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外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外国专家讲座第一讲:“汉字对韩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成功举办

2021年10月29日下午3时10分,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外国专家讲座“汉字对韩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于线上顺利开讲,主讲人为韩国明知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东亚细亚研究所所长姜允玉教授,主持人为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梁燕院长。本次讲座姜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东亚地区的汉字使用历史,并从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思想记录与制度文化以及儒家祭礼仪式与行为文化三个角度探讨汉字对韩国儒家文化的影响。

谈到东亚地区的汉字使用,姜允玉教授以金属器物、石碑、竹简等汉字传播载体的考古发现为实证说明东亚汉字文化圈之历史悠久。其中,朝鲜平壤乐浪区贞柏洞出土的竹简本《论语》在形制、内容及书法字体上与中国河北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出土的《论语》残本十分相似。姜教授认为这是朝鲜半岛最早使用汉字的证据,比过去学界据广开土好大王碑所能追溯的历史要早四百年。姜教授还图文并茂地展示和对比了中、日、韩出土的汉唐时期《论语》木觚,并推测朝鲜半岛出土的木觚曾用于习字与蒙学教育。谈到现当代韩国曲折变化的汉字教育政策,姜教授指出,汉字对韩国的语言与历史文化影响深远,汉字教育在韩国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接着,姜教授分别从思想文化、制度记录以及行为文化三个角度探讨汉字对韩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姜教授先简述儒学在中、日、韩三国的发展轮廓,介绍古代主要的儒家思想教育机构及其现今状况,后就“制度记录”和“祭礼仪式”展开重点讨论。

关于汉字对韩国儒家思想制度记录的影响,姜教授列举了《儒教册版》《朝鲜王朝仪轨》等文献。这些文献在战火中幸存,以汉字形式记录了朝鲜时期的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为儒家文化圈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宝贵史料。此外《漂海录》是1488年由崔溥(朝鲜时期首位到中国南方的学者)撰写的一部长篇中国见闻录,对明代汉文化研究及汉字俗字域外传播史研究具有不容小觑的价值。

关于汉字对韩国儒家祭礼的影响,姜教授从甲骨文、金文中找出若干与祭礼、祭器相关的文字,联系韩国儒家传统祭祀仪式进行解说。姜教授通过照片直观地呈现了当代韩国对儒家传统礼乐制度的保存状况,并比较了中、日、韩在礼乐器物和祭祀场所上的差别。她强调,认识东亚儒家传统文化要“求同存异”。

讲座尾声,姜教授重申汉字对东亚三国文化交流的意义,呼吁增订共用汉字。梁院长对姜教授的讲座作高度评价,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黄欢华供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厦门理工学院
2019年,一名韩国教授说汉字是韩国的文字,不是中国的文字,举了
中华文化讲座《汉字的形成.上》
郦波讲座:古镜一扫千年尘——字圣与汉字及儒家(上)
【视频】答韩国不用汉字问题
去汉字100年后,韩国又“反舔”汉字,韩国文化究竟有多丑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