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济大学中医大师传承班授课精华录》(连载一)

颜德馨先生评语

  同济大学的中医大师班聘请第一届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朱良春先生、张琪先生、周仲瑛先生、路志正先生和我为导师并亲自带徒执教,同时聘请著名中医学者李士懋(2014年获评第二届国医大师)、严世芸、连建伟、熊继柏、颜乾麟、颜新教授及著名文化学者杨冬青、张荣明、詹丹教授联合讲授,中国科学院裴钢院士、陈凯先院士也受邀做报告。中医大师班坚持“原汁原味、百花齐放、与时俱进”的办学方针,坚持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授讲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继承整理与研究相结合、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五年来(2008~2013),教导有方,学子勤奋,为我国传统中医教育走出了一条革新之路,功在当代,名载史册。

       张琪国医大师

                      论中医传承(一)

   我从医从1944年算起,今年是64年了,感觉到这个中医确实是博大精深,确实是有他的优势,国家这个政策,“中西并重”,完全是正确的,因为有好多疾病,我每天遇到的好多病人,都是经过西医院确诊的也有,没有确诊的也有,治疗效果不好,或是没有办法治疗的,当然不是到我这,都能给治好,我也没那么大能力,但确实多数用中医治疗后效果是不错的。另外,不仅是中医的疗效好,它还具有普简廉的特点,这一点呢,比现代医学有优势,国家正提出“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中药比西药价钱来说,那是低得多,就拿这个治疗高热来说吧,咱们中医叫外感性疾病,西医绝大部分都是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品味越来越高,效果也确实好,但是越来越贵,一支就是几百元,甚至是几千元,这样的抗生素,病人确实承受不了,所以“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国家要解决,还得从药这儿解决。

   我下面就先从外感病开始介绍一下我的治疗经验。我们叫外感,西医一般叫感染,这类的病,我都是善用柴胡和石膏,这个就是从《伤寒论》上学来的,因为我是从《伤寒论》起家的。

   1945年东北解放的时候,还没什么西药,我记得当时把盘尼西林视如珍宝,根本就买不着。所以有些热性病,都找中医治疗。那个时候在哈尔滨西医院也少,而中医治疗热性病效果确实是好。

   我从幼年就学《伤寒论》,当时学的时候是不知道的,食而不知其味,光是方记住了,症状记住了,不会用,可是在临床一实践起来,逐渐就会用了,效果挺好。我就拿最近的几个病人来举例子。

   一个例子就是,有一位患者姓赵,她是得肾病的,肾病以后肾结核,完了又得肾炎,之所以一开始没找我们治,找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肾外科,做了肾移植,是因为已经有尿毒症,最后出现肾衰了。肾移植的效果很好,很成功(2004年做的手术,到2008年已经4年了),做完手术以后身体很衰弱,因为她每天都得用抗排异药环孢素A,有时候一两个礼拜就要感染一次,就是发烧,感染以后就用抗生素,用上抗生素热就退了。到2007年5月20日,找我去了,又发烧了,这次发烧以后还是用抗生素,可是不灵了,之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我们省条件最好的医院,治疗的时候用抗生素,没效果,就没啥办法了,最后又到一院,一院一看二院没治,说我们这儿也就是这个办法,抗生素不能用,完了用抗病毒的药,效果还是不行,后来就没法子了,就又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来了,经过会诊,说再用激素冲击一下吧,大量激素冲击,但是有一条,抗生素不能再用了,再用容易真菌感染,冲击了以后,热还是不退,于是,这才找到我,整个经过就是这样。

    病人的体质非常弱,两个多月了热不退,烧了这么长时间,最高三十八九度,病人哪能受得了?原来体质就弱,肾结核又得肾炎,还用那么多抗排异药。我们中医就是既要看病又要看人,这是中医的特点,整体观嘛。

   我就分析了一下,我问她,你这个热一般是什么时候热,她说是下午热得甚,上午一般都是37℃,一到下午就38~39℃。我问她热的时候发冷不发冷,她说有点发冷,一觉得发冷的时候,这热定准上来了,上来了以后就越烧越厉害。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关节肢节酸痛,有时痛得不能忍受。我看一看舌苔,舌质白,白苔,但是没津液,这个很重要。看舌苔,润燥薄腻,是润是燥,她这是燥苔,燥肯定是热,内热,不是光外边热,是内有热,要是舌苔白滑呢,就不是内热,不能用凉药,这舌苔白燥,但是她不渴,尿量也不多。西医诊断有这么些个指标:一个是白细胞一万,一万多一点,中性粒细胞也高一些,高多少我就不记得了,但是西医就认为这个是感染,这个可以做我们的参考。但是中医得独立看一看,这个病又有发冷,肢节又有酸痛,舌苔又这么燥,脉又浮数,说明还是有外邪,这是1月20号看的病,哈尔滨正冷的季节,所以还是受了风寒,风寒之邪,入之深,因为这么长时间,这个邪气,就侵犯得深啦,为什么说侵犯得深了呢?因为她正气、抵抗力太弱了,正气虚弱,所以我就给她用柴胡桂枝加石膏汤,用柴胡桂枝汤原方,柴胡、黄芩、半夏,用点党参,还有桂枝,这里为什么用桂枝呢,柴胡和桂枝合用,治属于外感性的肢节酸痛,非常有效,特别是加上生石膏,我用了50g生石膏,20g柴胡,用了20g党参,又加了银花、连翘,这个病人吃了两付药身上就出汗了,一出汗下午热就减轻了,还有点热,但是这个热上来的就少了,37度几,为什么呢?她这个热见少了就说明这外邪外出了,但是外出呢一下子又出不尽,还得有低热,所以就继续用这个药治疗,连续大概吃了七八付药,病人就痊愈了,痊愈了以后我又给她用了点益气养血的药,因为她体质太弱了。所以从这个病例分析,中医这个“正邪”呀,很重要。

