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长的“胶卷”


i
陈染在《消失了的怀念者》中记述了一段和一个故交多年以后相见的情境,心中一直记念的那个人出现,她惊掉了下巴,虽然两人促膝而坐,温婉有礼,可还是难以掩饰满心的失落。“在幽暗中长久地冥冥期待的那个人,他出现的那一刻,竟成为了心目中消逝的一刻。”
其实,生活里的人物,都是在气味,时间,期盼,诸元素中被催生,发酵,甚至是被内心的神往和渲染后得到的视觉,自己是这样,对方也是这样,于是才有了邂逅的“灵光一闪”。
多年以后,才发现,当下时光里的彼此,只是瞬间心像的印迹,本我,期待,幻化,或只占了一层,那是曾经的美好,他不是他,或许你也不是你自己。
李商隐感叹“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无奈,念而不见,是忆念的诗化,每每总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而“高山流水”简直是雪域圣顶上的“一米阳光”,望而不可及,是文化典籍里让人仰止的精神慰藉。

直到胶片的出现,记忆才有了还原“此刻”的可能。胶片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先前的诗歌,绯句,只能说是一种文化了的“胶片”。
有了胶片,时间便找到了物化的载体,成了“存在过”的证据。
银盐感光胶片,也叫菲林,就是通常所指的感光胶卷胶片中含有一个单层的或多层的感光乳剂层,有很多对光敏感的微细颗粒悬浮在明胶介质中,这种悬浮着的光敏物质就是卤化银颗粒。
一平方英寸的感光胶片卤化银晶体的含量竟有四百亿,卤化银晶体具有一经感光,结构就发生变化的特性。不同强度的光通过相机的镜头,映射到胶片上,结构发生变化的卤化银晶体便转化为黑色金属银颗粒,感光不同的晶体会呈现出深浅不同的影像,被定影液固定下来,就得到了一张独一无二的黑白照片。
再后来,有了彩色胶片,丰富的感光乳剂层可以把色彩还原到与自然状态一样。

那时小城里,有两家大一些的国营照相馆,每逢春节初七,家人总要早早收拾好,女孩子还要精心打扮一番,在照相馆的外间,排队等候照相,每个孩子要有单照,要有兄弟姐妹合照,最后才是全家福。
摄影师会将一个装有胶片的木框盒子装进摄像机,然后钻进红面黑底的遮布里好一阵,然后不厌其烦地摆布着孩子们,孩子小的,手里还会有一个会叫的娃娃,或是拨浪鼓,摇晃着,孩子咧嘴笑起来的时候,强光一闪,就完成了所有程序,接下来,会期待一周以后的取像时刻。
远在外地的孩子也会在收到家书时,欣喜地发现从信笺中掉出一张照片,常常是伴着泪花,端详着,回味着那份团聚。
家里的影集,也许要攒一个世纪才能成册吧,翻开黑色卡纸的老相册,里面是金色的相角别着的黑白照片,经常是祖母或外祖母一家的合照,然后是爸爸妈妈的生日照,学前照,工作照,白衬衫扎在宽大的裤子里,或是长辫子,碎花衬衫,黑色裙,偶尔会有几张涂了颜色的“彩色照片”,半身照通常是斜身的侧面照,下面会有烫金的照相馆名称,或是“曙光照相”,或是“生生照相”,“新中国照相”,然后是**月纪念字样,常常是一部相册装着三代人或是更多亲人一生的故事。
摄影的魅力在于期待的过程,在于寻找光的投射角度,光与影构成摄影者心中期盼的意境。
那时候的“牡丹”或是“海鸥”已然是奢侈品了,一卷胶片可以拍到16张或36张。用心投入地拍摄每一张,然后慢慢等待,有点像小时候等待考试成绩,忐忑不安,也像当下流行的“拆盲盒”,每一次按下快门,到冲洗影像,都充满期待,直到一张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现在眼前。
当外在景致与构思的意境契合的瞬间,随着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便完成了一幅作品的初创,像一件宝贝藏进了盲盒里,只能耐心地等待冲洗胶片和漫长的后期制作。
初中的时候,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凑在一起,把物理课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极致,买来药剂,白色搪瓷方盒,竹夹子等器物,像准备外科手术一样,更准确地说像接生自己的孩子,只是当时自己就是孩子而并不觉得。
在暗室里,红光下仔细观察冲洗后的胶片,然后取出相纸,开始手动曝光,再把相纸浸入显影液里,轻轻晃动,那光洁的相纸逐渐出现深浅不一、灰黑色的影像,握夹子的手不禁有些抖动,是紧张,更多的是兴奋,几颗头挤在一起,瞪大眼睛观察,以免显影过度,然后在瞬间放入定影液,烘干,压光,剪裁,一气呵成。
记得大学的第一年,还没到圣诞节,就陆续收到不同省份的不同院校的新年贺卡了,那时的贺卡一般都是各自大学的标志性建筑,醒目的院校名称,然后是恭贺新春之类的贺词,几个影友也不甘示弱,立刻照着样子设计,先是拍摄院校的教学楼,然后用卡纸框住,用画笔一笔一笔地画上“恭贺新禧”几个篆书体,再用胶片机翻拍,放大成明信片大小,冲洗。
第二天,尽管熬红了双眼,拿出一板一眼,有模有样的贺卡的时候,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成了不可多得的新年礼物。每每翻看旧信笺,相册里的黑白照片最能唤醒青春的记忆。
后来,有了一次性成像的宝丽来,又有了索尼小巧的卡片机,接下来,似乎一夜之间摄影革命就席卷了全球,数据存储卡替代了胶片,有了数码单反相机,有了屏幕窗,可以瞬间回看刚拍的照片,照相和摄影成了家庭模式,私人模式,直到手机拍摄功能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摄影方式,图片与视频成了日常交流的模式,甚至迎来了瞬间娱乐的“火山”“抖音”的自媒体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胶卷怎么洗成照片 胶卷如何洗成照片
终于有一篇文章能说清单反单电微单胶片相机的区别了-今日头条
摄影悟道003
汕头往事丨公元厂记忆
乐凯,憾失数码时代
摄影的专业术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