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6节|一杯咖啡的大市场

乐咖啡 | 噢!这就是精品咖啡




乐咖啡是精品咖啡达人聚集的家园,在这里你可以了解更多咖啡的知识与技巧,或分享你喜欢的咖啡器具与咖啡馆,让鉴赏一杯好咖啡成为每一天的精彩发现。


本文是《乐咖啡公开课》的第6篇,这是小编精选的36节咖啡课,从咖啡的起源到动手做一杯好咖啡,帮助你从咖啡爱好者快速进阶为咖啡达人,赶快扫下面的二维码一起走进精品咖啡的世界吧!



商业化的咖啡



咖啡与茶叶、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最早发源于中东地区。中国引进咖啡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现在也早已商业化。


自1998年起,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人均年消费量以30%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6%的世界咖啡消费年增长率。中国巨大的咖啡消费市场导致从咖啡的种植到连锁零售店都成了中国本土企业和投资者追逐的对象,各大国外品牌也纷纷抢滩登陆,中国咖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咖啡市场一直都是速溶产品占据主流,截至2009年,全球拥有170亿美元的速溶咖啡市场。近年来家庭消费逐渐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咖啡消费渠道,并有望在2015年成为仅次于速溶咖啡的第二大消费渠道,到2020年甚至会超过速溶咖啡成为第一大咖啡消费渠道。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到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总消费额将达到500亿美元,整个产业链所衍生的市场空间,将有数千亿美元。




我国10年内或将成全球最大咖啡消费市场


在中国,咖啡消费的最大族群是上班族,因为除了提神醒脑的作用外,在咖啡馆喝咖啡已成了文化品位和都市新兴阶层的象征。根据MBA智库的调查指出,中国目前咖啡的消费仍以即溶咖啡为主,占总消费的85%;但有显示习惯咖啡馆消费的人有越来越多的趋向。在世界咖啡市场平均呈现2%~3%的平稳增长时,中国咖啡市场的年增长却高达25%,说是全球咖啡市场的最大增长点也不为过。


中国每年咖啡消费额为700亿元


然而,到底这个市场有多大?根据香港贸发局经贸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咖啡消费额为700亿元,相比成熟市场的2万亿到3万亿元还存在巨大空间。有专家预测,10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费市场。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任张汶锋指出,云南作为中国咖啡的主要生产地,于2010-2020年《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和2006-2015年中国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两个规划中,其西南部都被列为国内咖啡发展的重要区域。因此,云南省构建了全国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基地,拥有一大批加工企业,咖啡产量占全国的98.8%。此外,云南省也计划在2020年种植面积达150万亩,令当地咖啡豆年产量和产业总产值,都较2015年增加一倍。


除了上游生产,下游零售也一样不容小觑。张汶锋指调查显示中国袋装咖啡的销量,自2007年起便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专家估计,至2017年,中国咖啡消费增幅可达75%,消费额达到23亿美元,而咖啡消费量在2020年预计超过50万吨,成为相当于日本的咖啡消费大国。


张汶锋认为,熟悉西方潮流的港商,若能引进咖啡新品种或新颖的生产技术,定能在上游生产中分一杯羹。至于下游零售业方面,港商前景更为大好。


例如,国际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在去年三月的股东会上便表明,今年要在中国的75个二三线城市开设达1500家门市,中国被星巴克内部誉为“第二本土市场”;咖啡也正在成为肯德基未来的重要部分,这家依赖中国市场的连锁快餐品牌决定从2015年开始在旗下餐厅全面展开现磨咖啡业务。


人均喝咖啡最多的是哪些国家?




