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财务工作的好习惯

第一章 一次把事情做好

我跟财务同仁讲:工作跟读书是有差别的,卷子不会的地方也可以作答,而工作不会的时候蒙一个科目随便做进去那就惨了。

无数次,都是在这个一次把事情做好的问题上面栽了跟头。我举两个例子:

1、检查不仔细

保险公司把签名盖章涂鸦在公司这边了,老板要出国,保险公司老总去省里开会了,于是我提心吊胆的过着元旦。虽然说即使出事保单还有3个月的顺延期保费照交就是。可领导心里你就是个笨蛋,下次怎么提拔你。

2、数据对不上

一次做不对,检查难数倍。关联方求和的范围都错了,结果自然错了。明明要按审定结果去做分析,可偏偏你用的是审定前的数据,没有考虑调整因素。这给别人后,是要重做的节奏啊。

财务的素养,第一宗就是要 细心。一次做不好,可能就是个次次做不好的人了。一次把事情做好,需要的是你平时工作中养成好习惯,而且需要是专业技能、操作机巧、耐心的综合体现。做数据,记住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格子——用了别人的模板,公司名都不改过来,这个真的不是好习惯。

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到以下几点:

1、要么不做,做就需要认真

2、保持耐心,做完检查几次

3、勾稽验证,多种方式核对

第二章 知识碎片整理

做财务多年,你有自己的技能包么?

工作岗位就是我们的土壤,当我们离开土壤的时候,真的很难汲取到营养。当然了,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看人家的问题,网上看一些新政策/法规,都能学到一些东西,然而,最牢固的知识,还是在工作中我们反复操作的那些事情中来的,千锤百炼才能刻骨铭心。

有些知识,我们不用整理,逢人都能张口就来,说上几个钟头都不会有问题。但很多的事情,我们每个月才做一次,或者一年才做一次。还有我们平时遇到的一些特殊的事情的处理,讨论定案后就执行了。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碎片。

有些人很勤快,自己会把这些知识碎片整理出来,做成模板、文档,制度与案例,都妥善收藏着。

技能包里,还有我们要查阅的准则、税收法律法规。这些是共用资源,网上可以找到,但是一个好财务,自己是有整理的一套资料的。这是我们行走江湖的吃饭用的家伙什。

试想,你到一个新公司,老板说你把公司财务的制度先做一下,然后把采购、库存管理、销售的相关流程理顺一下,再把公司的薪酬体系重新检讨一下——工资个税和年终奖个税公式,你技能包里有么?老总说现在出纳现金日记账做的很差,有些乱,你帮她设计一个好的模板,可以做每天资金监控的,还要把日记账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另外固定资产管理也有些乱,你整理整理,按部门计提折旧,费用要准确计入到每个部门,该分到产品的要能准确分摊到产品里头。财务分析这块,原来财务做的都是表格和大段的文字说明,你做一个新的格式,增加一些图表辅以精炼的文字说明。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不,是一个技能包带来的高薪!

第三章 实事求是

有些事情我们不求求证,听别人说了之后转述,哪怕是原意复述,可能在高层听来会有更高层次的判断。我们转述的话,可能会立刻求证。这样的后果其实很严重:我们这么说了,那个人也这么说了。如果并非事情真实的情况,这个就变成了一件坏事,甚至是一场事故,自己经历之后,不由得感概颇多。

以前听“实事求是”,觉得听在耳里,并未往心里仔细去领悟并践行。如今仔细想来,确实发现这是我们很多财务同仁的一个通病:相信别人的陈述而不求证。如果别人在你面前说一次慌你没有发现,那他可能经常会撒谎。事实上,工作中的事情,很多人并不会把事情原原本本讲给我们听,可能会挑一些让事情更顺利的话来说。很多时候,发现有一些疑问的时候,听别人解释之后我们就认为没有问题了,可没有书面证据的支持,时间长了,以后再要去解释这笔业务,可能我们已经忘记了当初我们当时听完解释后做出的“判断”。

习惯一旦养成,我们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就会固化,财务好说话、肯帮忙,这对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我们坚持要用证据说话,平时都会要求有书面的证据资料。这样业务部门的人会认为我们有原则性,会推动他们平时做事情的时候就力求凭据真实、证据充分。

当我们成了”老好人“、”烂好人“,也许我们是自断经脉,无法修为到最高境界了。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即使灵活变通,也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进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写这些,是对我财务生涯的追忆,也是对自己的解剖与反思,希望对同仁们有参考价值。

第四章 及时纠错

事务所给一些公司做审计的时候,在连续多年的审计过程中发现很奇葩的现象:第一年年报审计调整的内容,第二年年报审计的时候这些差错依然存在。这些错误虽然对报表的不会有致命的影响,可这长年存在的错误你觉得稀奇不稀奇?