   昨天咱们那位校长讲话我很赞成,他说了这么几句话,中医不是对病毒来的,不像西药,中药它是调整免疫力,免疫力上来了以后,病毒就没了,你看,没学过中医的这位校长,讲的正符合中医的“正邪”思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嘛,是不?“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这个正和邪啊,非常重要,这是中医的特点。

   这不是什么疑难病,就是发烧,但是现代医学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治不了,而且最后专家会诊,定不能再用抗生素了,再用也没效了。已经用那么多抗生素了,还能有效吗?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它光知道祛邪,不知道扶正,正气弱了,邪气祛不了,所以,为什么小柴胡汤要用人参呢?就是因为少阳是半表半里,半表半里是什么部位?过去日本人都说是在肌腠,实际上它不是一种东西,它是正和邪相争的一种趋向,不像麻黄汤,就是针对感冒寒邪在表,抵抗力、正气一点没虚,麻黄汤一下,病人就好了,可是小柴胡汤证是少阳证,邪气入之深,正气虚了,不是一下子解表就可以出来,所以用柴胡,既用柴胡透邪,而且又用人参,所以陈修园说小柴胡汤关键在人参,我确实也有这个体会。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柴胡这个药,柴胡和麻桂不一样,柴胡也是解表的药,解表在于透邪、疏解,麻黄、桂枝就没有这个作用,其他祛风的药如羌活、防风也都没有这个作用。柴胡大家都知道,本身是疏肝的,它既能疏肝,也能疏解外邪,所以解热的药我们就研究了一个方子:柴胡石膏汤(柴胡、黄芩、石膏、桂枝、银花、连翘)。这个方,我们在病房也好,在门诊也好,不论是什么病,有了外邪,有了热(当然发热的原因很多,我们排除其他的并发症)就是外感的热不退,我们就用这个方,恶心的时候可以加点半夏,少阳病本身就会有恶心,少阳病就是“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往来寒热,脉弦,口苦咽干,目眩……”所以中药里这么几味药就可以把热退了,我们自己要能变通。

   我附带说一说学《伤寒论》,《伤寒论》这个书是最宝贵的,张仲景的理论朴实无华,没有一点虚假的,我的体会,张仲景在序言上自己讲,他说,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八十一难》《胎胪药录》,但主要内容完全是他自己在临床运用了,又把它记录总结后辨证分类,分为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分了六经以后呢,他这个六经不是六类症候群,他是建立在中医经络、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个基础上的,是有经络可寻的,比如少阳口苦咽干,少阳是属胆经的,口苦咽干,肝气上逆也,胆经有热,自然就有口苦;太阳也是一样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上额交络脑,所以项强,项是脖子嘛。

   所以它是有经络的,但是它又不是完全靠经络的,它又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我又加上一个“正邪”,中医这个“正”很重要,现在治疗一些内科杂病,都离不开扶正,一离开扶正都没效,比如说治疗痹证(风湿病),光祛风湿,有时候就没效,你必须用扶正的药,补血。

   举例独活寄生汤,这是《千金》的方,孙思邈的方,既有羌活、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又有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这不是养血吗,养血就是扶正嘛,如果不用养血药,光用祛风药就没效。

  最近我也治了一例,大庆的,有个女的产后腰痛,像断了一样,痛的受不了,什么也干不了了,用了不少祛风的药,光出汗,越出汗腰痛越厉害,后来我一看不行,这是虚呀,赶紧用桂枝新加汤,也是《伤寒论》的方子,用了一个礼拜就好了。

   桂枝新加汤是桂枝汤加人参,人参重用三两,产后本来就虚,是受了风寒,但光祛风寒而不扶正,那么本来就虚再加上发汗祛风的药,不是越来越虚嘛,越虚这个风越祛不了,像桂枝汤,是中风了,受了寒了,有汗,就是表虚,表虚邪就走不了,不像麻黄汤是表实。

   我说的这个区别就是让你们思考,有些疑难病就没法治了,或者疗效也不好,现在都是讲究自身的免疫力弱,西医是这么说的,但是这免疫力也是很笼统的,按中医的说法叫正气,正气也是很笼统的,比如说气虚也叫正虚,血虚也算正虚,阴虚也算正虚,阳虚也算正虚,在具体的细节要分,这就叫辨证,所以中医看病,望闻问切,看着好像很简单,但是这个辨证起来就非常细,非常精确。


人卫智慧服务商城有售www.pmphmail.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热”和“发炎”不可一味划等号,中药应与抗生素合力建奇功
常用的几张经方心得
邓铁涛:我对抗生素的思考
中医遣方用药从入门到精通:药对百讲第11讲2节,桂枝柴胡配对
中医遣方用药从入门到精通:药对百讲第11讲1节,桂枝与柴胡配对
8厘米大的子宫肌瘤就这样被搞定了,李可老中医治子宫肌瘤的神方一定要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