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单式的育儿,和未来孩子眼中的“祸害” [视频演讲]


我们总觉得,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关卡,其实不是 —— 最重要的关卡发生在大学一年级。即便是在顶级大学的一年级新生中,很多原本在高中的各种学习尖子、奥赛获奖者、当地状元纷纷折戟成绩一落千丈,辍学回家的也不在少数。还记得某年在某帝都顶级大学和同学闲扯的时候,对方神神秘秘地说:“今年感觉不太对劲,都下学期了还没新生自杀呢”。


大一新生中会集中出现这样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原因并不是大学,而是从小的教养过程中出现的隐患。在美国很多大学,有一个特殊的职位,叫做新生主任(Dean of Freshmen),新生主任和他的部门主要负责的就是引导大一新生如何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重要的转折期。


曾任斯坦福大学的新生主任,也是关于青少年成长的畅销书作者Julie Lythcott-Haims 在TED论坛上曾经讨论过,是什么家庭教养问题,导致了这些孩子在大学甚至工作了之后,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她将导致这些问题的教育方式称之为“清单式育儿”。



我们一直在讲家长需要从生理和心理方面来关注孩子,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但在现代社会中,过于看重这一点,走向另一个极端 —— 家长要求自己为孩子准备好一生的“幸福”,帮助他们走向自己心目中那条灿烂的光明大道,上顶级大学或者藤校,成为外企高层、公务员、去美国当律师当医生......


从孩子出生,甚至出生之前开始,我们的家长往往就已经把他的人生安排妥当,是买个好学区房让他千军万马去过高考的独木桥,还是攒钱送去私立,打好基础,学英语,学绘画,学乐器,学骑马,然后送去美国上藤校。


谈起当代的教育,总是会提到两种对立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最近浙江反对衡水中学进入建分校的新闻,更是让这两种模式的拥护者吵得一塌糊涂。但应试教育或者素质教育,并不是问题的所在。


问题的所在,是Julie在视频中提到的“清单式育儿”



衡中模式不在于应试或者素质教育,而在于它将“高考”作为孩子生活的核心目标,实现了你就是赢家,失败了你就是人生的失败者。如果学校、老师或者家长,将这作为标准和目标,那孩子无疑踏上了一条失败率超过99%的人生道路。而就算成为高考成功人士,当进入大学之后,目标在哪里?在毕业之后,你的生活清单在哪里?当没有新的清单和目标,或者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实现下一个“辉煌”的时候,就会有些人,选择放弃努力,成为主楼楼顶的一缕游魂。


这种精疲力竭之后,是选择清单式育儿的家长,会觉得孩子成功的关键,在于家长帮他打点好一切。他们认为如果家长不做好万全的准备,孩子的人生就毁了。


豆瓣上有一个12万人的小组,叫做“父母皆祸害”,而在其中,最常见的一类对父母的抱怨,来自“试图操控我的人生”。



我们不想去分析每个个案中的问题是来自父母或是子女,但我们很想了解,到底什么样的育儿环境,最终造成了这样一种认为父母是祸害的普遍现象?


原因之一,是因为家长认为自己是孩子成长中的唯一关键,只有在自己的帮助和管理下,孩子才可能成功。




如果家长这样想,是的,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那么我们一定会去过度帮助、过度保护、以及试图掌控孩子的人生,给他们设定目标和未来。让他们走我们认为正确的道路。而一定会有一天,当孩子明白,自己的人生应该自己掌控的时候,家长依旧无法摆脱这个习惯。而更恐怖的是,这些明白应该自己掌控人生的孩子,也已经失去了自己掌控的根本能力:自我认知,或者说自我效能。剩下的只有无助和愤怒,对“祸害”自己人生的家长的愤怒。



如何让孩子未来不要愤怒地将我们看做“祸害”,如何能让他们快乐,而不是“成功”地展开自己的人生?有时候需要我们自己稍微退后一点点,将思考和决定的权利交一部分给孩子。



