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释义】佛手:疏肝理气,和胄止痛,此果只应天上有。

公益公众号中医验方使用方式:中医验方中直接输入中药名称,自动回复中药释义及常用药方,如果您输入的中药我们没有收录,我们会收到信息后尽快补充,请过几天再输入一次试试。谢谢您的关注。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胃、肺经,有疏肝理气,和胄止痛,燥湿化痰、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性味

味辛、苦、酸,性温。


归经

归肝、脾、胃、肺经。


功能

有疏肝理气,和胄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


主治

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相关配伍

1、用于胸腹胀痛等症:本品气味清香,药性平和,虽属辛苦而温之品,却无燥烈之弊,能入肺、肝、脾、胃四经,对诸气滞均可应用,用治肺气郁滞胸闷及脾胃气滞,可配木香、枳壳等同用;用治肝气郁结及肝气犯胃之症,可配青皮、川楝子等同用。

2、用于痰多咳嗽:本品化痰止咳之力较弱,而兼理气宽胸之功,故对咳嗽日久痰多,而见胸膺闷痛者甚为适宜,可配橘络、丝瓜络、枇杷叶等同用。


用法用量

3~l0g。


临床应用:


1.治痰气咳嗽;陈佛手6-9g。水煎饮。方中佛手和胃化痰,为君药。


2.治妇女白带:佛手15-30g,猪小肠1尺。水煎服。方中佛手行气,燥湿,疏肝解郁,为君药。


3.佛手露治胁肋疼痛,心烦易怒,胸闷不舒,嗳气泛恶,纳谷不香,消化不良等症: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栀子、陈皮各15g,良姜、砂仁、肉桂各9g,木香、公丁香各6g,当归18g,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g,1日3次。孕妇忌服。方中佛手行气止痛,和胃化痰,为君药。


选方:

佛手露 

功效:治胁肋疼痛,心烦易怒,胸闷不舒,嗳气泛恶,纳谷不香,消化不良等症。方中佛手行气止痛,和胃化痰,为君药。 

材料: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栀子、陈皮各15g,良姜、砂仁、肉桂各9g,木香、公丁香各6g,当归18g,白酒20斤,冰糖5斤。 

做法: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g,1日3次。孕妇忌服。 

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佛手玫瑰茶 

功效:本方以佛手、玫瑰花舒肝理气。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饮食减少。 

材料:佛手10g,玫瑰花5g。沸水浸泡饮。 


佛手姜糖饮 

功效:本方以佛手舒肝理气、健胃和中,生姜健胃止呕。用于肝胃气滞,胁肋、脘腹胀痛,呕逆少食。 

材料:佛手、生姜各10g。 

做法:加红糖适量,煎水饮;或以沸水浸泡,代茶饮。


佛手果泡蜂蜜

食材:冬蜜、佛手果。

步骤:

1、佛手果洗净,切片或者切成粒粒。也可以将佛手果切皮后晒干泡蜂蜜哦。

2、洗净一个玻璃瓶,装入佛手果,然后倒入冬蜜稍微盖过佛手果就ok了。

3、放在阴凉处泡3个月,如果是夏天的话建议用干的佛手果浸泡哦。


佛手汤:

大黄(酒蒸)3钱,青皮(醋炒)2钱,石膏(煅)2钱,黄连(酒炒)2钱,甘草2钱,白芍2钱,厚朴(姜汁炒)2钱。

功能主治:湿流胃经,腹中作痛,时疼时止。

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时服。


食疗方剂:


1、佛手10g,大米50g,冰糖适量。将佛手洗净,水煎取汁,加大米、冰糖一起煮粥即可。具有健脾养胃、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年老胃弱、胸闷气滞、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呕吐等。

2、鲜佛手10g,加生姜6g,水煎去渣,加白砂糖温服,每日1次,治疗痰湿咳嗽。

3、佛手15g,藿香9g,姜皮3g,水煎服用,治疗哮喘。

4、佛手10g,青皮9g,川楝子6g,水煎服,早晚各一次。用于肝气郁结、胃腹疼痛等。

5、佛手20g与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用治白带过多。

6、佛手30g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或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mL,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mL,可治慢性胃炎、胃腹寒痛。

7、佛手30g,丹参15g,麻黄0.5g,杏仁15g,五味子3g,细辛3g,六神曲15g,炙甘草3g。先用武火将药烧开,再文火煎10分钟,每次量约200mL。趁温服用。每日1服,日煎2次。具有理气宽胸、化痰平咳功效,适应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8、佛手片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有舒肝理脾、和胃定痛功效。适应于慢性胃炎、肝肿大、慢性肠炎 消化功能低下等。

9、佛手片10g,黄柏6g,六神曲10g,红花6g,赤茯苓10g,茵陈20g,每日一剂。主治黄疸病等。

10、胁肋疼痛,心烦易怒,消化不良等:用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栀子、陈皮各15g 砂仁、良姜、肉桂各9g,木香、丁香各6g,当归18g,白酒 20斤,冰糖5斤。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g,1日3次。孕妇忌服。

11、肝胃疼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鲜佛手12~15g(干的6g),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玄胡索各6g,水煎服。

12、 佛手柑粥

原料:佛手柑15g、粳米100g,冰糖50g。

制法:先将佛手柑洗净,切碎,加清水1200mL,煎取1000mL果汁,放瓦罐中备用;粳米淘洗干净,与冰糖一起放入佛手柑汁中,小火慢炖30分钟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理气止痛。治疗胃弱气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胁胀、痰咳、呕吐等病症。

13、肝气郁结、胃腹疼痛:

佛手10g,青皮9g,川楝子6g,水煎服。

14、恶心呕吐:佛手15g,陈皮9g,生姜3g,水煎服。

15、哮喘:佛手15g,藿香9g,姜皮3g,水煎服。

16、白带过多:佛手20g,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

17、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g,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mL。密闭 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mL。

18、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g,粳米100g,共煮粥,早晚分食。

佛手的果实还能提炼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护肤品。佛手的花与果实均可食用,可作佛手花粥、佛手笋尖、佛手炖猪肠等;有理气化痰、舒肝和胃、解酒之功效。

19、佛手干9~27g,败酱草按年龄计算,每岁l克,十岁以上每两岁增加1g,水煎,每日3次分服,服时可加白糖或葡萄糖,10天为一疗程。计治64例,皆愈,临床症状平均在4~6天内消失。(《中医杂志》1957.7.361~362页)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2、《本草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1] 

3、《本经逢原》: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4、《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5、《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6、《本草从新》:理上焦之气而止呕,进中州之食而健脾。

中医验方中输入关键字可以查询更多的相关信息和文献

关键词:佛手柑,五指橘,飞穰,蜜罗柑,五指香橼,五指柑,佛手,手柑,佛手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手的功效
佛手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肝郁气滞?5种疏肝理气的中药你认识哪种?如何应用,一文详解
每天学中药——佛手
行气药概述 行气药:橘皮、青皮、枳实、木香、沉香、乌药、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川楝子、青木香
理气的中药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