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部胰岛素主演的“晚八点档电视剧”

感谢“医学界TV”,今天我们播出一部胰岛素“主演”的晚八点档电视连续剧,赶紧搬上你的小板凳,一起来看好戏!

作者:鉴赏师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自打胰岛素发明近百年来,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目前胰岛素和胰岛素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个历程就和晚八点档连续剧一样精彩,我们也不妨抱着“看好戏”的态度,看看糖尿病和胰岛素都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

第一集:胰岛素发现之前

从前有一个小孩,发现患有糖尿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以往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岛素治疗),除了呼天抢地批判命运的不公,他还能怎样?

跟这个疾病“干瞪眼”,或许是将来唯一可以走下去的路。

第二集:Duang!“主角”胰岛素闪亮登场

1921年,加拿大人首先发现了胰岛素,1922年动物胰岛素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

这时,第一集的那个小孩,除了呼天抢地批判命运的不公之外,便可以选择携手胰岛素跟“血糖”死磕到底。

但是,治疗的过程可谓崎岖,“剧情”好似晚八点档电视剧,看看这些主演:

男一号:胰岛素

首先,针管里装的胰岛素是绝对的男一号。使用办法很简单,每天在患者身上扎针即可,有时候一天扎N次…...

女一号:血糖检测仪

有了男一号,必有女一号,这便是与胰岛素并肩的主角——血糖监测仪。使用办法同样简单,患者定期在自己手指上扎一下即可,有时候一天扎N次…

胰岛素 血糖监测仪是绝对的夫妻档,把糖尿病患者折磨的不轻——先把血糖值“扎”出来,稍有不对,就“扎”胰岛素进行调节。扎扎扎……

女二号(小三):

当然,除了男女主角,患者还要提防这样一个“小三”——饮食热量,一旦它插足大闹大闹一番,剧情(血糖)便会来个过山车:要不高血糖,要不低血糖,让患者担惊受怕……

第三集:夫妻买房买车奋斗的时代

丈夫买房——胰岛素泵上线

“胰岛素泵”跟“胰岛素”只有一字之差,本质上都离不开主角“胰岛素”,只是对主角进行了科技包装,它还有一个名字: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样子很像BB机。

这个设备有一个进步,就是把细针埋在皮下,需要的时候按一下机器就可以,避免了每天N次“扎”自己输注胰岛素的尴尬。

专家评价:使用可携带的电子机械微泵系统模拟正常人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进行胰岛素输注,能够达到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的目的。

但是,这样子只是缓解了被扎的痛苦,家庭看似幸福,但小三——“血糖过山车”的危险依然存在,担惊受怕还是继续。另外,这个装备很贵,最初设计的时候还很大,每天别在身上虽然“拉风”,但也很不方便。

妻子买车——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上线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能够持续、动态地检测血糖变化,该系统在日常生活状态下检查记录血糖数据,可每几钟自动记录血糖数据一次,一般检测72小时内的动态血糖变化,绘制出精确的每日血糖变化曲线,在曲线上标有饮食、运动等事件。通过这张全面、详细、完整的血糖图谱,可以为临床的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它能够通过检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水平来代表血糖水平,虽然与真正血糖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具有一定的检测迟滞,但是单独应用 CGMS 已被证实可改善血糖控制,并且减少低血糖风险

第四集:只有夫妻还不行,还要爱情的结晶

你以为夫妻共同进步,武装自己,这样就能迎来最终幸福?感情是需要考验的,夫妻之间还需要更强的纽带——孩子。

“控制算法装置”,就是那个孩子。

CGMS CSII组成的是“开环”系统,机器知道了血糖值,那么胰岛素泵该输注多少胰岛素呢?所以它们之间缺了一个“控制算法装置”,加上它就可以“闭环”了。这样,夫妻俩合体,再加上一个孩子,就构成了完整的家。

人工胰腺,就是完整的家。

所以,正儿八经的人工胰腺由三个部分组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胰岛素需要量的计算装置、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这是一款几乎完全模拟人体正常胰腺,动态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的变化实时改变胰岛素输注速率来保持血糖稳定的胰岛素自动输注装置。

第五集: 爱情和幸福,不止有一个模样

人工胰腺有很多种模式——

暂停胰岛素输注模式:当血糖低于某一阈值时暂停基础胰岛素输注一段时间。研究表明,该模式有助于预防严重低血糖事件。

夜间闭环模式:夜间是低血糖高发时期,夜间血糖的控制是重中之重。研究表明,该模式可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并且促进夜间血糖控制达标。

日夜闭环模式:完全闭环的人工胰腺。加之饮食和运动等对血糖的影响,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双激素闭环模式:双激素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所以它既可以降血糖,也可以升血糖。研究表明,持续 24小时疗中,未观察低血糖(< 3.9 mmol/L)的发生,提示双激素闭环模式在减少低血糖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等等等等……

从上到下看过来人工胰腺的优势不需要赘述,并且根据英国国家卫生研究院6月30日在线发表在Diabetologia上的新评论,人工胰腺将很快成为现实,预计2018年上市!(关于人工胰岛的更多信息,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文章《Duang!万众期待的“人工胰岛”即将登场!》)

第六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虽然我们对人工胰岛抱有很大期待,但它还是有它的不足处,这也是人工胰腺上市所面临的阻碍

人工胰岛的缺点主要在于,饮食和运动等会影响血糖,但因为这个系统本身不能意识到患者要进食了或者要运动,所以餐后血糖的控制往往不理想,需要辅以手动调节胰岛素输注。

另外,系统不知道患者什么时候吃饭,等发现的时候,餐后血糖已经升高了,加之胰岛素的吸收还要时间,所以进餐早期的血糖高峰得不到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还可能导致胰岛素输注过量,进而引发餐后晚期低血糖

数据显示,即使是吸收最快的胰岛素也要等注射后0.5至2小时才能达到峰值,影响持续3至5小时。这些时间节点的差错就会导致一系列不理想的后果。

大结局:好好努力,就能期待美好的未来

目前关于人工胰腺有效性的研究中,基于家庭的试验,最长的随访时间只有3个月,所以还需要等待长期的研究结果。

另外,还有“硬件”上,设备大小、设备连接和传感器校准、控制算法等均需要改进,以达到“个性化”,适应患者的需求,提高各设备的准确性。此外,网络安全和安全通信协议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做好了这些,糖尿病患者迎来的将是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Miriam E Tucker.New Approaches Offer Hope for Replacing Beta Cells in Diabetes.June 11, 2016;

【2】Marlene Busko.Artificial Pancreas Performs Well in Type 2 Diabetic Inpatients.une 21, 2016;

【3】Veronica Hackethal, MD.Artificial Pancreas Will Become Reality Within 2 Years.July 07, 2016;

(本文为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来源。)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lili@yxj.org.cn

请注明:【投稿】医院 科室 姓名

稿费:100~1000元

来稿仅接受word文档,谢谢配合

小编微信:LiliEmilyCa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工胰腺”送出新年大礼!中外专家共话最新进展,混合闭环中国获批敬请期待
糖尿病患者DIY“人工胰岛”,真牛!
人工胰腺初创获5700万美元C轮融资,计划递交人工胰腺系统上市申请
第一款闭环胰岛素泵或将于 2017 年面世
糖尿病治疗之胰腺替代治疗越来越先进,未来胰岛素的应用将更智能
一个季度卖出超20亿,糖尿病人工胰腺海外爆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