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李开复:经过死亡洗礼后,我修的健康学分

五十岁前的李开复,追求着最大化的影响力。经过死亡的洗礼之后,曾加身的种种荣耀一律归零,五十五岁的李开复,不再想要改变世界,而是努力地改变自己。

在李开复回望自己那段患病时光的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中,有这样一段:当他获知自己的腹部长了26 个肿瘤后,决定做最坏的打算——写遗嘱。二十几页的遗嘱,必须亲自工工整整地手写,不能涂抹,一字错,就要重新来过。才写到第二页,已经重来了几十次,这是极度绝望的一刻。曾被看重的财富、人脉、影响力竟都无法帮助他从这种烦躁的书写中解脱出来。在疾病面前,曾加身的种种荣耀一律归零,无法讨价还价的新的规则是:看谁能够在死亡面前变得强大。

五十岁前的李开复,追求着最大化的影响力。经过死亡的洗礼之后,他豁然醒悟,所谓影响力,无非是名利的冠冕堂皇的说法,一样是荆棘和野兽。五十五岁的李开复,不再想要改变世界,而是努力地改变自己。

我修的健康学分。

在李开复生病前的生活中,他热爱美食,尤其爱吃肉,觉得蔬菜像药一样,只要吃一两口就好了;他不爱睡眠,认为睡眠是浪费时间,每晚每隔两小时都要起来回E-mail,他要给员工证明他有多努力工作。他甚至调侃爱上跑步的潘石屹,潘石屹在微博上普及“跑步可以延长寿命”的理论,李开复却“回击”说,“可延长的时间都拿来跑步了”。在李开复心里,还是觉得没什么能比工作更重要,健康生活?没想过!

生病以后,他才深深体会到,其实健康失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他在和疾病抗争的日子里,在医生的指导下,改变生活作息,养成了一系列的健康生活习惯,这些习惯一直陪伴他到现在。曾经那么“不健康”的李开复,现在大谈健康理论。他强调每个人的健康管理如果简单来说,其实就是睡眠、运动、饮食、压力管理。如果这4 点能调整好就可以了。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一个礼拜一定要拿出3、4 个小时维护你的健康。

癌症,我接受你。

李开复登上热播的网络节目《奇葩大会》时,与死亡的那一场交手,至今已三年有余。他在节目中轻描淡写地说道,自己曾被诊断为淋巴癌四期,因为找到一种连医生都不了解的新型药,控制得很好,现在活得好好的。观众看后,惊叹不已。原来癌症,并非攻无可破。

死亡,是对人生真正的考验。而唯一的胜算,是将死亡看作是机遇。被恶疾恐吓,打回原形,重头修炼未必是一件坏事,毕竟,曾经的自己可能只是一片混沌。

“淋巴癌四期”这个词,对于任何医生之外的人恐怕都是一个缥缈到外太空的陌生概念。最初听到这个结果,李开复和所有人一样,有过否认、愤怒、讨价还价和沮丧,尝试过五花八门的所谓偏方疗法,甚至买了特殊的床单,插上一根长长的电线,为了“接地气”。在死亡面前,堂堂科学家,成功人士,也不得不为了一丝不可知的生的可能性,变得孩童般脆弱。

李开复在《向死而生》中写道:“从此以后,癌症所带来的一切负面影响,就开始悄悄起了变化……不再是一个万恶不赦、去之而后快的敌人,而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转机,从李开复开始研究自己的病情开始——与医生深谈,了解淋巴癌特质,查阅医学论文,比对检查结果。“自己研究病情,就像是自己坐在副驾驶座,可以随时掌握路况。”几天的奋战之后,淋巴癌四期不再是万丈深渊,而成了一个可以洽谈共处的对手。接受那个你最恐惧的敌人,是变得强大的第一步。

疾病,无疑是一面剥皮挖骨地看清自己的镜子。从前,李开复一直被奉为孝子,每年都拿出固定时间陪伴母亲。但他自己清楚,其实,他可以得到的假期更长,只是他以为,公司缺不了他,于是退回了2/3 的假期。而在被压缩的亲情陪伴中,他也经常是端坐在沙发上,妻女看着电视,他翻阅邮件。

如果生命真的只剩下一百天,还有谁会用来赚取金钱,名声,或是影响力?