我们财务一点错误都不出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专业能力的问题、因为疏忽大意、因为时间紧迫等原因,我们可能:(1)把没有对清的回款挂在预收里,后面如果你不去查,这将会成为账务垃圾,越积越多。导致跟客户对账可能都要翻出好几年的账来对,花费巨大的精力不说,往往还导致回款不及时甚至坏账。(2)发现仓库部分收发料没有及时填单或者其他原因,月末导致总账和库存结存对不上。也许财务和仓库本来没有差异,因为账务做错了而对不上不去检查原因,长期积累下来就导致完全无法核对了。

各种形形色色的错误,无论是我们自己的原因还是业务的原因。不及时去检查、纠正,我们就是一个“烂财务”,最后让财务集体失色,在公司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前面说过一次把事情做对,尽量少犯错,少制造垃圾。

今天你说的是每月都要去清理垃圾,不要让垃圾堆积。

财务数据如果垃圾堆积,我们成了垃圾信息的输出者。

如果不能杜绝垃圾,我们真的很惭愧,引以为耻。

解剖自己,反思自己,照亮同仁前行路!

第五章 以点带面

遇到一个问题,思考它是偶然的现象还是系统性的风险,如果是制度流程有缺陷,会重复出现,这个时候我们财务的选择就非常重要,你是选择长期纠错,还是想正本清源实现一劳永逸。

亡羊补牢应该从丢第一只羊的时候就堵上漏洞。如果是曲突徙薪,等房子着火了,然后给救火的人颁奖表功,殊不知当初让改烟囱搬走柴火的人才是最有前瞻性的智者。我们宁愿做无名英雄,做那个曲突徙薪的人,而不要做救火的英雄。

有人说无名英雄没意思,等事情搞大了,再出来搞定才显得有本事,如果企业这样的人多了,迟早会出大问题,搞经营做管理不是走钢丝,而企业运营的风险是要能有前瞻性的去防范一些,用规范的流程制度去规避一些,最后通过人的努力和专业技能去降到最低。

这就说到了财务做事的时候,要养成这个以点带面的好习惯。

eg:

1、你发现仓库的一个单据填错了,你会不会想到要从整体的仓库单据设置、单据对应的业务、单据填写及审核的权责做全流程全方位的检讨?有人说这是没事找事,想借题发挥。其实真不是,你作为财务部门,对公司的物流都管不好,你的账的根基就没有了。

2、我们聘用了一个新人做固定资产的会计,他平时只知道资产新购、折旧计提与入账。某一天公司有一个资产报废他不会做账,我们是不是会想到对这个岗位的技能培训没有做到位?固定资产如果发生拆了重建、大修如何处理,固定资产的部门转移、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租借给别的企业使用、盘点的组织及报告、固定资产盘盈亏,作为一个岗位的人,这些业务的所有账务处理及业务的开展。如果等到遇到再学真的很耽误事情。

所以说,以点带面的习惯,会让我们在专业上不断精进,在工作中不断改善。若干年过去,好习惯会让我们专业知识更过硬,而且这些都是基于实践的真知,比书上读来的牢靠的多,人和人的差距也都是这么来的。

解剖自己,回顾财务生涯,作美芹之献!

第六章 服务意识

在公司做了快10年了,快到发工资的日子,总会有些同事遇到的时候就会热情的跟我寒暄:你们财务工资算好了吧。

在其他部门眼里,财务的职能就是算工资。我跟业务部门讲财务课程的时候总会记得提醒大家:工资是人力资源部算的,我提议,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于是讲台下面掌声雷动。可如果咱们这唯一的工作内容都是别人干的,我们到底干什么的?有些公司领导还认为他们财务部门就是管收付款的。

2005年4月开始给新工厂建账,IT的同事拷了一个空账套,我从初始化开始,捣鼓了有20天左右,把整个ERP系统全部设置好了,整合过来的新业务,他们原来用的是金蝶,对易飞ERP一点都不熟悉,所以从采购、仓储、生产管理、研发全都进行了培训,一个超级帐户可以从系统里从头到尾做完业务。