在美国的大街小巷溜达,你立马会觉得美国就是一个浸淫在咖啡里的国家:在每个街角几乎都可以发现一家星巴克;麦当劳正在变成麦咖啡;邓肯甜甜圈也在成为早班一族对付早餐而最常光顾的地方。亲们都知道,这些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都源于美国,因此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费国也就不足为奇,所以,你也就难以相信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的人会比美国人喝更多的咖啡。的确,如果按人均年消费量来计算,在全球咖啡超级饮用大国里,美国人的年平均咖啡饮用量只不过算个中等水平。


2013年,Euromonitor发布了一个基于人均年咖啡豆消费量的“咖啡消费国”名单。让我们来看看,按“人均年消费量”来计算,全球那些国家的人喝咖啡最猛。


全球最早享用咖啡的是15世纪的也门,但当我们谈到早期的咖啡饮用者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巴黎或罗马,不过,这些地方的人均年咖啡消费量均未进入全球前十。


10
巴西:人均4.8公斤/年(1.32杯/天/人)


咖啡是巴西的国饮,巴西位居全球最大咖啡生豆生产国的位置已超过百年时间,因此,巴西的人均咖啡消费量居于世界前列当不为怪。巴西人均年消费咖啡豆4.8公斤,相当于每人每天要喝1.32杯咖啡。按人均咖啡消费量来算,巴西人喝咖啡排在第十位。巴西是唯一个咖啡豆产销都进入前十的国家。


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生豆生产国,巴西用于咖啡种植的土地面积(2,339,630公顷 )超过了以色列整个国家的面积,由于巴西的人口数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的总咖啡消费量就十分耀眼,2012年巴西消费了2,191,596,000公斤生咖啡豆。


9
比利时:人均4.9/每年(1.35 杯/天/人)


说到比利时,你眼前浮现的可能是华夫饼和啤酒。其实,比利时的巧克力和咖啡历史一样长,他们平均每人每天要喝1.35杯咖啡。


作为曾经的殖民帝国,比利时在殖民地刚果和卢旺达种植咖啡来满足比利时国内的消费。如今,比利时的大街小巷咖啡馆不计其数,随时随地来杯咖啡就着它那有名的华夫饼,是最常见不过的事。


8
德国:人均5.2 公斤/年(1.43杯/天/人)


德国的咖啡最早兴起于北方的港口城市,1673年就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咖啡馆是知识分子和富人们聚集的场所,著名音乐家巴赫与咖啡就有着不解之缘,他甚至创作了一首咖啡清唱剧。


如今,德国人平均每天要喝1.43杯咖啡,每年共消费445,197,000公斤咖啡,换句话说,德国的人口是比利时的7倍,德国人的咖啡总消费量却是比利时人的7.5倍。


7
丹麦:人均5.3公斤/年 (1.46杯/天/人)


如果说北欧各国是喝咖啡之王,则丹麦要算咖啡王子了,丹麦人平均每天要喝1.46杯咖啡。


像其他斯堪地纳维亚人一样,丹麦人传统上是在吃饭时或在一些特殊场合时喝咖啡的,不单是丹麦人喝咖啡多,丹麦的咖啡还是世上第6贵的,所以丹麦人花在喝咖啡上的钱那也是海的。丹麦还有个咖啡壶制造商Dodum(天朝称之为波顿咖啡壶-法压壶,尽管是法国人发明的)很有名。


6
塞尔维亚:人均5.4公斤/年 (1.49杯/天/人)



传统土耳其咖啡


塞尔维亚人喝很浓的黑土耳其咖啡那是有名的了,伴着一种水果味甜点吃。土耳其咖啡是将研磨很细的咖啡粉在土耳其壶里加水煮成的,水刚一煮开,就将壶撤离火源,重复两到三次,才算煮好,然后也不过滤,直接倒到杯子里供人饮用。塞尔维亚人平均每天要喝1.49杯咖啡,排第六位。


5
奥地利:人均5.5公斤/年(1.51杯/天/人)


奥地利的第一家咖啡馆出现于1638年,其华尔兹舞、古典音乐更是享誉世界。奥地利的咖啡馆有着特殊的氛围和文化,多数咖啡馆都提供小碟美味如香肠啦、甜点如林茨果仁蛋糕等等,客人可以在店里看免费的报纸,逗留数小时。2012年奥地利人平均每天喝1.51杯咖啡,排第五位,全年喝掉63,984,000 公斤咖啡。


