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5)[转载]【转载】平州入辽时间之我见

【转自】网络

                          平州入辽时间之我见

                                  陈晓菲

   摘要历史上对于辽朝怎样据有平州及据有平州的时间却有着不同的说法。考诸文献, 平州于辽天赞二年即公元 923年,由时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从后唐手中取得的。后置辽兴军, 隶属辽南京。

   关键词辽代平州入辽时间 天赞二年

    历史上的平州地望大体上包括今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抚宁、 昌黎、卢龙三县及唐山市全境。此地东傍渤海,西倚燕山,锁控辽西走廊,地连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与北方民族地区交通往来的咽喉要道,在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对于平州历史沿革,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的 《嘉庆重修一统 志》 如此记载:“ 《禹贡》冀州之域。有虞分为营州地。商为孤竹国。周春秋为山戎、肥子二国地。战国属燕。秦为辽西、右北平二郡地。两汉至晋,因之为幽州地。后魏太武移至置平州及辽西郡。又后齐省辽西郡入北平郡。隋开皇初,郡废。 分置北平郡。大业初, 复为北平郡。 唐武德二年,复曰平州。 天宝初,仍曰北平郡。 乾元初, 复曰平州, 属河北道。后唐同光初(923,时为辽天赞二年 ), 入于辽,置辽兴军节度,属南京道。金天辅七年,建为南京。天会四  年,复曰平州,置兴平军节度,属中都路。 元太祖十年,改兴平府。 中统元年, 升平滦路, 置总管府。大德四年, 改曰永平路,属中书省。明洪武初,曰平滦府,属山东行省。四年,改曰永平府。永乐 十八年, 直隶京师。本朝因之。”

   原属中原的平州是随着辽朝初年的南下扩张而纳入辽朝版图的。后晋之际,由于燕云十六州地区的整体并辽和辽朝南京的设立,辽代的平州在行政建置上遂隶属南京, 治卢龙 (今河北卢龙县)。倚山傍海的地理特点,不仅使平州地区成为沟通南北的水陆交通要冲,同时还是鱼盐粮米之乡。平州由此成为辽朝经略南部中原汉地州县的战略基地和保卫契丹本土地区的桥头堡。

   《辽史》 40 卷 《地理志》:“ 平州,辽兴军,上, 节度。商为孤竹国, 春秋山戎国。秦为辽西、 右北平二郡地, 汉因之。 汉末, 公孙度据有, 传子康、孙渊,入魏。隋开皇中改平州,大业初复为郡。唐武德初改州,天宝元年仍北平郡。 后唐复为平州。 太祖天赞二年取之,以定州俘户错置其地。统州二、 县三。” 辽平州直辖的三县是指卢龙、安喜、望都三县。

   《辽史·地理 志》:“卢龙县,本肥如国。春秋晋灭肥,肥子奔燕, 受封于此。汉、 晋属辽西郡。元魏为郡治,兼立平州。北齐属北平郡。隋开皇中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新昌曰卢龙。唐为平州, 后因之。 户七 千。 安喜县, 本汉令支县地, 久废。太祖以定州安喜县俘户置。在平东北六十里。户五千。 望都县,本汉海阳县, 久废。 太祖以定州望都县俘户置。有海阳山。县在州南三十里。户三千。” 所属的二州分别是滦州和营州。《辽史· 地理志》: “滦州,永安军,中,刺史。本古黄洛城。滦河环绕,  在卢龙山南。齐桓公伐山戎,见山神俞鬼,即此。秦为右北平,汉为石城县。 后名海阳县。 汉末为公孙度所有。晋以后属辽西。石晋割地,在平州之境。太祖以俘户置。

   滦州负山带河,为朔汉形胜之地。有扶苏泉, 甚甘 美, 秦太子扶苏北筑长城常驻此。临榆山, 峰峦崛起, 高千余仞。

   邻海军,下,刺史。本商孤竹国, 秦属辽西郡。下临渝河……营州,汉为昌黎郡。前燕慕容皇光徙都于此。元魏立营州, 领昌黎、 建德、辽东、乐浪、 冀阳、营丘六郡。 后周为高宝宁所据。隋开皇置州, 大业改辽西郡。唐武德元年改营州, 万岁通天元年始入契丹,圣历二年侨治渔阳,开元五年还治柳城,天宝元年改曰柳城郡。后唐复为营州。太祖以居定州俘户。”

   关于平州入辽的具体时间, 历史上曾经存有分岐意见。大体说来,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认为是刘守光为了取得契丹 的支持,把平州送给了契丹人。则契丹占有平州,最迟为公元 911年;二,认为契丹于辽天赞二年(后唐同光元年即 923 年), 攻 取平州; 三,认为燕云十六州包括有平州,随燕云十六州一起被 石敬瑭送给了契丹。 据此说法, 则辽人迟在公元 938 年才占有平 州。