仓库盘点一共进行了四次,仓管员用计算机水平不高,晚上闲着没事还把Excel设置里的所有勾选项都取消,第二天一早发现Excel表打开后菜单栏、编辑栏、行标列标啥也没有了。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模样的表页。

没法子,系统不会就教嘛,数据不准就帮他们检查、规范操作就是。半年时间,我有一半的时间呆在仓库里,2012年仓库主管退休的时候,还回忆起当年的往事。

采购、生管、仓库、市场部经常有些事情要特殊处理的,都会找我商量如何对策,《做顶尖成本会计应知应会150问》里的一些特殊业务如供应商当客户的事情,就是工作中真实的案例。

从子公司调集团后,我还会回去给业务部门做一些诸如《卖好——销售相关财税知识》、《买好——采购财税模型》、《研发人员的财税知识》、《部门主管的财税知识》、《成本分析与控制》等课程,业务部门找我问过的事情,如果有代表性,我都会做成模板给他们使用。让业务部门为了同一个问题来问财务多次,这不是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嘛,我最希望的是我们的采购和销售人员出去,在财税知识方面有优势,这样才可以在谈判中保证不吃亏。

我一直坚持者这个方向——做好服务。最近几年我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更多了。也许是自己悟到了“让别人过得更好才是自己真正的快乐”。

第七章 未雨绸缪

2005年听说要用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讨论稿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关注,记得讨论稿里还保留着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呢。

等新准则定稿与大家见面的时候,第一时间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做了新准则下要改变的一个PPT。我跟财务主管讲,新准则变化内容需要公司内部组织财务人员培训,然后在2007年就开始用新准则。现在记忆犹新的是现金改成了库存现金,应交税金改成了应交税费,营业费用又改回了销售费用【最初也是叫销售费用,后来改成了营业费用,新准则再次改回来,所以用“又”字】,应付工资改成了应付职工薪酬。报表里把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合并在一起为营业收入——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嘛。预提费用取消了在其他应付款下核算,待摊费用取消后在预付账款里核算。2016年结账完成后,全司顺利的切换为新准则做账,报表也相应做了调整。这些都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也许当时领导认为一个财务人员怎么会有心思去研究这些新东西,还做好了培训的PPT,主动要求跟财务30来人讲解。

通过这个例子,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件事情,如果你想要在职场有更好的发展,很多时候你不只是平时做的比别人好,还要想得比别人远,对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多花一点时间去考虑——未雨绸缪。

2010年12月1日起,外资企业也要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而之前进口的材料,在以后出口,这部分会形成虚假的“增值”,白交17%*12%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事后,才想到如果11月30日全部拖去退关处理,12月1日再拉回来,这不是剩下许多许多的钱?事后发现时已经追悔莫及。

如果你是出色的财务人员,请每月/每周或者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来安静的思考,把你收集到的信息再细细地过一遍筛子——哪些是现在就需要检讨的,哪些在未来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你在变化面前准备不足,一定不是一个出色的财务人员。还是举例来说吧:

1、如果担心自然灾害,你是否想到了财产险?

2、如果想到切换系统的风险,你是否会更加重视,会采取那些措施去保证上线成功?

3、如果税法有重大变化,你是否要考虑新规定下企业的流转税/附加税影响大约多少?

4、如果公司的客户或者产品出现高度集中,你是否意识到了经营会有巨大的隐藏风险?

5、你是否假设过汇率如果波动5%、10%对公司贷款成本与汇兑损失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是否有预案来应对这些变数?

6、你是否考虑过财务部门出现一个、两个甚至其他极端情况出现,如何解决人手紧缺的问题?

7、你是否考虑过企业如果销售收入增长20%、50%甚至100%资金会有多大的缺口?你想过如何解决么?

早几周的台风,微信里有人发出短视频——很多东西被吹得飞起来了,有些地方车子被淹,有些路边的树倒下砸了许多的轿车。

对未来完全没有警觉和防备的人,是痴愚众生。财务应该是精明的,略带一点先知先觉,谓之为未雨绸缪,不是因为我们有神功,而是因为我们留了那么一点时间去思考未来的种种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内控]关于财务管理制度
财政部:关于编制部门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管理会计的潮流下,是否应该全盘否定传统会计
应收账款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