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锦菜】评词、评话、评书
【什锦菜】评词、评话、评书
(2015-03-24 10:23:41)
分类: 印记
一些让人费解的“近义词”再次来袭。
评词、评话、评书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杭州评词是一种杭州方言曲艺,由南宋说话中的“小说”演变发展而成的,以说唱为主,艺人俗称之为“小书”,相对于评话俗称“大书”而言,“大书一股劲,小书一股情“,”大书说得润,小书说得泣“,”大书不离刀枪,小书听拜堂“。”杭州评词“的名称,清末才开始出现,一开始听觉得有一些”小热昏“的感觉,只是”小热昏“敲着小锣,从头唱到尾,杭州评词虽然也是用方言打底,却结合了说与唱,让表演更为生动了,说唱是否就是西洋的RAP,或许以后在作品创作上也可以考虑加入一些流行元素;杭州评词传统开篇有神话类、历史类、世情类、风物类、趣味类,它的音乐以叙述性为主,兼有抒情性,与语言音调密切结合,是一种说唱性很强的叙事体曲调;每天说唱两小时,为一回书,而两小时内,又分四小回,艺人在分回前常用”关子“来吊住听众的胃口,经常会使用一些传统诗词或者俗赋类,并且老先生在长期书台实践中总结出的”笑品十六种“,”怒品十二种“确实也增加了书中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噱头,杭州评词主要在茶馆,茶室,茶店,露天书场里表演,结合一些传统岁时节令,比如元宵节卖“灯书”,端午节唱《白蛇传》,中秋节斗香或者民间婚丧喜庆也会用评词演唱。
提及杭州评词的保护与传承,主要是这一曲种后继乏人,老一辈艺人已经无说唱能力;有关杭州评词的书目,老照片仍在流失,特别是保存下来的影音资料更是稀少;至今尚无专业的管理和保护机构,缺乏有学术水准和研究功底的人士确立有计划的专项投入。
以上其实也是很多地方曲艺传承和发展遇到的问题,再说一下评书,一些人总觉得它来自北方,没想到它来自五湖四海,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但还仍然有其活力。所以我们可以说评书是南北文化交融互通的一种很好的载体,正如普通话的推广,促进沟通的过程让我们发现地域文化不同的精彩。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都要说唱应景评词《白蛇传》,杭州广大市民除了听评词《白蛇传》外,还要到曾经镇压过白娘娘的雷峰塔遗址游玩,“法海你若不懂情,雷峰塔都会倒下来。”忽然想起一句题外话,龚琳娜神曲里的憨傻还是挺有传统艺术特色的。那么评话又是什么呢?
举个生动一些的例子,如果评书是大陆,评话是台湾,杭州评词就是香港和澳门。评书这种曲艺表演形式很多地区都有,就像我们说普通话,现在如果是个中国人哪有听不懂普通话的道理;评话这种曲艺表演形式主要流行于苏北,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在南方地区的曲艺推广潜力更接近于闽南话、各种少数民族语言和国语在台湾的影响力;杭州评词就像香港、澳门地区使用的广东话一样,过去忠实于粤语,后来融入了西方的语言和创新思维,依靠大陆的普通话基础,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曲艺,杭州评词的创新性传承和发展,虽然任重道远,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在学习和比较的同时,看见了传统曲艺文化在现今社会的独特魅力,从而对推动传统曲艺的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信心。
一个北方的曲艺演员本身说南方的评话已经不容易了,何况本地特色的传统曲艺,方言的魅力,地域文化的了解,作品的深炼,这需要多少年的俯身成渣才能体会到的。
学霸不成反成渣,学生顿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是桔也是枳
王宏志:中国地方曲艺分类介绍
评书
如果古厝会说话 | 将古厝变身茶馆,用评话书写非遗
从“讲张”到“说《明英烈》”
扬州评话与北京评书:千家万户听说书(清平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