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沟通,我们知道的还只是冰山一角

沟通,是人类社会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我们无法克服的难题,无论什么时候提起,总有数不尽的话要说,但却没有谁能肯定的说自己对沟通已经了如指掌,能够从容应对。

对于沟通,曾仕强有过精彩的表述。他认为沟通有四个层次,不沟不通,沟而不通,沟而能通和不沟而通。实际生活中,沟而不通是最为常见的现象。所谓沟而不通,就是如论你怎么沟,怎么滔滔不绝的说说说,我都无法理解你在说什么,也听不进去,我们存在的问题始终悬在头顶,解决不了。这种对话白费力气,太过艰难,对谁都是折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停留在沟而不通的层次上。说了很多话,却收不到效果,无法达成预期的沟通目标。



曾仕强总结:中国人相互之间不容易沟通和面子有关系。沟而不通,和所说内容的对错没有必然的关系。有时候,说得对也不是好兆头,对方有时候也会因为你说得对而觉得没有面子。可能觉得你在含蓄的指责他不对,也可能会认为你把他当做傻瓜,什么都不懂。中国人的面子着实重要,所以人没面子就会恼羞成怒,以致蛮不讲理,当然沟而不通。修养好一些的人,虽然表现的很高兴,心里却颇不以为然,同样是沟而不通。

所以中国人十分的情绪化,沟而不通有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掺杂了情绪,人变得十分敏感和冲动,精力不集中,沟通起来就很费劲。

对此,沟通专家道格拉斯.斯通也表示赞同。

道格拉斯.斯通作为沟通专家,曾参与过南非种族隔离和1980年伊拉克人质事件的谈判,并与闻名世界的哈佛谈判小组潜心研究多年,经过多达数千次的专业咨询,方才写就《高难度谈话》一书。

这本书是为探求沟通规律、破解沟通难题而作,它发现了蕴含在谈话中的三层结构,依次作了深入的剖析,挖掘出谈话背后的心理因素,辅以实际的案例,论证与阐述均科学而严谨。

一、本书的亮点是阐释了谈话的三层结构

通过对数百次各种类型的谈话进行研究,他们发现,无论谈话的主题是什么,我们的思想和情绪都会随着谈话渐渐进入相同的三个层面,即发生了什么对话,情绪对话,自我认知对话。

“发生了什么”对话里,我们往往因为不同的经历与视野,而反复争辩谁对谁错,谁的话有什么意图以及谁该为此负责。

情绪对话里,我们习惯对情绪避而不谈,压抑情绪,导致情绪在某个时机崩溃,雪上加霜,情况更加糟糕。

自我认知对话里,我们纠结的是我是不是称职,是不是个好人,以及是不是值得被爱。

二、浮出水面的冰山下面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沟通就像是一座庞大的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是我们正经历的谈话,那么冰山的下面又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呢?

“发生了什么”对话

关于真相

对事情的真相我们产生分歧,我们认为问题出在对方身上,而对方认为问题出在我们身上,我们各执一词,互相争辩,但争辩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它只会阻挡我们探索他人故事的脚步,为相互理解制造障碍。

要想让争辩的双方达成某种共识,我们首先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充分了解对方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弄明白其结论产生的原因和意义;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帮助对方了解我们,明白我们的结论来自何方,有何意义。

我们必须明白,面对分歧,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疑问不是“谁是正确的”,而是“既然我们都已经真正了解了对方,那么什么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

关于意图

当我们扮演行动者的角色时,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想去烦扰、侵犯或是怠慢对方。我们宽于待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其实已经给他人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也很容易就原谅自己。然而,当我们扮演接受者的角色时,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倾向于保护自己,对他人作出坏的假设和评判。



质问对方是最容易也最常见的表达这种假设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对方了解我们所受到的伤害,我们心中的失望、愤怒或者悲伤。然而对方可能会认为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对他们的指责或污蔑,是想挑起更大的纷争,于是他们为自己辩解,激烈的对抗。如此一来,谈话的结果就一团糟。

