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您在满足孩子的表面需求还是真正需求

当代教育学家曹雕在清华大学

  幼儿园中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妈妈为了方便照顾这个小朋友,每天吃过午饭都会来接他回家让他回家休息防止病情的反复。同在一个班级的另外一位小朋友看到了,告诉了自己的妈妈并且要求妈妈也中午来接他回家。因为有一个小朋友的妈妈中午都来接,他也希望自己的妈妈来接自己。

  很多家长会认为这不是小事一桩吗,孩子喜欢就满足他呗。只要在自己精力允许的情况下。看起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好像就真的满足了孩子,其实真的是这样吗?接孩子回家睡午觉,其实只是孩子的表面需求,看起来他希望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一样来接他,小孩子容易攀比,但是实际上呢?孩子缺少了什么东西呢?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呢?作为家长我们很容去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却甚少去考虑孩子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孩子这样要求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非常聪明,他们说的话,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父母需要做一个会解的密探来了解孩子和研究孩子。而不是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就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那样根本无法触及孩子的内心,只能满足孩子一时的贪欲而已。就如幼儿园里的这个小朋友,他为什么一定要妈妈接呢?他的目的是什么呢?通过跟孩子的沟通,我发现这个孩子自尊心特别强,他需要在家庭和集体中的特殊性来体现自己获得了关注,所以她可以哭可以闹的去要求妈妈来接。同时还有第二个目的,就是和妈妈争夺权力,当妈妈同意她的要求的时候,她会感觉我可以控制成人,我的力量非常强大,这两点她感觉非常满足。其实同样的情况在生病的小朋友身上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一个是直接要求,一个是隐性的要求——我生病了,你们应该满足我的特殊要求。这就犹如很多抑郁症患者老是躲在自己的症状中不肯出来一样,因为生病就可以获得特权。而父母或者家人对这种特权的满足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或者疾病的恢复,反而会让孩子更深的陷入这种隐性的需求之中,导致更麻烦的事情发生。很多时候孩子的要求都有其背后的目的,我们不需要先满足孩子的要求,而是应该先弄清楚孩子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什么,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去满足孩子的要求。比如一个孩子需要的是重点关注,当他用哭泣,威胁希望获得这种关注的时候,此时反而不适合给他重点关注,因为这样会让孩子以后继续采用哭泣,威胁获得他想要的关注。这只会导致坏行为的强化。就像孩子第一天说妈妈你中午来接我,你不来我就哭,我就不进幼儿园,此时去满足这个要求是不合时宜的。首先我们要告诉孩子不可以哭泣,其次说出,你想让妈妈中午也来接你,你很想和妈妈待在一起。说出孩子的情绪,然后告诉孩子,你今天好好的上幼儿园,妈妈可以在周六的中午接你回家。两人协商完毕,孩子自然就会乖乖的去幼儿园了。其次在家里也需要找机会给孩子一些特殊的时光,只是亲子的时光满足孩子的特殊关注。有些父母接孩子之后只是专注的骑车,很少和孩子聊天说些什么,要么就是今天学了什么,其实我们可以跟孩子在回家路上这段时间谈很多东西,比如看到了什么,那些地方有什么变化,让孩子给妈妈表演个节目鼓鼓劲。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又让孩子巩固了所学过的东西。孩子的需求很多,一定要先看孩子需求之后的目的,再去考虑孩子如何,何时去满足孩子的需求。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 曹雕 2009年3期 《中国教育》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你会怎么回答
怎样才是给孩子真正的爱,这是最好的答案
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很重要
又是一年开学季,如何让幼儿园的小宝宝,快速收心回归校园?
宝宝入园,你们准备好了吗(一)
孩子如果经常说这3句话,暗示性格软弱,内心自卑,很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