他们就不会有错误的做法。夫是语气助词,唯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种不懂装懂的坏习惯,因此他们就没有错误的行为。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通过这一章,我又想起孔子讲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再请师父联系这句话解释一下吧。
【回答】
“知”就是了解、明白、知道,“之”是泛指某一些事情,对一个事情真的明白、懂得就承认懂得,不懂就坦坦荡荡的承认不懂,这种态度才是一个有知识的人的形象。孔子这种思想和上面讲到的“知不知,尚矣”比较,老子的思想应该略高一筹,就是你知道了,你还不执着,如果一定要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扯平,也可以,那就是说孔子的“知之为知之”是确察的知道,你就承认我确实了解,如果从认识论的程度来说,老子的思想就更为谨慎,就是我虽然明白这个事情,但是真正要做的时候还是保持小心谨慎,孔子的思想是我真的懂了,就坦坦荡荡的,也没有特别的小心谨慎,境界还是略有点不同,如果孔子所说的“知之”是彻底的明白,那就以轻车熟路来给大家印证,这个境界同样也达到了圆满,要看每个人对“知之”的把握程度。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看来老子的思想比孔子的更谨慎,我来之前也在网上查了一下,上面有解释说“知不知”就是知道那哪些是知道的,哪些是不知道的,是比较好的。您的解释使我对此理解更深了一步。
【了空居士回答】
   嗯,就是不要落入教条主义。
(本文根据了空居士在YY语音80257频道“国学讲坛”演讲录音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思维导图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以德报怨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处(修订)
UC头条:庄子讲了一个道理, 醍醐灌顶, 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更胜一筹?
道德经 第七十一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