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液透析后遗症揭示“气血”不可分离(三) ——道医学对气及其生成的解析

熊春锦

二、传统道医学对气和血互根互用关系的认识

1

道医学解析什么是“气”

道学体系的生命观更为宏远博大,以天地人合一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和隐显共论的方式论述人体气血概念。

传统中医学对气血的认识则与道医学一脉相承。

《素问·六节藏象论》: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生,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素问》非常明白地直指生命能量的来源,指出道(天)用道光德能的五德之气,使人体内有质无形的先天体元系统能够支撑起人体的生命活动。

五气即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的能量,也就是木金火水土五行属性的能量,道(天)就是运用这些无形无相、有质无形的物质,饲养着人体内的先天体元系统。

道德所化生的大地,自身吸收天德能量,转化成地气;地气长养万物,万物吸收地气,以五味之物的显态物质,转而饲养生命的命体系统,使有形有相的命体具有生命的活力。

道医学从道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本源观出发,认为天地皆是禀受道光德能而产生,天德和地气皆是隐显合一的道之能量性的具体体现,作为人和万事万物,都依赖天德之气养精神,地气育物养身形。

气就是生命活力的来源,生命不离“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基本自然法则。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所说的人,是指常道之人,常道之人由于未经修身明德实践,身场的穴位户牖未开,不能直接经体表的穴位门窗吸收道光德能之五气以及地球直接释放的地气。

人们主要是经过鼻的呼气过程,纳入混和在空气中较少的五气能量。

道医学认为人体通过特定方法,敞开命体身场上的户牖,与宇宙天地相连接,不仅能通过鼻吸入天之五德气能量,而且能同时经身体上的门窗大量吸收五德之气和地气,以滋养精神和命体。

常人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修身求真者则能从全身各重要的穴位门窗同时吸入五气,藏于上、中、下三个丹田和五臟六腑三焦之中储存利用。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生,以养五气。”

有形有相的食物,它们也是道所化生,天德地气所养,它们有形的内部同样含有道性的天德地气,这些天德地气通过肠胃的分解也能被人体所吸收,以补充五气吸入的不足。

这一过程并不是人们片面认知的一种单纯的“以物养物”的过程,后天物质中有先天,这些先天物质同样通过饮食滋养着身内的先天体元系统。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德地气中摄取营养成分,夺取阴阳造化之权,以养五臟之气,使体内体元能长治久安,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

所以,先天气和后天气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

道医学解析“气”的生成

道医学认为人体气共有四个来源:

其一,得于“道生之,而德畜之”,道生一气化阴阳,先天一点灵光承载而从中全息性地析出而生成;

 

其二,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这一精气亦称之为凡精中的元气,父母交合,后天中亦有先天,以全息方式遗传物元、质元以及各类物质,以此精气为主导而构成色身。

此后天中之先天才是性命本源之物;

 

 

其三,是从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中获得,谷气是指食物本身携带的天德地气和消化过程中转换的精气;

其四,是经过呼吸道所纳入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这一清气中也含有微量先天五德能量之气和地气。

这四个来源途径不同的气进入人体后,通过人体先天和后天的生理组织系统,主要是先天的体元系统吸收和调节使用。

先天的体元为主,物元为辅。

后天物源的肺、脾胃和肾等臟器生理功能也参与其中综合作用,将四者结合起来,渗入性命两大系统中,被先天和后天同时应用,而生成人体之气。

人体中的先天元气,是先天一点灵光的析出部分与从父母处遗传而来的部分结合后形成了先天之气。

先天元气也称之为先天真水,储存于人体“北海”的骶骨之中,通过尾闾而逐步被调用消耗。此气依赖于肾臟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之精气的生理效应。

水谷之精气,需要通过消化系统脾胃的隐显运化,才能从饮食物中分离、摄取而化生。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于肺的功能,才能吸入并析出和摄入其中的有效成份。

   

人体生命的能量来源,并不是仅仅来源于有形有相的后天物质之中,肉眼看不到的先天质元物质——天德地气,才是生命的最佳能量;有形中的无形物质才是生命的根本动力之源。

道医学和传统中医学正是抓住了这个生命的本质,建立起丰富的生命与健康的理论系统和方法,才使它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而造福于人类的生命健康。

由于现行中医学教材中缺乏具体修身实践指导,对气的概念多局限于按照西医揭示的功能概念进行阐释,因此,只是将先天之气理解为父母先天之精气;认为自然清气就是空气,而非具有极高能量性的道光德能的天德之气与地气的综合;

对水谷之气的理解以精微涵盖,类同于现代医学的营养学概念,这就从概念上局限并缩小了中医学对气的界定,进而影响了对由气导致疾病的论治。

道医学由于在修身实践的基础上更全面深刻地把握了气的先天质元、后天物源和隐显共论特性,更准确地把握住气的本质,也就拓展出更丰富有效的“气病”治疗策略和方法。

美编:小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生命和健康来自“道”“德”——《道医学》读书笔记16炁的基本概念下
理解生命之源:中医学中的“精”概念探究
什么是精、什么是气
第二十三章 精气神
道眼看中医第十——中国人的精气神
精气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