下次再去维也纳,你一定要尝尝Kaisermelange (The Emperor’s Mix- 皇上之混):混入蜂蜜的蛋黄,上面再慢慢倒入咖啡,最后加入打发牛奶或奶油,更正宗的做法是还要加点白兰地。


4
斯洛文尼亚:人均6.1公斤/年 (1.68杯/天/人)


像塞尔维亚一样,斯洛文尼亚人也是喝土耳其咖啡的,他们称之为'Tur?ka Kava',非常的浓,装在很小的杯子里饮用,有时也加点牛奶或打发奶油。served very strong in tiny cups, sometime with milk or whipped cream.


与其它很多欧洲人毫无二致,斯洛文尼亚人也是喜欢泡咖啡馆的(当地人称咖啡馆为'kavarana'),人均每天喝1.68杯咖啡,排第四位。全国200万人一年喝掉9,327,000公斤咖啡!


3
荷兰:人均6.7公斤/年 (1.84杯/天/人)


1616年,荷兰人成为第一个从也门的麦加成功获得咖啡树的欧洲人(彼得·范德Broecke),从此开始了荷兰人的咖啡种植大业,其殖民地爪哇和苏里南(Java and Suriname)成了欧洲咖啡的主要供应者。


现如今,阿姆斯特丹的咖啡馆还提供一种有名的“特产”大麻(Marijuana),但别让这个挡住了你的视线,荷兰的咖啡文化底蕴是丰厚的。荷兰人平均每天喝1.84杯咖啡,排位世界第三。


荷兰人在家里有专门的“喝咖啡时间”('Koffietijd': Coffee Time),通常是配有曲奇和蛋糕的。有趣的是,荷兰的咖啡文化因南北不同的宗教不尽相同,北方是新教徒聚集的地区,喝咖啡时只配一小块曲奇,视为谦虚的姿态;而南方传统上是罗马天主教的地盘,喝咖啡一定会配上一只大甜馅饼。


2
挪威:人均7.2公斤/年 (1.98杯/人/天)


同多数北欧国家一样,挪威18世纪初时的咖啡首先是在富人间流行起来的,尽管挪威那时还是个很穷的国家,但在丹麦的统治下的好处是,挪威有大量便宜的咖啡喝。


在挪威,早餐一般是喝黑咖啡的,晚餐后也喝但会有甜点,挪威人也会经常邀朋友聚在一起喝咖啡,吃点蛋糕糕点什么的。挪威人平均每天喝将近2杯的咖啡,全球排位第二,而挪威的人口约500万,所以挪威人2012年的咖啡饮用量就是36,472,000公斤。如果你有机会到挪威的乡下去,别忘了试试他们的“Karsk'饮品,一种用淡咖啡和伏特加酒制作的鸡尾酒。别害怕,假入你觉得这饮品太壮的话,就点上火把酒精烧掉一部分。


1
芬兰: 人均9.6公斤/年(2.64杯/人/天)


如果你真的见过芬兰人喝咖啡,你会觉得这芬兰这人均每天2.64杯的数字是不是偏低了,如果将小孩不计算在内,那它的人均咖啡饮用量就大幅上升了。


芬兰人几乎是整天在喝咖啡,多数工会要求有工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一些特殊的场合和教会午餐通常都有三明治、面包、曲奇、糕点和喝不完的咖啡。


芬兰最流行的咖啡是浅烘焙咖啡,比世界其它任何地方的烘焙都浅,这大概与芬兰人早期都是自购生咖啡豆在家烘焙有关,而且他们制作咖啡的传统方法也是土耳其式的不停地来回煮。芬兰的咖啡文化受多种影响。假如你在芬兰,不要跟人家要低因咖啡,那根本没有,你也显得太老外了。


星巴克开始卖茶,他们就卖咖啡去了


有时候我们去星巴克,可能是为了喝杯茶或者要块三明治。在过去几年里,这家咖啡巨头正在积极改变自己单一的品牌形象:收购纽约茶叶品牌 Teavana、开设茶饮轻食店、推出更多茶饮新品,甚至是开始卖啤酒、红酒和焗烤蔬菜、烤饼等(当然这些产品暂时还不会出现在国内门店中)。



