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塘文集 第一部 留在记忆里的
userphoto

2023.05.07 江苏

关注

二十

小时候只要是为工作他一定是全身心的投入,除了“文革”期间他被打成“走资派”靠边站那两年他闲置在家,其他时间他都会很忙,他很少管我们,家里的事物几乎都是母亲在操持。父亲在铁岭工作期间也是非常操心,车队有上百辆各种车辆,每天繁忙的运输任务几乎车辆都派出去,晚上一辆辆车返回停车场,父亲都要认真看一看,在安全行车上父亲抓的很紧,这么多的设备在他的管理下几乎没有发生过人身事故。有一天晚上,父亲按照往常的工作程序检查会场车辆情况,当他走到停车场却发现一辆依法车亮着车灯,他走过去看到车门大开却不见司机,当他围着车走到车后的时候发现一个人被车顶住了下巴,他痛苦的在挣扎着,父亲赶紧找人把车推开解救了这个司机,当了解情况才知道,司机停车时忘了拉手刹,他下车走到车后方便时车慢慢的往后遛下去,当他发现转身准备离开时,车已经向他压了过来,依法车时进口自卸车,车箱板很高而且还是金属的,后箱板正好顶住了他的下巴,他背靠在被挖出来的后墙,牢牢被车顶在车后,虽然没有伤着,但也非常后怕……车队虽然在外运输任务中几乎没有发生过大事,却在库区工作中发生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大吊车平躺倒在火车车厢上就发生过两次(其实原因就是没有打好支撑架)、叉车从山坡上冲向板房的(两人在叉车里谈恋爱误把刹车打开),很多都是不该发生的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1974年的6月,在几个职工的联名上告中我们被解雇了。原来是后调入的几家人的孩子也想做临时工,只因为名额有限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联名像沈阳总部告状,经领导的意见我们被解雇了。解雇后的我在家无所事事,几乎天天埋在书海里,有时候就偷偷跑出去和凤玲约会,和她在一起非常开心。有一天,弟弟妹妹们都上学去了,家里就留下我和母亲,母亲在缝纫机前做着衣服,我躺在母亲边上的床边,母亲问我将来你想干点啥,我没加思索的说只要有工作就不错了,母亲笑着说,后悔跟妈出来吗(指离开冷湖),我说有什么后悔的,反正出来了总比在戈壁上强,和妈妈一来二去的聊着天,妈妈似乎想要问什么,但总没有说出口(很多年以后母亲告诉我她想要知道我和凤玲的事,但母亲说她张不开口),不知道是怎么了我说了一句能回老家待一段时间就好了,没想到的是妈妈接口说可以啊,明天你就走吧,什么时候这边一有消息给你打电报你再回来,紧接着妈妈就给了我一张存折,上面有面值2000元,妈妈说你去银行取200元,其他的存上。200元是当时爸爸两个半月的工资,不少啊,母亲说这都是你挣的钱,拿着钱回老家去吧,就这么快,我回山西老家去了。临行之前我约了凤玲在县百货大楼上的冷饮店,当她听说我要回老家,一万个不愿意,她说她不想见不到我,她说她也想跟着我一起去,这次的分别成了永久……山西太原南郊区晋源公社武家寨大队是父亲的老家,自从五十年代末二叔、三叔分家之后,父亲就永远失去了在武家寨的立脚地,本来兄弟姊妹三人加上奶奶应该按照五份来分,然而在二叔、三叔的纠合下分成了2.5份,二叔和三叔各有一份,奶奶半分,直接抛开了父亲和姑姑。为此母亲大为不满,然而佛系十足的母亲和为贵式的一直没有像那些家人表露,只是愤愤不平的冲着父亲发了几次不满情绪。我对母亲的情绪非常理解,从上一次回老家我就有一种压抑感,几次兴冲冲回武家寨都是灰头土脸的离开,本来是我的根基所在的地方,到向寄人篱下,这次回老家我就没有选择回武家寨,而是直接回了三贤村,外婆家有一种特别的温暖,这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我告诉外婆我的现状和为什么要回来时,姥姥搂着我说回来吧,这就是你的家。是的,我一直把自己当作外人。从前在一起上学的同学们都各自忙自己的事儿,不好去打扰,我几乎每一天都跟着小舅忙农务,虽然不怎么在行,照猫画虎的也能帮一下忙,拉弟的事儿早已被母亲拒绝沉入大海(其实姥姥的真实想法是联姻结亲,母亲是要来的孩子,虽然出生不多日就收养了,但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姥姥就怕她百年之后断了这层关系,她想方设法地让我们家的后代与郝家人联姻,继续亲上加亲,方便相互照应),好在在姥姥家如鱼得水。