   据笔者的初步考查,上述观点, 应以第二种, 即天赞二年入 辽说为是。试请证之。 1.据 《辽史》2 卷 《太祖纪》 记载:“ 天赞二年春正月丙申,大元 帅尧骨(即后来的太宗)克平州, 获刺史赵思温、裨将张崇。二月,甲子,  如平州。以平州为卢龙军, 置节度使。” 《辽史》 3卷《太宗 纪》 : “  天赞元年,(耶律德光)授天下兵马太元帅, 寻诏统六军南 篮徇地。明年,下平州, 获赵思温、 张崇。回破箭篮山胡逊奚可,诸部悉 降。复以兵掠镇、所至皆坚壁不敢战。”  《辽史· 地理志》  :“  平州,辽兴军,上, 节度。商为孤竹国,春秋山戎国。秦为辽西、 右北 平二郡地, 汉因之。汉末,公孙度据有, 传子康、孙渊,入魏。隋开唐武德初改州,天宝元年仍北平郡。 皇中改平州, 大业初复为郡。后唐复为平州。太祖天赞二年取之,以定州俘户错置其地。统州县三。据此可知, ” 《辽史》 认为契丹人占领平州的时间为辽天赞二年,即 923 年 。 2. 《旧五代史》  卷 27 《后唐庄宗纪》 (912 年) : “周德威、刘光浚、李嗣源及诸将率蕃汉之兵发晋阳, 伐刘守光于幽州。 同书卷 ” 28: “ (912 年己亥,)刘光浚攻下平州,获刺史张在吉。五月壬寅 朔, 光浚进迫营州, 刺史杨靖以城降。”从《旧五代史》的记载可以看出是晋王李存勖从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手中得到并控制了平州。 占领平州后,后唐镇守平州之人为平州刺史兼平、蓟三州都指挥使赵思温。二、又据前述 营、 《辽史》《太宗上》 卷三的记载,可知赵思温在辽攻破平州后降辽。与赵思温同时降辽的还有裨将张崇。 张崇中原史书记其为张希崇,《旧五代史》在 中也有详细记载。《旧五代史》 卷八十八:张希崇, “ 字德峰, 幽州蓟县人也。父行  简,礼右中,假蓟州玉田令。希崇少通 《左氏春秋》复癖于吟咏。天礼 , 刘守光为燕帅,性惨酷, 不喜儒士, 希崇乃掷笔以自效,守光纳之,渐升为裨将。 俄而守光败,唐庄宗命周德威镇其地,希崇以旧籍列于麾下,寻遣率偏师守平州。案巴坚(旧  作阿保机,今改正)  南攻,陷其城,掠希崇而  去。案巴坚询希崇,乃知其儒人也, 因授元帅府判官,后迁卢龙军行军司马,继改蕃汉都 天成初,伪平州节度使卢文进南归,契丹以希崇继其任,提举使。遣腹心总边骑三百以监之。希崇莅事数岁,契丹主渐加宠信。” 可见, 《旧五代史》《辽史》 与的记载基本上是吻合的, 而且《辽史》《旧五代史》 与自身对此事的记载也是没有矛盾的。 3. 《宋史》 90 卷《地理志》对此事的记载为:平州, “ 隋置,后唐时为契丹所陷,改辽兴府, 以营、 滦二州隶之。宣和四年, 赐郡名 渔阳,升抚宁军节度。五年,辽将张觉据州来降,寻为金所破。县三: 庐龙,(赐名庐城。 石城, ) (赐名临关。 马城。 ) (赐名安城。 ”)《宋史》的记载也印证了契丹从后唐手中夺取平州这一事实。

   持平州为刘仁恭贿赂给契丹这种观点的多为女真人,而认为平州包括于燕云十六州之中、被石敬瑭送给契丹人的多为宋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分歧是在于宋金之间关于平州所属权的分歧之上。在金人取得辽南京即燕京之后,宋十分渴望得到平州,因为平州东有榆关,金坡关、居庸关、 古北口、 松亭关等关隘构成蕃汉的天然屏障, 宋朝如不占有这些险要之地,燕京将不能而金朝也认为平、 滦十分重要,“镇边”不希望将 欲以 , 长期据守。平州送与宋朝。 因此,当宋朝以平州包含于燕云十六中之中为借口,向女真人索要平州时,女真人也以平州在刘仁恭期间即已归于契丹为借口,不予归还。由此可知,不论平州是被刘仁恭送给契丹还是被石敬瑭送给契丹的,都可以说是宋、金为了得到平州 而编制的借口而已。因此,笔者认为第二种说法是正确的,即平州是在辽天赞二 年即 923年,由时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从后唐手中取得的。此后,辽朝以此为通路,不断南下攻略幽州及河北 地区, 最终于 938年控制了幽州地区。随后, 辽朝将幽州地区设为南京,成为辽朝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参考文献:

   [1]脱脱等.辽史.中华书局,1974.

   [2]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1974.

   [3]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4.

   [4]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

  [5]叶隆礼.契丹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穆彰阿等.嘉庆重修一统志.中华书局,1989.—辽金西夏史.上海人民

   [7]白滨,李锡厚.中国断代史系列——出版社,2003.

  作者 陈晓菲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硕士研究生

                                                                (责编 高生记 )

【转主注】本文自二手转来,其中有“乱码”现象,转中已略作理顺。

 

濡霖观点:

1、平州入辽时间是神册二年即公元917年,而非天赞二年(923年)。

2、辽太祖于平州置安喜县,时间在922年春(俘定州安喜之民)至926年间。

3、平州安喜县掳自定州安喜之民随卢文进徙归后唐,时间在辽太祖崩、述律后执政的927年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观近鉴宋朝人•124·“武臣之贤者”:郭琼
第四十卷  志第十
关于滦县、迁安的前世今生(望都、安喜、义丰三县的历史变迁)
公元1122年历史大事件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六十五卷
五代十国时期的民族政权之桀燕、北平国、赵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