▲收购 Teavana 跟星巴克 CEO Howard Schultz 近几年爱上喝它家的“王公乌龙茶”颇有关系。


在最爱喝咖啡的美国人眼里,星巴克已经成了一个喝茶的新选择,其茶饮产品年增长率达 15%。而第二财季漂亮的 45.6 亿美元营收当中,茶饮在北美同店销售增长就达 1%,占增长总额的 14.2%。想想看过去一季度星巴克在咖啡领域推了多少新品,就知道茶饮能取得如此成绩有多不容易。


而当星巴克一步一步把业务范围从咖啡扩展到更多方向时,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咖啡品牌却正在蜂拥进入咖啡市场。它们有的以一两款咖啡新品试水、有的已开启特别门店,还有像麦当劳这样的,已经把卖咖啡这件事变成了持续的生意。


麦当劳 | 麦咖啡,不止卖咖啡




麦当劳算得上最早开始做咖啡生意的快餐品牌了。1993 年,它就在澳大利亚以独立门店开始卖咖啡,不过一直到 2007 年开始才向全球扩张。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McCafe 鲜煮咖啡还只是作为麦当劳餐厅内的一款产品,待到 2010 年,北上广深才有了独立的麦咖啡门店。


现在,麦咖啡已经成了很多人喝杯咖啡的新选择,深褐色主调加白色手写式 logo 的门店设计也相当抢眼。在这里,你可以以星巴克 2/3 的价格喝到一杯现磨咖啡,虽然整体种类不多,但常规的浓缩、美食、卡布奇诺、拿铁、摩卡还是有的。如果你想喝点别的的话,麦咖啡也卖抹茶、奶茶、清茶或是雪冰等饮品,之后再搭配个麦芬、芝士蛋糕……有没有一种来到麦当劳家的星巴克的感觉呢?


肯德基 | 以低价杀入咖啡市场




在看着别人家生意越做越好之后,肯德基直到今年才下定决心在中国市场上好好卖咖啡:到 2015 年年底,全国至少 2500 家肯德基门店将提供现磨咖啡产品,并且门店装潢也会随之升级。


在肯德基看来,目前还没有必要像麦当劳一样推出独立品牌,而是干脆直接、实惠一点:用 10 元起的价格提供给顾客美式、拿铁、摩卡、卡布奇诺等经典咖啡选择。虽然看起来有些单调,但不可否认的是肯德基咖啡的小红杯正悄悄在街头出现。对于那些只是想喝杯咖啡、没那么多要求的顾客来说,肯德基显然是一个轻松、省钱的选择。




除此之外,这家快餐巨头也在咖啡容器上下功夫,其英国公司试验了一款由饼干制成的、里面裹着糖纸、涂着白巧克力的咖啡杯,在喝完咖啡后,你完全可以把杯子也吃掉。如果这款咖啡杯能够大范围推广起来,或许能让更多人选择走进肯德基买咖啡。


必胜客 | 先开一家咖啡馆式概念店试试


在卖咖啡这件事情上,必胜客有着自己的打算。虽然它家的罗兰院长咖啡也算出名,但披萨恐怕还是最让人记得住的产品,于是最近这个品牌就打算换换风格、变变形象,在香港开启一家全新咖啡馆式的概念店 Pizza Hut Super Delco。



这家概念店一改普通必胜客门店中坐下点餐、等食的流程,而是让顾客自己到柜台前买咖啡、三明治,并且店铺面积也相对较小,整体走的是轻松、休闲的精致路线,店内也供应一些特有甜品。对必胜客来说,卖咖啡可能不会是最重要的部分,但通过卖咖啡的形式来转变品牌形象,或许会是不错的路子。


