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学杨澄甫 反而更离谱


昨天学友给了我一段杨式太极拳85式的视频,打的非常好看,但陈式太极拳的味道很浓厚。我正满脑子问号时,忽然闪过杨澄甫宗师的拳照姿态。对的,该位演示师父的拳架外形像极了杨澄甫宗师。随后有人告诉我,演示的老师是目前武术界很有名的太极拳名师,徒弟满天下。


很抱歉,因为我不是武术界人士,而且也从来不关心谁是名师,所以除了古代跟早期几位大宗师与现代经常出现在电视上的名师外,其他都不认识,希望不会冒犯。


我发现这位师父打的拳架真是很棒,而且对杨澄甫大宗师的临摹必然花费很多时间。但也就是世人这种对大宗师的崇拜与临摹,导致我想从另外一个非常重要,但却易于被人忽略的角度来讨论拳照学习的两大重要关键。



一、拳架拍摄照片问题


不久前我为了【郑子太极拳理拳法】一书的写作,进入摄影棚拍了郑子太极拳三十七式的拳架,并在有所感触下写了这篇文章拳照是武学书籍的巨大陷阱? 为了各种效果而在拳架动作上必须做出调整的问题,已经清楚的在该篇文章中阐述。杨澄甫大宗师是否也跟我会有相同的情况呢?请您先看完“  拳照是武学书籍的巨大陷阱?”,再回到本文继续往下阅读。



二、体重过胖问题


全世界没有几个人会比诸罗遁叟更有资格写【太极拳与体重】这个话题了。而对这问题的剖析,决定您是否真正能从体重两百多斤的杨澄甫大宗师宝贵拳照中得其精髓。


我为了写【郑子太极拳理拳法】一书进出摄影棚拍摄多次,清楚所有工作环节。习练武学多年,更清楚拳架的内容与诸多奥妙。但更重要的是我从14岁开始习练太极时不到100斤,进入海军陆战队训练时肌肉纠结的130斤,再经过创业经商时期的应酬喝酒,体重攀升至痴肥状态的210斤,现在持续训练暂时回到肥胖的160斤,准备再用一年时间回复到青年时期的130-140斤。


【一年前-210斤】

【现在-160斤】

实际上并非诸罗遁叟武学水平有多高,而是一个人同时经历过【写书+摄影棚拍照+习武多年+体重经历不到100-》130-》210-》160斤】历程者寥寥无几。只有跟我一样的少数人,才能清楚身处不同武学与体重不同阶段的练拳状态,也才能理解并看清楚杨澄甫大宗师拳照中的细节,因此我有必要在本文以这样的身份跟经历来提醒大家。


我翻看网路上很多以杨澄甫大宗师拳照为临摹对象者,大多忽略了他老人家体重高达两百多斤的事实。统统在学习他所遗留下来的杨太85式珍贵拳照的所有姿态。杨澄甫宗师跨步很大,大家也跟着大;他老人家身体前倾角度非常明显,大家也跟着如此前倾,甚至还有人写文章撰写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拳经所谓“由脚而腿而腰”。一切的一切似乎全部以杨大宗师的拳照为圣旨,如有不同一律皆错。


当一个人拿着书法字帖进行临摹之时,必须先了解书写此字的古人当时的状态为何。他使用什么文房四宝?搭配哪些其他工具?以何种姿态进行书写?是有案头伏案书写?还是用手拿着夹板悬空挺立书写?是坐着写?还是站着写?标准低的人,只要求临摹起来很像即可。但如果想要充分掌握该字帖的一切,就必须全方位的搞清楚空气、土壤、水~。否则不管你如何认真临摹,都不可能达到字帖中的高深境界。


以杨澄甫大宗师拳照为师者亦然。首先你得先了解清楚他老人家身上的两百多斤到底有多少脂肪?您知道一公斤肉跟一公斤脂肪有多大差别吗?请看下图。



您知道一个人挺着大肚子会是怎样的吗?想想跟问问您曾经怀孕大肚子的妻子。


当您看到杨澄甫大宗师前倾的身体时,您看到的是他全身包裹着偌多脂肪后的曲线,而您这中等身材却学着他两百多斤的角度,能沉落到脚底去吗?


当他老人家因肥胖的身躯不得不跨大步,当他为了拍拳照时能动作被更清楚的看到而不得不发动作放大时,您也一样学着吗?


他两百多斤的重量可以用该角度跟高度与步伐沉落足底,而您才130斤能一样吗?


他的手有您的两倍重量,您也学着他一样的手眼身法步,正确吗?



杨澄甫大宗师的拳理指导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权威中的权威,足以为任何人所探究。但他的拳照代表的是他自己,是经过多年习武练拳,并教学多年的一位两百多斤的他所有,不是你。


你打的不像杨澄甫可能对可能错,但你打得很像杨澄甫,那百分之百错误。


当您仔仔细细的揣摩杨澄甫大宗师的拳照时,必须先拿掉他那两百多斤的脂肪,直接看到他的脚底、脚踝、膝盖、腰胯、尾闾、夹脊、肩窝、肘部~等等。否则:


你学杨澄甫,反而更离谱。


请记得,你应该看到的不是包裹着两百多斤脂肪的腰胯跟一切,而是去掉脂肪直到跟你身材差不多时的腰胯跟一切。否则:


你学杨澄甫,反而更离谱。


其他具体细节,本文就不说明。否则光是分析杨澄甫大宗师的拳照细节,就值得写上一本书的内容。


另外,有些人考虑到体重的问题,因此采取西方医学与人体工学的方式,将一切剥离直接看到骨骼架构,以便进行最仔细的深度研究。坦白说,这样的研究态度非常值得尊敬,但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中国道家武学练好。越聪明的人,脑袋越复杂的人,越没有练好的机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松”的状态,单单从骨头架构来分析的话,根本是缘木求鱼。它包含筋膜、经络、肌肉、意念、炁机~等等,很多很多。你丢开一切所研究的看似精细,但却仍然属于瞎子摸象。不过,这仍然在学术上有重大贡献,我们不能将其抹杀。但如果古人也用这样的所谓精细化科学分析方法来练拳的话,那么武学跟道家气功毫无出现与流传的可能。


一句最有哲理的废话:【不明白不行,太明白也不行】。这话用在穷究武学上,实在是至理名言。至于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如何做好拿捏,直到让徒弟们能分阶段而明明白白,那就是昂贵的明师与廉价的武夫之间的差别。


大宗师留下极为珍贵的拳照,供我们后代子孙研习。但身为后代的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能清楚宗师往生后,无法提醒我们的重要开示。


身为师父的你,是否教徒弟要临摹大宗师拳照?身为学习杨式85架子的你,是否想打的跟大宗师一样?那么你将得到的是:


你学杨澄甫,反而更离谱。


对了,昨天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请自行查看。


心炁门线下教学问卷调查公布



长按三秒关注

【心炁门养生学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澄甫宗师晚年定型拳照
杨振基宗师通俗拳论浅释
吴鉴全宗师拳照
杨澄甫宗师亲自示范,杨氏太极拳85式定型拳架
太极四年行天下10
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承认杨澄甫宗师话太极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