当然,这不是说让家长变回“放任自流”的盲养模式,或者对孩子漠不关心,而是说,我们应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去为孩子的成长创造环境,而不是将精力都放在,买哪个学区房,上哪个私立,学钢琴还是学舞蹈对升学更有用,英语几岁学最好,什么教材最完美?等等等等。我们要更多地关心他们的生活习惯、心理健康、他喜欢的一技之长......这些才会让他们无论去哪个大学,从事什么工作,无论未来是在国内还是去留学移民,都会成功。


那什么才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基础,什么才是家长应该注意的呢?Julie提出的建议有两个:“爱”和“做家务”



可能没有哪个我们的读者,会认为自己不爱孩子,但是有时候,我们的爱并不是以正确的模式展现给孩子。



我们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并不会因为他的分数高低,排名好坏,大学如何,工资高低而改变。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难把握这一点。但当孩子认为家长只有在他考的好,工作好,一切都好的时候才会爱他,那他自然会怀疑:你是爱我,还是只是希望有一个可以拿出去炫耀的“作品”?


而当孩子发现父母都无法给他无条件的爱的时候,他又如何去相信别人的爱,或者如何去爱别人呢?


而做家务,其实是很多家庭忽视的一点。你很难想象一个送孩子去衡中读书的父母,会让孩子在家浪费时间去洗碗擦桌子扫地洗衣服。但家务其实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点。



因为做家务所代表的实干精神,代表的为集体(家庭环境到公司项目)的收获而主动付出努力的意识。作为已经混迹职场很久的我们,应该很清楚,在这个社会上哪种人更会成功:习惯主动寻找问题并直接动手改进它的人;还是等待一个“清单”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


就像Julie一样,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所有身为父母的读者,都恨不得为孩子付出所有打点好一切,恨不得为他们遮风挡雨一辈子。希望他就想自己手中的精美盆栽一样,细心呵护,让他永远都有完美的一切,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但当作为新生主任的Julie接触了数以千计的孩子之后,她发现:


孩子并不是盆景,他们是不知什么品种的小野花。而我们的职责是为他们提供一个成长的环境,锻炼他们,并给他们无条件的爱,这样他们才能爱别人,并且获得别人的爱。上大学,选专业,找工作,都有他们自己选择。家长并不需要让孩子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要支持孩子成为灿烂的自己。



完整的讲演视频如下(14分17秒):





我们计划从今天开始,在不定期的周末发一些翻译的国外教育、育儿、心理学专家的讲座或相关视频节目,希望我们的读者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来了解关于当代海外儿童养育、教育的优秀理论和知识。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教育”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为什么孩子会不停追问?认真回答他和敷衍有什么区别

  • 幼儿园门口的“分离焦虑”

  • 孩子受欺负怎么办?听听这位爸爸的经验

  • 不买就哭?让孩子买到手抽筋会不会就不想买了?

  • 诀别轻松教育时代?!日本教育模式的再次反转

  • 你是哪种育儿风格的父母

  • 清明,如何和孩子谈死亡

  • 别用弟子规来绑架国学教育

  • 如何让爸爸更爱和孩子玩?给妈妈们的建议

  • “我要给你这样一个世界”,扎克伯格给女儿的信

  • 为人父母,你为什么不敢管教孩子?

  • 看看日本幼儿园的'神奇'秋游春游

  • 关于育儿和手机的真相

  • 我们的孩子还需要高考么?

  • 英语早教班不会和你说的事情

  • 如何让孩子爱上科学

  • 为人父母,你为什么不敢管教孩子?

  • 欧美家庭最流行的熊孩子管教法: Time Out

  • 爸爸应该教给孩子的15件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家长送礼是雇老师继续祸害孩子
一段视频,一位省重点高中的班主任,在新生...
家长的哪些行为会“祸害”孩子
孩子出现这4个特征,说明距离祸害已经不远了,请及时停下来
教育清单(家长必看)
想生养个什么样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