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开朝向花圃的窗子

.1

这个世界最完美的动物是人,局限在认知上,姑妄言之吧,毕竟只有人类创造了可以负载思想和灵魂的文字,可以记录下过往,一卷卷装订起来,码在书案上,先生流传给后生。

一座城也自然该有一个书房,可以供后生研读先生。书房可以是一个开放的,有长椅的广场,可以是高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教堂,可以是爬满绿藤的公共图书馆,可以是林林种种,各具风格的独立书店,可以是能阅读的咖啡吧,甚至售报亭、旧书摊……

家也是这样,即使简陋,不管空间多么狭小,也会在最温馨、最干净的地方,放上几本书。稍微讲究点的,会挑选个安静的空间,布置一个书房。

书房,是一幢房子里最能显示主人品味格调的地方吧,会有个书架,摆满主人读过,或想读的书籍、画册之类的,靠窗幔的角落里,会有舒服的沙发,亮一盏暖色的灯。

书房往往是一幢房子里最安静、最温馨的地方,因为书卷里栖息着美的灵魂,先哲的思想,也萌生着主人灵动随性的涂鸦。

书房很重要吗,或者换一种问法,读书有用吗,一本书读过了能记住多少,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读了,很快就忘记了,所以有人直截了当地说,读书没有什么意义。

有个喜欢读书也写作的医生说:“读书是一种更广义的倾听,你借助文字,倾听已逝哲人的教诲,你借助翻译,得知远方异族的灵慧。”

“——可是,有什么用”,依旧会有人固执地在内心追问。

.2

不同的城市,总有一些特色的书店,走进去,就像走进了一座城的书房,能看到这座城暗黄色的过往,光鲜的当下,有时运气好,还会艳遇到一些琳琅满目的专题展。

河坊街的“南宋序集”常能看到地产作家的专辑推介,一些主题书画文玩秀。比如,瓷器、文具、茶艺、邮票。

吾同书局,不知道为什么改了名字,在静谧的角落里,摆放佛家经书和做工精到的陶瓷雕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光线都会透过窗棂的木格子变幻着深深浅浅的色彩,给佛像镀上一层神秘的光环,吾同亦可吾不同。

太原街上的零点书城,二楼半跳空的读书阶梯总会聚满了带娃的父母们,可以任性地读书,看绘本,做笔记。

走进猫的天空之城的小店,手绘城市地图和明信片也很有看头。南京的先锋书店里民国风物、金陵传奇,让人觉得“江湖”一直都在。

旁观是一种乐趣,可以自在地游离在内外的边缘。细细地浏览琳琅满目的书籍,看百年的贤者,看当代的后生,看文字的各种排列组合,看颠三倒四的世界,每次都会把杂七杂八、不愿释手的几本抱在怀里,坐下来翻阅一阵子。

沉浸在阅读中,沉积在内心很久的抑郁、压力,有时会一下子莫名地释然了;像很难找到痛点的地方猛地被戳到,酸胀,痛快;说不出的寂寞、委屈,突然有人懂了,欣慰得想流泪。

阅读时,时光仿佛慢下来了,就在身边静静地,悄无声息地流逝,内心总有痒痒的感觉,深藏的单纯的念头像泡胀了的种子,只要温度适宜,就能冒出嫩芽来。

读书应该是一种经历吧,就像去到陌生的城市,因为新鲜、好奇,所以更多挑剔,也更多欣赏。常年旅居他乡的松浦弥太郎说:“最好的用钱之道,是把钱用在丰富个人体验和感受上。”

.3

读书,其实很像喝茶。喝茶是从口渴的需求开始,讲究的,把喝茶奉为“茶道”“茶艺”,茶叶、茶具,煮茶的水,喝茶的人,满满的仪式感。

读书的时候往往也喝茶,茶水穿肠而过,可不管你喝下去多少杯功夫茶,人体水分所占的比例,不会有丝毫的改变,想必,在一些人眼里,这也是一种“无用”的过往吧。

听过一个爷爷教诲孙子读书的故事,爷爷拿出一个装煤炭的竹篮,让孙子去河边打水。不用说,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孩子心里很不高兴,这样打水有用吗?爷爷让他好好看看竹篮有什么,孙子一看,自己手里那个又脏又黑的篮子,虽然没存下水,可是变得干干净净,露出了竹篮的本色。

读书就是竹篮打水,看起来一场空,却在打水的过程中陶冶了自己。

读书和旅行其实都是过往,生命又何尝不是呢?海明威感慨说:“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往后余生,巴黎都会一直跟着你。一座城市的气息会悄无声息地浸润你、影响到你。”

就像旧金山纳帕谷的葡萄酒,里面装的不仅是葡萄汁,还有加州的空气、阳光和时间。

.4

一次,在华盛顿大学,远远地就看见了校园里好看的尖尖屋顶,不设围栏的校园,满是绿荫的草地,随处可见自在读书的人。

走进校园的书店里,选上几本书,坐下来边享用咖啡、奶茶、小点心,边读喜欢的书,不用担心有人催你付款,或提示:不要打开被塑料封装起来的书。

大可不必像晓书馆那样提前网约,或是像木心美术馆先约讲座,进园之前还是要再购景区门票的,或是街区上一直都大门紧闭,只能从栅栏的缝隙里探看的小城艺术馆。

经常读书的人,犹如反复淘洗的竹篮,久而久之,就有了一种情怀,养成了一颗人文之心,读书或许能够改变命运,即使没有能左右现实生存的状态,也足以改变人的内心。

人文之心,绝非只靠读书养成,也需要一个生态环境,就像一个城市,要有看似无用但有趣的东西,要有文化了的建筑和文化了的人,日出日落才更具风景。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文字的哀伤像月光一样倾泄下来,没有地方可躲,那一刻,心很疼,想已远去了的父亲,想已然衰老了的母亲,想每一个离开自己闪去的曾经。

对于史铁生而言,地坛那古老空旷的存在就是他浩瀚的人生读本,是一座城的书房。

小城没有地坛,却有一个废弃的工业区,就在大河弯弯的衍水边儿,昔日的厂房已是残垣断壁,爬满藤蔓,长满几尺深的蒿草,可就是忍不住一次,再次地去到那里,翻读颓废,寂寞,荒凉,悲壮……

一座城,可以退去商业的喧嚣,可以舍弃不再喷吐钢花的高炉,可以掩埋坍塌的、贫瘠的矿坑,宁愿她永远滑进寂寞的深谷,只要那肥沃的黑土地还在,灌木、树藤的根脉还在,大山就会依然茂密,河流依然清澈,人心依然向往,梦想还会在荒凉的尽头野蛮生长。

这份对以往的记念,对明天的憧憬,就是人文情怀,是一座城市的希望。不养文心的人,就难免会寂寞,荒芜,不养文心的城市,无论多么繁华,多么喧嚣,也必是一座浮躁之城,贫瘠之城。

文心,是一座城永远也不会熄灯的书房,是梦开始的地方。有人说,大人若是关上了一扇门,孩子们就一准儿会推开朝向花圃的窗子。一座城,需要可以栖息灵魂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民间故事:书生求问禅师,总是觉得书房太小怎么办?禅师:给心里装上镜子
既然想要一间书房,就要知道该如何布置
下跃准别墅户型详解
书房里的白月光,看书架如何与窗子完美结合打造出不一样的家装
夜读丨恋上一扇窗(有声)
短暂的相逢,从形象到具体,我选择用脚丈量北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