关于责任

谈话时,我们之所以会迫不及待的指责对方,是因为我们对某事发生了争执,而且担心自己受责。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指责成功扮演了恶人的角色,我们往往会借指责间接的说出自己的感情受到了伤害的事实。

但人一旦陷入指责的思维模式,就会背负上一种很难摆脱的负担。你不得不信心十足的告诉自己,错的是别人,自己才是正确的。同时你还必须信心满满的为自己的这一观点自圆其说。如此一来,只能更加糟糕。

情绪对话

我们的谈话不可避免的都涉及到情绪,但是我们却习惯于将情绪隐藏不说出口,当宣泄的渠道受阻,我们的情绪便会寻找任何可能的出口,一点一滴的向外渗透,直到合适的时机爆发出来,出其不意的影响着我们的谈话和我们的自尊及人际关系。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情绪,了解它的藏身之处,接受它,了解它,发现隐藏在它后面的真实情绪,不让隐藏的情绪阻止其他情感的宣泄。我们能做的就是,将情绪表达出来,而且全面透彻的表达,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情绪,且不妄加评判,也不随意归因和指责,不给对方造成压力。

自我认知对话

在谈话中,我们的自我受到严峻的考验,自我认知也会发生动摇,而这就是因为我们极端的思考方式。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始终在两个极端的点切换,要么对自己很满意,要么就觉得自己太糟糕,总之因为极端敏感,所以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的评判。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面对生活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复杂情况,我们需要不断的作出回应,而谁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够按照预想的那样始终表现的无可挑剔令人满意。世事难预料,我们总会有失误,也有搞砸的时候,这些都很正常。我们不能因为在某些情况下的糟糕表现而否定自己,一蹶不振。

三、沟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我们都有想要控制他人的冲动

沟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我们都有想要控制别人的冲动,这表现在我们希望对方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事,或者接受我们的想法、观点,或者承认我们对其评价,总之就是我们是对的,别人就是错的,一旦无法如愿,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或者愤怒或者失望或者伤心。

对于事实真相,我们所有的观点和情绪都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即我是正确的,错的是你。所以,我们理直气壮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为此争辩。



谈论错误和谈论真相一样,我们谁都不愿意承认是我们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担因为过失而产生的责任,我们会相互指责,并且不遗余力的为自己开脱责任。

所以我们费尽口舌只是想要说服别人,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而我们的观点对对方来说是一种横加的指责,并不公平,只会激起他们的防御心理,所以他们也全力以赴的说说说,试图说服我们接受他们的观点,甚至是产生激烈的对抗。于是,我们都在那里说说说,错的都是对方,我们没有错。不可避免的,谈话就这么僵持着,难以产生任何进展,之所以很多谈话被称作高难度谈话,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这些高难度的谈话就是典型的沟而不通,无论沟了多少次,费了多大劲就是通不了,双方都在试图传递信息,即我们是正确的,错的是对方。

然而这样的观点并不令人信服,所以就僵持了。如果,我们将对话从归责转为解释各自对事实的看法,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邀请对方加入,弄清双方到底是在哪里产生了分歧,并帮助解决问题,那么这样的对话就是分享型及学习型谈话了。

在这样的谈话里,我们双方的观点都得到了很好的聆听,真实的情绪得到了释放,自我的认知也得以修复,我们也增进了对彼此的认识。

当做完这些不久,我们可能就会惊喜的发现,我们所抵触的谈话已经不再艰难,之前那个拼死抵抗的敌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愿意敞开心扉,接受你的观点的朋友。消灭敌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变为朋友,这句话真是颇有道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争吵五个境界
[转载]5步攻克高难度谈话
如何完成高难度对话?
四个技巧(步骤)让你掌握谈话主动权
《高难度谈话》读书笔记
如何将针锋相对的谈话变成有效的沟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