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胃炎用药的中焦如衡法则

【长义堂说】

脾胃病治疗用药遵从“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法则,遣方用药,力求平和

【刘烨】

用药遵从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理论,采用质不轻不重、味不厚不薄的适中法度,使药力作用于中焦,调节其升降之功能

蔡淦

治疗脾胃病注重平衡,用药配伍不偏不倚,每多虚实兼顾、寒温得宜、升降并调、气血同治,刚柔相济、动静结合

蒙木荣 

用药讲究精当宜性味平和寒热适中忌大苦大寒大辛大热

张镜人

寒温同用,常用辛温之苏梗,取其辛香和胃,行气宽中,温而不燥,与黄芩,或铁树叶、平地木同用,寒温相配,胃气得护,虽长期服用而不致碍胃;

升降同用,如柴胡与旋覆花、代褚石同用治暖气、泛恶、泛吐酸水或苦水等胃气上逆之症,又有消瘦、乏力、腹胀、便结等脾气不振之象;

柴胡升少阳清气,配合黄芩之苦降而泄胆热以治口苦,胁痛,泛吐苦水,胃镜检查在往可见胆汁返流之证。 


李培

养胃阴不过于滋腻以免碍脾,常用百合、麦冬;

清胃热不过于苦寒以免伤及脾阳,常用丹参、鸡矢藤;

行气不过于香燥以免伤胃阴,常用橘络、佛手。  

吕美农

在遣方用药方面,强调四不宜原则:药物不宜杂药量不宜重药性不宜过寒过热药味不宜大辛大苦处处顾护脾胃之气。

既使是胃寒证也只在于甘温补脾兼和胃行气少佐姜桂附精选1~2味即可

遇脾胃湿热应用清热燥湿法时很少使用大苦大甘之品至于三黄合方重剂更是小心谨慎,确有胃热也只是选加小剂量黄连或黄芩或用虎杖、徐长卿之类尤其喜用蒲公英。蒲公英不仅能清胃热,且有健胃作用

周福生

在临证处方时,用药发生偏颇也会促使病情进展。例如选用的药物过于温燥则容易耗伤胃阴过于滋腻又易助湿碍脾,调补脾胃应用轻灵平补之品,如太子参、白术、茯苓等。

即便在以实证为主的病变阶段,祛邪亦不能过于峻猛。例如过用寒凉药物往往会导致脾阳损伤更重,使本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

李乾构

慎用寒药,使用清热方药时严格遵守辨证论治原则如气郁化热证使用化肝煎或芩蒲饮加减阴虚胃热证使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对湿热中阻证治宜化湿清热用药根据湿与热偏胜而定

若有热证胃镜见胃黏膜充血、糜烂显著者适当加用清热之品如证属脾胃气虚、肝胃气滞者虽病理提示炎症病损亦不可过多运用清热药物免致损伤脾胃加重寒凝气滞  

且不可过用苦寒,中病即可,勿多用久用。

【长义堂说】

用药之平和观,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李德新

通药具有调理气血作用但易损伤正气如枳实、柴胡、陈皮、香附、砂仁等补药具有补益作用但易阻滞气机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熟地黄、山茱萸等将二者合用使补而不腻通而不泻收相反相成之功

坚持如无必须断不用贵药、奇药方末必加甘草10g以调和诸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致中和

【长义堂说】

治胃用药讲究一个平和,虚实的、升降的、寒热的。感悟病因病机因素的关系,拿捏药物的比例,是处方用药功底、水平的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中焦如衡”的涵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扶正补虚,刚柔相济
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中焦湿热证如何鉴别?
疏通中焦用什么中成药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 脾胃病辨证
名医珍言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