这时候年龄稍大一点了,有时候闲暇的时候就听姥爷说一些老事儿,什么李自成攻打太原县时的破城成功来源于明城墙修复是的合拢错位、什么上天玉皇大帝的天兵天将、什么过去杀人砍头的可怕情景……姥爷知道的很多,姥爷肚子里有很多的古典东西,也有时看着姥爷制作一些木器件,队里的谷风车坏了,这个不知道哪年哪月的很旧的风车转起来到处响,姥爷细心拆下来一件一件的重新制作,然后再组装起来,纯木质的谷风车又恢复了它的生机。姥爷的腿不是很好,走起路来有些摆,但他还是坚持跳水,三贤村的水质差,有一股浓浓的盐碱味,烧水的陶壶里结了很厚很厚的水垢(那时候真没有人知道用醋泡一下就能清理掉。七十多岁的姥爷有时候还骑着自行车去北格镇(公社所在地)赶集,北格镇在三贤村的东南方向,到赶集的日子四面八方赶来人挤满了旧式街道,偶尔还有赶场的戏班子,姥爷去就是购买一些生活必须品,平日里家里外购的任务几乎都是姥爷,而姥姥只是忙活家里的事物,姥爷家人口众多,这时候在家里忙人有三舅、四舅和小舅和平日里很少回家的五舅(他是姥爷哥哥家的后代,行五所以叫他五舅,至于他的基本情况不详),还有五姨、小姨,此时加上我就有8口人,大舅结婚前因姥姥反对这门亲事,大舅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其婚事由女方操办,完全脱离了郝家)二舅和二姨送给了清徐县的老大姨抚养,三姨嫁到了西北格村,四姨送给了他村(六十岁后再次回到了郝家认亲),这么大一家人根深叶茂都在姥姥的操持下过着自己的生活。姥姥是耿直脾气,只要是不高兴她会直接发泄出来,有时候孩子们都怕她,我和姥姥很亲(有专家统计,在老一辈疼爱自己的晚辈里姥姥派在第一位),她很娇惯我,也许这就是我对三贤村的留恋。这年回老家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很多地方都是我一个人骑车去的,比如去沿着太原至清徐公路可以到晋祠、也可以直接去老大姨家,母亲和老大姨的关系特别好,老大姨非常疼爱母亲,因而她老人家固然对我也是疼爱有加。八月十五了,这是农家过的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姥爷家早早的就做准备了,山西有着自己特特的饮食文化,尤其是在大型节日期间,虽然那年月物质不是很丰富,但每年人都会想各种办法丰富自己的节日餐桌。姥爷是一个能工巧匠,他将家里的厨房灶台改成了一个烘炉,用麦粉加一点玉米面在用胡麻油参上一点蓖麻油合起来,用自家熬制的甘菜糖加一下白芝麻做馅,用模具扣押成圆圆月饼,经过自作的烘炉烘烤,香喷喷甜蜜蜜的月饼就摆在面前,很诱人。十五的晚上,姥姥把家里打好的月饼加上五舅从市里带回来了传统月饼,按照家里的人数分成了诺干份,每人一个市里买来的月饼和三个自家打的月饼,嫁出去的都已经带给了他们,唯独没有给大舅留(后来听五姨说姥爷偷偷的送过去了),我也收到了一份月饼,姥姥特意给我多分了一块市里买来的那种,那个年月里,月饼是上好的点心,姥姥告诉我让我放在炕琴上的抽屉里。天色很晚了,姥爷把藏在东屋小隔间里神排位请了出来,郑重的摆在庭院的中间,摆上香炉、点上香,姥爷和姥姥庄重的敬香叩头,我是第一次见到这场面,我小声的问小舅,小舅说家家都有,他带着我爬上房顶,越过山墙偷偷地看隔壁邻居院里,同样也在敬神,这在文革中期出现这种场面确实难以置信……偶尔我会去武家寨看看,只要是奶奶在我会从早上陪她到晚上,武家寨里三贤村也就是几里地,骑自行车一会儿就到了,前一两次四舅陪我去,后来我就自己来会,但不管是什么时候我几乎不在武家寨过夜,每一次去奶奶都会拿出她藏了很久的点心让我吃,有一次我品尝了一点,我发现它们都变质了……奶奶舍不得吃她一直珍藏着……不管怎么说,武家寨是我的根,虽然不怎么喜欢她但毕竟有血缘亲情,难以割舍,而且是年龄越大对故土的留恋越深。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年父亲转业时选择了回太原,那么武家寨将是我生命中最大营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雨亮│我的大姨
一场黄昏恋的失与得
人应该看清楚哪个子女是对你好的、老了后悔就晚了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八姥爷
叶田:【“新野中国人寿杯”征文081】 祖国 母亲
思念长存于心,愿姥爷在天之灵安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