接下来必胜客打算在香港开设更多这样的门店,并且选址多集中于住宅区附近,未来也不排除开到其它城市或地区的可能。


哈根达斯 | 把彩色咖啡卖给 90 后




如果说星巴克在用卖茶来改变单一的咖啡品牌形象,哈根达斯则在用卖咖啡来告诉大家,它不只是一家冰淇淋店。在上海南京西路步行街,哈根达斯全球首家咖啡店于5月上旬正式开业(隔壁就是星巴克呢),而颜色鲜艳的调制咖啡则成为店内的主要产品,口味涵盖抹茶、香草、巧克力等等。


当然,哈根达斯家的咖啡也自带着冰淇淋属性,这不仅关乎于材料,透明玻璃咖啡杯、彩色的咖啡产品都独具特色,目的是为了吸引 90 后——在哈根达斯看来,这群人将是最重要的咖啡消费群体。而与哈根达斯展开合作的,则是意大利咖啡品牌 illy。

眼下,单体咖啡店已成为哈根达斯的一个重要项目,未来大家又将多一个喝咖啡的新去处了。


狗不理 | 国内的高乐雅咖啡都是它家的……




在去年拿下澳大利亚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高乐雅的中国区永久使用权后,天津狗不理集团就成了既卖包子也卖咖啡的餐饮企业。


在高乐雅咖啡门店内,咖啡是最主要的产品,其次还包括果味冰饮、热狗、炸鸡、盖饭等产品。虽然由卖包子出身的狗不理负责经营管理,不过高乐雅中国团队还是一群爱咖啡的人在负责,所以类似于“来一杯狗不理咖啡”这种事情是不会出现的。


虽然高乐雅目前仅在国内的天津、上海、成都等地设有门店,但其品牌影响力在全球来说都不能小觑(反正拿了挺多咖啡专业奖项),并且看看微博上不少实地品尝过后的网友反馈,无一不表示咖啡质量相当不错。而狗不理方面也表示,未来将以商业合作和连锁经营的方式,争取在五年内把中国高乐雅咖啡连锁店的数量增加到 200 家。


当然,卖咖啡这件事可不只是餐饮业的专利。早前我们就曾集中报道过来自时尚界的多家咖啡馆,当中不乏 GUCCI、HERMèS、agnès b.、VERSUS 这样的品牌,而今年以来也连连曝出 Ralph Lauren 开卖餐食、BURBERRY 开咖啡馆的消息。看起来,卖咖啡正在变成一种企业新时尚,而对我们来说也有了更多不一样的选择。


小乐说:

别说餐饮巨头和奢侈品们“不务正业”,如今是个open-minded的世界,一味守成会被市场和消费者虐得很惨。商家们都知道这个道理,吾等咖啡控们就只管享受好啦!潮流难追,大可万变不离其宗,隔段时间潮流就会转身找到你,就如爱马仕当年那款针织棒麻花型毛衣一样,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妈们手打的毛衣不是人手一件吗?



好像暴露年龄了(⊙o⊙)…


本文由乐咖啡编辑整理,原文来自:网络数据及理想生活实验室(作者谢欣)综合编撰,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文作者。


乐咖啡公开课

回复500获得全部36节课程内容

  • 精品咖啡来了

  • 在星巴克点咖啡

  • 十个传奇咖啡馆

  • 一颗咖啡豆的旅程

  • 十个中国精品咖啡馆

  • 手把手教你手冲咖啡

  • 咖啡达人必看的20本书

  • 一杯好咖啡的八大要素

  • 那些年我们喜欢的咖啡馆

  • 看咖啡师世界冠军冲咖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瑞幸破发,星巴克送外卖,雀巢却说我的速溶咖啡又要火了?
销量超1亿杯后,湃客咖啡从文化入手“独立”
我国咖啡厅行业现状:风口下品牌加速拓店 瑞幸成国内最大连锁品牌
【深度】【国信食品刘鹏团队新品类深度研究之咖啡行业】现磨将继续取代速溶,情景营销王者星巴克具有标杆价值,关注国内咖啡馆的资本运作
咖文丨咖啡第三轮发展红利来临
中国咖啡行业深度全景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