与病魔抗争期间,正是李开复叛逆的小女儿考大学的档口,他每天除了治疗便是陪女儿学习,一点点背单词,准备申请材料,最终进入纽约大学。他将公司的决定权下放给另外六名合伙人,即使在病愈之后,也只做唯独自己能做的部分。这时,李开复发现,他曾经以为没了他一天都不行的公司,其实仍然可以运转得很好。

如今,李开复坚持每年做两次核磁共振,一次全身检查,包括大肠、胃镜,确保如有复发会第一时间知道,采取最有效的医疗手段处理。坚持将医生教给他的把关乎健康的饮食、运动、睡眠、减压四件事做到80 分。坚持每周爬山,学习打棒球,留足够的时间给家人、朋友和自己。

死亡,是对人生真正的考验。而唯一的胜算,是将死亡看作是机遇。被恶疾恐吓,打回原形,重头修炼未必是一件坏事,毕竟,曾经的自己可能只是一片混沌。

人工智能能否拯救人类的健康?

作为一个科学家出身的投资家,李开复对于人工智能一直充满信心,经历了癌症之后,他更加坚定地相信,人工智能将是人类健康的拯救者。这种憧憬不仅限于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发展的路线可以通过基因排序和免疫治疗从根本上解决癌症的威胁。更加指日可待的是,当人工智能被普遍应用于日常医疗之中,医生将从繁琐的诊断中解脱出来,更多的作为一个人,完成专业的治疗沟通工作。

在治病过程中,李开复深感,医生的耐心和充分讲解,给了他很大程度接受治疗的信心。所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医生应该是机器和人的桥梁,机器扫一下就能完成诊断,而医生需要做的是翻译冷冰冰的医学语言,让病人感到尊重,相信自己能度过难关,配合治疗。之后连带的结果会是,医生的很多计算性工作被机器代替,不再那么忙碌,好医生就不会那么贵,医生心情也不会那么差,医患关系也会得到缓解,甚至,有志向的医生可以到贫穷地区,或者战场做志愿者。

然而,对于癌症这种成因较为复杂的疾病,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存在着一定障碍。病人有隐私,医院有防火墙,国家间的壁垒,都是医疗数据汇集的障碍,也就无法实现人工智能所需的大数据基础,难以提供针对个人的治疗方案。这也是李开复对于人工智能短期内用于医疗并不特别乐观的原因。

Q&A

TH 人工智能未来的图景会是怎样的?

李开复 现在,人工智能就可以下棋,做风控,买股票,可以肯定,未来人工智能将取代50%的人类工作,包括司机、保安、保姆、前台、会计、律师等等。所以,很多人将失业,未来的人类工作将有巨大的调整。一种美好的愿景是,人工智能促使生产力进步,社会富足,人们可以享受福利,不需要那么辛苦地赚钱,可以花更多时间去做创造性的工作,与情感,与美,与自身价值相关的事情。

TH 那么另一种不那么美好的愿景呢?

李开复 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革新是全社会的。比如现在台湾很多退休老人去医院、孤儿院,老人院做志工,这在未来可能会是很多40 岁的人就已经要做的事。这只是一个方向,如果社会疏导得好,企业配合接收,失业人员也不会抱有怨言,那么社会会更稳定,人们的幸福指数就更高。反过来,做得不好,也可能很恐怖。再比如,现在的VR 技术日趋成熟,未来的游戏会相当的逼真,逼真到让人分不清现实和虚拟。那么会不会失业的人一旦沉迷于游戏,就会难以自拔,这都是可能性。

TH 什么工作是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呢?

李开复 创造性的工作,比如社会学、哲学、诗人、导演,这些工作都更难取代。人的情怀、感恩、爱、同情心,对于复杂信息的沟通,这是机器无法复制的。我不能接受科幻小说中那种男孩带一个女朋友回家,家人分不清是人还是机器人的想法。

TH 你的二女儿选择了做摄影师,这个工作难道不会也被机器取代吗?

李开复 我对父母的建议和我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找到爱做的事情,人工智能时代,这就更重要。如果只是从众做所谓金饭碗,几乎一定会被取代。当初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女儿的回答不是说,我会比机器拍得更好,而是说我相信我做摄影是为了美,捕捉美的一瞬间。所以我心服口服。她能不能做到看她的努力和造化,我相信,如果她愿意终身学习,就可以做得有深度,能成为有创造性的摄影师。

编辑 李立群 采访 文 严烁 部分摄影 凯撒 特别鸣谢 北京金茂府


“我怎么又美又有趣~”听说每天看我的人都有这个烦恼~

要不要一起玩?点一下订阅就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开复:我不会忘记
李开复:向死而生,我修的7个死亡学分
补修死亡学分 李开复谈17个月癌症治疗的生死感悟
生命的觉醒:人生有追而无求
李开复:与死神擦肩后方知,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最大区别是爱
这就是爱!李开复说:人与人工智能共存的蓝图需要人性来弥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