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北京市肛肠医院(北京市二龙路医院)

/王帅

     我国有近千年的饮酒文化,小到朋友相聚,大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处处少不了酒的影子。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喜欢酒的人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讨厌喝酒的人说喝酒伤肝、升血压。本文就从中医视角下酒的效用谈起,尝试调和众家之说。

     酒在中医学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医”的繁体字为“醫”,下面的“酉”表明医疗和酒密切相关,“酒”在中药里又有“百药之长”的美誉。早在两千年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灵枢》中就有“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之说,形象地描绘了酒之珍贵。

     但并不是珍贵的东西就一定是好东西,《灵枢》紧接着说到酒之性,“其气剽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名酒悖”。从酒的本质,到酒的效用特点,再到喝酒后的生理变化,概括无遗。

酒的性味功效

     酒之气剽悍,属于大辛大热之品,《本草纲目》记载其能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驱寒消积。

     中医用酒,首推用酒来炮制药物,以改变药物性味,例如大黄在经过酒炮制之后,活血化瘀的功效比生大黄明显增强。其次是借用酒的升散之性,用作药引与药物同煎,以使药效趋上,治疗头面之疾。如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用清阳汤治疗面颊急性肿痛,纯用酒煎药,以助药物上行外达之力。

     生活中常遇到的例子是利用酒之“驱寒消积”的作用。如在治疗关节疼痛等疾病时所用的药酒,是将川乌、狗脊等温经通脉的药物浸泡在酒中制成药酒,以达到活血通痹的效果。此外还有苏子酒、木香酒等。

     而酒到了医生手中,则巧妙之用不可尽述了。如明末清初的医家喻嘉言治疗一个每天豪饮患上关节疼痛的病人,将温通经脉的药物泡入酒中,继续让病人每天豪饮“药酒”,病由酒而得,故再借酒力以使药物达到病所,竟然很快将疾病治好了。

饮酒之利与弊

     了解了酒的性味功效,便可以谈饮酒之利与弊了。

     饮酒之益处,主要体现在上文的医疗用酒。如果在医疗之外还能有什么益处的话,恐怕就是使人愉悦兴奋,忘记烦恼了。台湾医家张步桃说“喝酒伤肝,不喝酒伤心”,前者的“肝”是解剖角度的肝脏,后者的“心”则是是身心的愉悦了。

     饮酒的害处有哪些呢?酒“彪悍”“性大热”,所以对于平素体质阳热重的人,饮酒之弊端更容易凸显。阳热重表现在平时口渴、喜冷饮,面色较红,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大量饮酒以后上述不适症状会加剧,甚则出现面红目赤、心跳加剧、躁扰不宁,激发肝阳化风而出现晕厥。

     再结合《灵枢》所记述的饮酒后的生理变化,可知酒对于胃、肝、胆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胃病如胃炎、胃溃疡,饮酒后会出现症状加剧,大量饮酒后会造成急性胃黏膜糜烂出血。即使是健康的胃肠,反复接受酒精刺激,也会出现酒精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酒精性胃炎。

     肝是人之重要脏器,健康的肝脏屡屡接受酒精,会出现酒精性肝病、脂肪肝。本身就有肝功能不全的,饮酒更是雪上加霜了,很容易导致原有慢性肝病加重,出现急性肝损伤。

     胆病常见的为胆囊炎、胆结石。胆系的病变常表现为湿热证,饮酒会助湿生热,而使原有的胆病出现急性发作。

     但《灵枢》所说的“胃”“肝”“胆”,不仅包含了解剖的胃、肝脏、胆囊,还涵盖了其他方面,比如与消化功能密切相关的“胰腺”也在其中。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即饮酒,酒精导致的胰腺炎,轻症会出现急性的上腹痛、呕吐、呕吐后疼痛不能缓解,需要到急诊就诊。一旦出现重症胰腺炎,死亡率极高,需要进行脏器支持治疗,经过数月抢救才有脱离危险的可能。

     《灵枢》描述的“酒悖”是一种神志改变,属于急性的醉酒状态,酒醒后即恢复正常。如果长期酗酒则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出现幻觉、妄想、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等持续的神志改变。

     除了上述常见的酒精相关疾病,还有一些醉酒引起的“意外”病症。如在醉酒后呕吐时,可能因呕吐过于剧烈而出现贲门撕裂出血,需要急诊止血治疗。如果在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大量呕吐,还易出现呕吐物误吸入肺部,轻则出现吸入性肺炎,重则可以窒息死亡。在北方寒冷的地区,时有醉酒后睡倒于户外,出现严重冻伤或冻死的案例。在严重醉酒的状态下入睡,大脑因为酒精的麻痹作用,失去了对身体的自我保护机能,入睡状态下“翻身”“变换睡姿”等本能丧失,肢体因持续压迫可出现急性横纹肌溶解,引发急性肾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危及生命。这些都是在临床中遇到过的病例。

     过量饮酒造成的危害远不止上述这些,还有很多西医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或尚未发现是由饮酒造成的疾病,在中医典籍中却广为记载。例如痈疽、痞满、发热、哮喘等。《本草撮要》论及酒时,说道“热饮伤肺,温饮和中,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过饮则伤神耗血,损胃烁精,动火生痰,及生湿热诸症”。过度饮酒造成湿热内聚,这是饮酒造成各种疾病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如并发其他急性病变,治疗就比没有嗜酒者复杂多了。因此,对于嗜酒之人,如果单纯见病治病,一般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张仲景早在《伤寒论》中,便将常年饮酒的“酒客”病患单独列出,就是因为嗜酒之人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比于饮酒的益处来看,酗酒的危害可谓罄竹难书。“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可以说是中国人对于酒充满辩证智慧的认识了。如果已经伤身了,可以试试中医的妙方,比如葛花解酲汤,它是中医用于治疗酒积的名方,此方以化湿和胃为法,由13种药物组成,可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应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本文作者:王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会抽烟又喝酒 伤肝伤胃也伤肺
年会聚餐饮酒欢,怎样将酒精伤害降到最低
解酒护肝,体外培育牛黄酒前、酒后服用区别!
解酒小窍门
原本要回家过年,却不想把命喝没了!饮酒有7方面,容易被忽略!
29岁男子,新婚第二天直接入院,得知病情,新娘提出离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